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各地要览 >> 西南 >> 四川 >> 正文

打造绿色低碳建筑,是技术更是态度

Eedu.org.cn 作者:佚名    资讯来源:四川在线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6-2

  时下,“寻找绿色足迹、推动低碳人居”正逐步成为人们的广泛共识。在“绿色、低碳”的大背景下,上海世界博览会的盛大开幕,无疑成为了搭载建筑行业驶向“绿色生态”的直通车。“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不仅让人们对低碳建筑有了新的认识,也促进了建筑行业领域中对“绿色低碳”的有益探索。在这过程中,一向倡导“新城市主义”的远洋地产清楚地知道,打造低碳建筑和低碳生活并非会因此轻而易举地一蹴而就。打造绿色低碳建筑,是技术更是态度。

  绿色技术,于细节处延伸

  正在举行的世博会充分展示了“绿色建筑”的可能,未来建筑业发展的主流趋势已呼之欲出。在中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看来,零排放是绿色建筑发展思路的关键词,建筑节能在所有节能项目中最具潜力,其在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占整个节能余地的40%。

  事实上,世博会之前,我国建筑业对“绿色低碳”已有探索实践。在低碳技术科研方面,早已成果显著。早期主要包括节能建筑体系、新型节能墙体及屋面保温材料、密闭节能保温门窗、供热采暖系统等许多方面。因此,有专家称,去年以来,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同时,一场有关低碳建筑开发的潮流,已在我国由最初的涓流,悄然汇合成了河流。远洋房产也顺应此潮流,在其不断关注绿色低碳的同时,更是结合实际,提出了“高配套、底容积率、高绿化率的建设思路”,除此之外,还不断翻新思想,让绿色环保于细节处延伸。在远洋新项目的设计伊始,远洋即以中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为准则,将环保理念贯穿于每个项目之中,从早期地板采暖、采用均匀散热;预留的中水系统构建“城市第二水源”到如今高楼风洞测试、太阳能热水供应无不践行了绿色环保的生态理念。有关专家指出,环保、绿色项目的开发和建设是大势所趋,更是近年来开发企业发展战略不可忽略的一部分。

  在建筑材料的选择上,远洋也将这种“绿色哲学”渗透于每个细节之处。在远洋的最新项目记者看到,窗户全部采用断桥铝合金中空窗,配置双层中空玻璃及隐形纱窗,具有良好的抗燥性与隔热性;值得一提的是,远洋新规划的教育配套建筑,是二星级的绿色建筑认证,从通风系统、喷灌式园林、太阳能、风能等方面增加成本投入,从而让更多的孩子也可以感受到绿色建筑的和谐之美。

  绿色态度,于行动中灌输

  打造低碳建筑和低碳生活并非能够轻而易举地一蹴而就。打造绿色低碳建筑,是技术更是态度。以最节约能源、最有效利用资源的方式,在最低环境负荷的情况下,建设最健康、最舒适的人居空间不仅要有技术的支撑,更重要的是如何培养“绿色生态”的健康意识。远洋房产意识到,绿色建筑走入普通中国人的视野,将“低碳、绿色、环保、节能”概念带到每个人的身边,是每个地产企业在“盖房子”之外极为重要的责任。

  为了给老旧社区的环境改善提供帮助,自2006年至今,一项名为“老社区,新绿色”的环保公益活动,由远洋地产牵头主办,在北京志愿者协会外企分会协办、绿色北京绿色行动宣讲团的协作配合下,一做就是四年。截止到今天,“老社区,新绿色”已在北京500多个社区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环境活动,并通过“远洋绿色基金”资助80个社区和学校建立了环境改造或改善示范项目,同时将社区环保实践工具书发放到了2000多个老旧社区,并将活动由北京拓展到了全国的老旧社区。其中,环保示范项目包括:家庭节水、雨水和空调冷凝水回收利用、乡土植物与自助绿化、垂直绿化、绿荫停车场、铺设透水砖、楼门文化、落叶堆肥、树枝粉碎和裸土覆盖、安装太阳能灯、社区文化墙、可再生资源的回收利用等。

  从社区到学校,从居民到在校学生,从居民自助绿化、乡土植物推广种植到大学生环保创意大赛、“绿色偶像评选”、“电子垃圾回收”,每一项公益活动的开展都得到了广大市民们的积极配合与支持,通过各项活动,不仅使得“绿色低碳”的概念深入人心,更重要的是,用实际行动,让社区居民们感受到倡导“绿色低碳”的重要性。

  正如在今年“老社区,新绿色”环保公益行动的启动仪式上,负责人段涛所说的一样,希冀通过开展“老社区,新绿色”行动的相关项目,借助国家对环保事业的支持及媒体宣传的力量,促使更多公众关注环保公益事业,加入环保志愿者行列,宣传环保相关知识,为“低碳社区,低碳生活”的建设贡献力量。



  • 上一篇资讯:
  •  
  • 下一篇资讯: 没有了
  • 责任编辑:ahaoxie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您的评论
    姓 名: * Oicq:
    性 别: Msn:
    E-mail: Icq:
    主 页: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广告资讯

    绿色生活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