浐灞多措施改善环境质量 生态区就得干净漂亮
本报记者王双瑾
在城市治理工作中,陕西省西安市浐灞生态区不断创新治污减霾管控措施,以优化区域空间结构、产业布局、交通体系和能源供应为长效对策,持续提升区域生态环境质量。
在市级一级网格的基础上,浐灞生态区划分了35个三级网格,完善治污减霾网格化管理体系,按照以块为主、条块结合、各级联动、落实责任的要求,着力消除区域治污减霾的“盲区”。
在完善“数字浐灞”监控平台的基础上,增加重点地段高位视频监控模块,通过移动执法终端传送给网格员或基层环境管理人员进行协调处置。
同时,分类开展污染源头详细摸底排查工作,从治理工地扬尘污染、治理机动车污染和治理生产经营场所扬尘污染3方面入手,开展治污减霾专项整治。针对问题,落实责任,确保每一项工作都有相应的分管领导负责牵头,每一个细节问题都有相应的中层干部负责抓整改。
为改善燃煤锅炉供暖对城市冬季空气质量的影响,浐灞生态区在4座污水处理厂周边发展再生水集中供热技术,并积极推广干热岩、地热能、太阳能等多种清洁能源供热技术,全力构建区域分布式清洁能源供热体系,提升清洁能源利用比率。
浐灞生态区还积极加快推进区域绿道网建设,促进城市绿色交通发展。以优化城市交通结构为主线、改善步行和自行车出行环境为重点,启动城市绿道网一期20公里绿道建设。预计到2020年,浐灞区将建成城市绿道220公里,形成以滨水绿道为特色,市级、区级、社区级3个层级绿道全覆盖的环境友好型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
为解决不同公共交通到达居住社区的交通“盲区”问题,浐灞生态区还提出“最后一公里”绿道建设的思路,继续增加公共自行车租赁网点,实现城市公共交通站点与城市绿道无缝接驳。

责任编辑:ahaoxie
![]() |
您的评论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绿色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