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各地要览 >> 西南 >> 重庆 >> 正文

巫山出土史前完整犀牛化石

Eedu.org.cn 作者:何方 徐永泉    资讯来源:重庆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2-1-29

  本报讯 (记者 何方 通讯员 徐永泉)一堆被村民认为是“猪骨头”的东西,竟然是两万年前的三峡犀牛化石。近日,三峡博物馆三峡古人类研究所的专家们,对巫山县抱龙镇埠头村出土的大型古动物骨骼化石作了初步鉴定,确认为系两万年前的三峡犀牛骨骼化石。

  本月11日,抱龙镇埠头村四社村民胡庆平,在修建房屋挖基脚时,意外发现一块40公分长的动物骨骼状“石头”,不慎将它挖成两截。闻讯来“看稀奇”的不少村民们说,这不过是一块普通猪的腿子骨。

  尽管如此,胡庆平还是停止了施工,把现场保护起来,当即向抱龙镇政府报告了情况。随后,该县文管所迅速组织专业人员前往现场进行处理。

  “这里原为一岩石大裂隙,过去炸石修路,曾有大型设备在此施工,被夷为平地。”当地村民介绍,该化石出土地附近石壁上,现在仍保留一椭圆形洞穴,直径约30厘米,深度不详,洞中冒着热气,十分奇特。

  巫山县文管所相关负责人介绍,由于处于施工地域,现场情况较为复杂,发现的动物骨骼化石散落一地。现场共清理出较为完整的骨骼10多块,其中可辨认的有肋骨6块、腿骨4块、肢骨2块、牙齿1颗,另有大量骨渣碎屑,总重量约为25千克,初步判断该处化石为一只大型动物不完整的骨骼化石。

  通过精密仪器检测,三峡博物馆三峡古人类研究所的专家们确认,这就是早已灭绝的物种三峡犀牛。

  据了解,犀牛是陆生动物中最强壮的动物之一,也是仅次于大象体型大的陆地动物,约6000万年前犀牛就已出现。现在世界上共有黑犀牛、白犀牛、印度犀牛、苏门答腊犀牛和爪哇犀牛等5种。三峡犀牛约在1万多年前灭绝。

  专家介绍,埠头村发现的犀牛化石保存状况较为完整,是目前巫山境内发现的最完整犀牛化石点。该处化石点的发现直接证明:在1万多年前,三峡地区应是热带或者亚热带气候,气候温暖湿润,植被丰富,水源充足,很适宜大型动物在此地生存。

  此次发现,对推断三峡地区古地理、古环境、古气候有—定的科学意义。巫山县文管所对化石作了进一步的保护性处理后,予以妥善收藏,以备日后开展相关研究工作之用。


  • 上一篇资讯:
  •  
  • 下一篇资讯: 没有了
  • 责任编辑:ahaoxie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您的评论
    姓 名: * Oicq:
    性 别: Msn:
    E-mail: Icq:
    主 页: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内容搜索

    绿色生活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