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将建“两山”生态屏障 大熊猫国家公园年内开工
在水环境治理上,我市将以沱江和岷江内江流域为重点,加强综合整治,防治水体污染。深入开展各类洗涤和餐饮废水、工业循环用水冷却水、渔业养殖排水等磷排放调查,实施涉磷污染专项整治,严厉打击违法排污行为。继续加大黑臭水体治理力度,建立健全水环境治理长效机制,防止污染反弹。同时,我市将完成中心城区4座污水处理厂的提标升级改造;推进县城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全面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加快乡镇污水处理设施配套管网建设。
在土壤污染防治方面,我市将会同相关部门及时出台成都市土壤污染防治行动实施方案;加快构建土壤环境监测与评价体系。在工业污染防治方面,我市将对456家应达新标工业企业达标情况进行全面排查,提升重点行业企业排放标准,今年将完成60个项目的清洁生产审核技术评估,100个已评审项目的验收工作。
今年完成中心城区城市道路黑化120条
让街道面貌提档升级
记者了解到,今年我市将加强城市道路维护整治,完成中心城区城市道路黑化整治120条,有效改善路面品质。作为市委市政府“立城优城”战略的重要内容之一,道路黑化虽然只是街道面貌换新的一个方面,却又无形中正带动着街道整体风貌的提档升级。到今年年底,将成都市的道路黑化率提升到90%左右,总面积将达到270万平方米。据了解,过去两年,这项工作都列入了市政府年度为民办实事的民生目标,必须保质保量完成。
今年底,成都将一共完成489条中小道路的黑化。当成都的489条中小街道面貌都焕然一新,中小街道与主街干道一样平整舒适,成都市民将拥有更好的出行环境:不管驾车还是步行,走到哪儿,你都能闻到“国际范儿”的气息。
而在此基础上,今年,我市还抓好城郊结合部环境攻坚行动,按照“集中攻坚、全面提升、常态长效”的要求,以河道沟渠、市政设施、环境卫生、市容秩序、交通秩序、能源通讯设施、工地管理、市场管理、园林绿化、广告招牌、违法建设等11个方面为重点,着力解决城市环境“草包金”问题。同时,抓好交通场站环境攻坚行动。推广茶店子客运中心管理经验,以长途客运站、公交场(站)、地铁站、机场等交通场站及周边为重点,着力解决流动商贩集聚、保洁不到位、非法营运集中、交通拥堵等问题。抓好重点区域环境攻坚行动。以校园及周边、市场及周边、景区景点等人口密集场所为重点,增派管理力量,提高巡查频次,加大监管和违法查处力度,努力为广大群众营造清洁卫生、整洁有序的生产生活、学习休闲的良好环境。
李家岩水库计划今年启动建设
构建供水保障体系
记者了解到,为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特别是全面落实国家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我市将从水源开发、城乡供水体系、用水总量控制等多个方面构建供水保障体系。据了解,到2025年,成都本地水资源开发利用率将从现状的21%提升到2020年的25%和2025年的28%,中心城区供水规模达到278万吨/日。
目前,中心城区供水规模为228万吨/日,到2025年,提升为278万吨/日,提升的50万吨水从何而来?“中心城区重点推进水七厂扩建及配套设施建设,加大城市输配水管网及调压设施建设。”市水务局相关负责人还表示,在卫星城、区域中心城和小城市将重点实施7个水厂新(改、扩)建及配套设施建设,推进主要城镇与工业园区的供水管网逐步连片成网。
同时,成都要形成安全、高效、可持续的多水源供水格局,就不得不提备受关注的李家岩水库。记者了解到,通过重点任务建设,我市将加快成都市第二水源李家岩水库建设及三坝水库建设前期工作,实现中心城区多水源供水,为中心城区和天府新区提供应急备用水源。谈及李家岩水库的建设进展,市水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工程计划今年启动建设,预计2020年建成,届时,将让成都市民饮水之需得到显著改善。
此外,据了解,在饮用水源保护方面,将开展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建设与保护区整治工程,提高监控与应急能力,重点实施柏条河-徐堰河水源地保护项目。
本报记者 李凌翌 王琳黎

责任编辑:ahaoxie
![]() |
您的评论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绿色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