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零排放养殖 推进经济、生态平衡发展的好方法
强化科技培训 提高养殖大户科学饲养能力
按照“现代农业”的要求和“生猪产业化发展”的需要,基地邀请了县畜牧局3名高中级畜牧专家担任技术顾问,举办技术培训班23期,进行了生猪零排放无公害饲养新技术、生猪病虫害防治、如何选择良种母猪和仔猪等技术培训,提供生猪存栏、出栏、销售市场信息。白桥生猪协会组成技术服务队,到每一幢零排放猪舍进行技术指导,累计培训基地养殖大户(会员)3200人次,印发资料19200份,极大的提高了养殖大户科学饲养能力。基地建设科普宣传栏2个,及时向养殖大户宣传生猪零排放养殖新技术和解决养殖技术难题的方法。
实行零排放养殖 实施绿色食品战略
基地从2006年开始推行 绿色食品猪肉的战略。通过深入浅出的分析和解释以及激励措施,养殖大户认真按照生猪零排放无公害饲养新技术饲养生猪,走出了一条“规模化、规范化、无害化、标准化”的健康养殖之路,大力打造了良繁母猪、良繁仔猪和绿色放心肉品牌。现在基地出栏的零排放无公害猪肉,已经达到国家绿色食品标准。
进行订单生产 进行一体化全方位服务
为了保障养殖大户(会员)利益,增加养殖大户(会员)收入,提高协会吸引力和凝聚力,促进协会健康持续发展。协会积极协调,由鸿宇食品公司与养殖大户(会员)签订生产销售合同,零排放无公害养殖的生猪销售价高于市场价0.5—0.8元/公斤,在年终时,鸿宇食品公司通过协会对完成合同额的养殖大户,每头猪再返利2元,保证了养殖大户最大限度的利益。
加强制度建设 实施规范化运作
基地(协会)根据发展的要求,制定了《生猪零排放养殖技术规程》、《种猪场日常管理制度》、《生猪屠宰销售细则》、《生猪饲养、防疫管理办法》、《良繁母猪养殖制度》等制度和准则,并在工作中严格执行,随时检查,特别是饲养防疫,采取定期与不定期的检查登记,强化无公害、绿色养殖意识。使基地(协会)的生产、销售、服务等管理工作走上了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
突出综合效益 带动产业发展
自2007年以来,年出栏零排放无公害生猪1.2—1.3万头,年创产值1300—1460万元,实现养殖大户年纯收入410万元以上,户均13.2万元以上的良好经济效益。基地按照“科技兴农、科普惠农”为宗旨,大力推广先进实用技术,培训附近生猪养殖户2.6万人次,提高了附近生猪养殖户科学养猪水平。基地接待来自县内外的参观者1.37万人次,把基地的养殖经验推广到县内外,带动全县建起了130余幢生猪零排放标准猪舍,实现了全县生猪零排放养殖出栏超3万头的规模。在基地实现土地成片流转后,除部分有技术的养殖户返租养殖场外,其他农户除土地租金收入、园区收益返利外,还在园区打工挣钱,农民正向农业产业化工人转变,增加了农民收益。基地实行的生猪零排放养殖,标准猪舍主要由种了菌种锯末、稻壳铺成,在保证了猪的运动的同时,将其排泄物充分发酵,真正实现了零污染零排放,有效保护了养殖区的生态环境。(苍溪县科协 何开茂)
责任编辑:ahaoxie
>> 相关资讯:生态农业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变废为宝 无锡将蓝藻藻泥用于生态农业建设 生态区域建设应持续深化 法国大力发展生态农业 德国仍需大力发展生态农业 生态农业叫响天津宝坻区农村经济 治理面源污染 发展生态农业 陕西省生态农业让秦岭山更青水更绿 青山绿水做文章 “粤东南低山丘陵区植被快速恢复与生态农业技术集成和 宁夏:荒塬上崛起移民新区 生态农业产业链如何构建? ![]() |
![]() |
您的评论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绿色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