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 中欧新能源合作的新起点
西博会·聚焦新能源
昨天的成都,有了几分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的气息,首届中国-欧盟新能源技术创新与投资合作论坛被放在成都召开。如何合作发展新能源,应对全球变暖问题,是与会者共议的焦点。成都,再一次成为中欧携手合作的新起点。
国务院参事、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理事长石定寰、欧盟委员会驻华使团副大使浦马克、科技部火炬中心副主任修小平、成都市委副书记唐川平等参加论坛开幕式。
丹麦气候与能源大臣、芬兰经济事务部部长通过视频发言:
共同追求可持续发展
丹麦气候与能源大臣、芬兰经济事务部部长虽未能亲自前来,但用视频录制了发言。
今年12月,备受关注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将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举行。丹麦气候与能源大臣康妮·赫泽高(Connie Hedegaard)在发来的视频中说:“非常荣幸有机会通过视频,在成都的这次论坛中发言。中国与欧盟在新能源方面的合作成效显著,我希望双方能够在技术等方面加强合作,共同追求可持续发展。”芬兰经济事务部部长毛里·贝卡里宁(Mauri Pekkarinen)也发来视频,表示芬兰在新能源方面有世界顶尖的技术,希望能与中国进行广泛合作。
国务院参事、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理事长石定寰:
相信成都发展新能源会有所作为
昨日的论坛上,石定寰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看好四川新能源发展的前景。他认为,四川应成为新能源装备制造的产业基地。石定寰认为:“地处西部,四川的很多地方生态环境也非常脆弱,所以更需要重视新能源能源的利用。另一方面,虽然四川的大部分地区,太阳能并不丰富,但四川却是国内重要的装备制造基地,风力、水力发电设备的重要生产基地。”在他看来,四川在新能源发展中更能占取先机,所生产的大型风力、水力、光伏发电设备应不仅供应川内市场,更应在国内、国际市场中占领市场份额。
目前,成都正在打造低碳城市。石定寰表示,他在对成都的走访中,已经看到了政府的决心,相信成都能在发展利用新能源等方面有所作为。
光伏产业并未出现产能过剩
此前,出现了光伏产业产能过剩的说法。石定寰在发言中表示,他认为中国的多晶硅“实际产能”并未出现所谓的产能过剩,尚处在合理的发展空间。“新能源产业是一个新兴产业,光伏产业更是如此。随着可再生能源在能源总量中的比重不断提升,对光伏产业产能的需求正在变得更大。”石定寰认为,不同于钢铁、水泥等传统产业,新能源产业正在以极快的速度增长,是否产能过剩不能太过片面地判断。
法国生态技术促进协会主席让克劳德·安德尼:
看好成都 鼓励法企来投资
“我这次来成都,就是看好四川新能源的发展前景。”昨日,让克劳德·安德尼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他所在的协会旗下有3000多家法国新能源企业,许多企业已经与上海、北京、广州等城市有合作关系。昨日,成都市投资促进委员会副主任伍本康在会上进行了成都市新能源产业的投资环境介绍。让克劳德·安德尼表示,在这次西博会上,自己收集到了关于四川、成都投资环境的各种资料,这里的投资环境充满吸引力,他将把这些信息告诉协会内的法国企业,鼓励它们到成都投资。
本报记者 谢佳君
责任编辑:ahaoxie
![]() |
您的评论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广告资讯
绿色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