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促甘孜建成西部生态旅游经济强州
就在第十二届西部国际博览会上,甘孜州作为西博会首个主题州,以“圣洁甘孜·幸福高原”为主题隆重亮相,向世界展示了甘孜厚重的文化底蕴、丰富的旅游资源,多元的康巴文化和独特的民风民俗吸引世界的眼球。
甘孜凭借什么优势在高手如云的西部各省区中脱颖而出,实现自己的经济富强之路?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刻,省政协副主席、甘孜州委书记刘道平为我们展现了一幅甘孜未来的宏伟蓝图。
刘道平介绍说,甘孜藏族自治州地处川、滇、藏、青四省区六地交界处,是全国第一个成立的专区级民族自治州,是我国第二大藏族聚居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省面积最大、人口密度最低的地区,自然生态资源、旅游文化资源、水能资源、矿产资源、生物资源富集,优势比较突出,发展前景广阔,经济后发优势明显。2010年甘孜州实现GDP122.83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8.77 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44.92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 49.92亿元,比重分别为23.42:36.57:40;财政收入16.3亿元,农牧民人均收入2744元。
“每个地区都有自己赖以生存的制胜法宝,对于甘孜来说就是生态旅游资源。甘孜是中国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的核心区、康定情歌的故乡,是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旅游资源融神奇壮美、瑰丽多姿的自然景观和底蕴丰富、特色浓郁的康巴文化为一体,品位高、组合好、综合性强,具有独特性、唯一性和不可替代性。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是甘孜最宝贵的财富,是四川乃至21世纪中国西部旅游发展的后劲所在,被世界旅游组织定位为“中国推向世界的自然生态旅游和康巴文化旅游目的地”。
“我州拥有五大美景,分别是贡嘎山、稻城亚丁景区、海螺沟冰川、丹巴甲居藏寨、川西高寒草原,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评为"中国最美的地方",而川藏公路更是被定位为"中国人的景观大道"的核心段。甘孜州成为名副其实的旅游观光、科考探险、生态经济发展的热土。”刘道平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对甘孜的旅游资源优势侃侃而谈。
“天生丽质”的甘孜如何把握西博会这次机遇,如何展现自己的优势呢?
刘道平告诉记者,本届西博会上,甘孜带着最大的诚意乘兴而来满载而归,以亲商、重商的姿态,积极引进实力企业,做好招商引资工作。甘孜展馆总面积1543平方米,是全省21个市(州)中面积最大的展馆,也是民族文化元素最丰富的一个展馆,突出文化旅游特色展示和文化旅游系列招商推介,把我们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发展优势,使甘孜州旅游文化成为本届西博会的亮点,签订战略合作协议8个,签约项目18个,引进资金约44亿元。同时推出了生态旅游、文化体育、生态药业、生态林业、生态农业五类面向市场的招商引资项目70个,估算投资140.15亿元,拟引进资金125.36亿元。
“为彰显甘孜独具特色的风土人情、自然景观及歌舞魅力。我州将在成都沙湾金色剧场举行表现藏民族人文风情的大型歌舞剧目《高原风》剧目演出,届时欢迎莅临。”刘道平不失时机地向媒体记者做起了宣传。
在被问及甘孜未来发展的目标时,刘道平告诉记者,甘孜州委、州政府把旅游业的发展摆在重要位置,提出了未来全州旅游发展的奋斗目标:从今年开始,通过5至10年的努力,将甘孜州建设成为“世界级的自然生态旅游与康巴旅游文化目的地”、“中国西部生态旅游经济强州”。按照实现藏族聚居区跨越发展三步走战略目标的要求,第一步到2012年全州接待国内外游客53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7.8亿元,相当于全州GDP的20%;第二步到“十二五”期末,即2015年接待国内外游客100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80亿元,相当于全州GDP的30%;第三步,到2020年接待国内外游客207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75.5亿元,相当于全州GDP的40%。
甘孜将完善提升东部“环贡嘎山两小时旅游圈”,倾力打造南部“金沙江流域大香格里拉国际精品旅游区—稻城亚丁”,协调发展北部康巴旅游文化区,培育四川旅游新的增长极。
对于甘孜的未来前景,刘道平满怀希望和信心地说:“未来孕育着无限的机遇,在"十二五"期间,甘孜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将取得重大突破,将完善康定机场配套建设,建成亚丁机场,开展甘孜机场前期工作;将全面改造提升国道318、317线,建设雅安至康定高速公路,重点推进甘孜与云南、凉山和阿坝的进出通道建设,实施“五条旅游环线贯通工程”,逐步形成空港中心+快速通道+辐射路网的旅游交通网络和配套设施体系。
“我们还将实施政府主导类重大旅游建设项目41个,总投资约60亿元,重点推进旅游景区基础设施建设、旅游配套服务设施建设和乡村旅游发展,大力培养旅游人才。通过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带动社会资本加大对甘孜旅游发展的投入,推出一批优势项目面向市场招商引资,共同开发甘孜旅游资源,实现共赢发展。”刘道平坚定地说:“我坚信,甘孜的明天会更好!”
责任编辑:ahaoxie
![]() |
您的评论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绿色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