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各地要览 >> 西南 >> 西藏 >> 正文

生态统领“十二五” 西藏编织安全屏障

Eedu.org.cn 作者:达瓦次仁    资讯来源:中国民族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1-5-6
  西藏自治区“十二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为西藏“十二五”规划),为西藏未来5年的发展描绘了宏伟的蓝图,而把“积极构建国家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确定为西藏自治区“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内容之一,充分体现了西藏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对建设生态和保护环境的坚决态度,也是西藏自治区“十二五”规划最大的亮点。

  生态统领西藏“十二五”思路的提出

  西藏“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正确处理保护与开发的关系,坚持把生态环境承载能力作为发展经济、开发资源的先决条件和基本依据,有序高效利用资源。建立完善的生态补偿机制,抓好重点生态保护与建设工程,扎实推进节能减排和污染防治”的思路。该思路的提出充分考虑了西藏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的现状,中央对西藏生态建设要求,西藏高原生态系统对国家的重要性等3个重要方面的内容。

  经过30多年的努力,在中央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西藏在自然保护区建设、野生动植物保护、天然林保护、湿地保护、流域综合治理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西藏是我国野生动物资源最丰富、种群数量最庞大、特有物种最集中的地区,藏羚羊种群数量超过15万只,保有中国最大原始森林,森林面积超过717万公顷,多数河流和湖泊保持了自然状态。然而,单一物种和生态系统的保护是生态建设的基础,要充分体现高原整体生态系统的生态效益,必须全面地保护和建设高原综合生态系统。

  西藏“十二五”规划是在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的精神指导下制定的五年规划。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明确指出,使西藏成为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提出推进西藏跨越式发展的“五个更加”,其中一个是“更加注重保护高原生态环境”。因此,必须把西藏全区作为生态保护的主体对象,加强全区范围的保护力度,强化产业转型,出台能够刺激和鼓励绿色产业的新政策,提高保护成效作为重要政绩的认知,加强援藏资金对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投入,建立完善的生态补偿机制。这是符合党中央和国务院为发展和建设新西藏制定的方针和政策的。另外,在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温家宝总理指出,西藏“从自然保护为主转向全面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加快建立生态补偿长效机制,让西藏的青山绿水常在,积极构建高原生态安全屏障”。

  如果西藏继续依赖自然资源和传统农牧业,不仅无法实现小康社会,而且必将严重破坏脆弱的高原生态系统,从而导致影响全国和全球的生态灾害。基于特有的地理和生态资源,西藏对国家经济发展和生态建设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贡献。换句话说,西藏和青藏高原生态的健康状况与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建设和谐社会以及维护生态安全等息息相关。作为重要生态区域,国家对西藏的生态和环境保护给予极高的地位和重视,建立大面积的自然保护区、设立生态补偿机制、建设生态安全屏障,充分体现了国家对西藏生态环境的重视,也是实现高原生态健康的最佳途径和有效措施。

  西藏“十二五”规划的亮点

  按照西藏“十二五”规划的要求,西藏未来5年将通过实施一系列保护和建设工程,恢复和完善森林、草地、湿地等生态系统的健康以及服务功能,进一步提升西藏在国家生态安全方面的作用和地位,完成构建生态安全屏障的艰巨任务,从而为国家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健康提供安全屏障。其中,构建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发展生态经济、实现节能减排、提高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成为亮点。

  西藏脆弱的生态环境养育着稀少的高寒生物和通过千万年进化而来的生物物种,高原的每一个物种都具备抵抗恶劣自然环境的能力,但如果将现有的生态环境改变或生物循环的链条被破坏,就会使整个生态环境逐步失去它的健康和生态功能,从而对可持续发展和生存环境造成巨大的破坏,这就是西藏高原生态的双重性——脆弱性和重要性。从这个意义上讲,西藏的生态安全将对区域和国家的生态环境和社会发展产生巨大影响。西藏“十二五”规划提出的“积极构建国家生态安全屏障”既符合西藏生态文明建设的实际需求,更符合为国家构筑生态安全屏障的要求。因此,生态安全屏障的建设不仅是实现西藏经济社会长期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也是实现国家整体生态健康以及为下游创造与自然相和谐的生存和发展空间的必然选择。

  西藏 “十一五”规划提出了发展循环经济的要求,对资源的回收、再生、废弃物等实行严格的政策监管,实现循环利用,为逐步从依赖资源消耗的线形增长模式走向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模式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逐步提高了企业和社会对生态和环境的责任感,进一步培育公众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西藏“十二五”规划在循环经济的基础上提出“促进生态经济”的明确要求。生态经济概念的提出,充分表明西藏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在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方面将严格遵循生态规律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意志和决心。生态经济的发展必将挖掘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潜力,发展一些生态高效的产业,建设体制合理、社会和谐的文化以及生态健康、景观适宜的环境。传统的民族手工业、生态旅游业以及文化产业的发展将是构筑西藏特有生态经济的基石,通过生态与经济的高度统一,以实现经济发展促生态建设,以生态资源助经济发展的完美统一。

  长期以来,西藏工业发展相对落后,节能减排任务较轻。然而,随着西部大开发的进一步推进,青藏铁路的开通,地方工业产业的迅速发展以及汽车、工业耗材、建筑耗材、日用品消费的增长,节能减排开始成为困扰高原生态文明建设的新阻力。“十二五”期间,西藏将在节能和减排方面开展一系列项目和监管工作,这是实现“生态西藏”的重要措施之一,也是实现“生态经济”的基础工作。节能的主要目标包括节能、节水、节地、节材等;减排的任务包括工业污染、城市污水、白色污染以及汽车污染等。

  青藏高原的冰川退缩和冻土萎缩现象比其它地区更突出。冰川退缩短期内可以增加局部地区的河流流量和湖水,但长期来看,将导致区域水资源和植被生态的退化,威胁亚洲水资源安全,引发气候环境恶化等连锁反应。进入新世纪以来,西藏自治区因气候变化引起的自然灾害明显增多,水资源短缺、频繁的冰川湖洪水、泥石流危害、湿地萎缩、湖泊的溢出和干涸、不稳定的江河流量、植被退化和沙化以及动植物栖息地的破坏等都与气候变化有密切联系。由于缺水和湖泊的溢出,导致牧民失去草原;由于泥石流,导致村庄易地搬迁;由于洪水,导致农民失去土地,这些已经成为西藏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自然阻力。如何应对气候变化已经成为西藏自治区在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道路上的难题。西藏“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提高应对气候变化和环境监测服务功能”的要求,未来5年西藏自治区将在科学观测、预警、预防、应对灾害、应急系统等方面加大技术和资金支持力度,并逐步构筑应对气候变化的预警和预防体系。

  总之,西藏“十二五”规划的实施,将进一步提高西藏自治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综合能力,改善和修复脆弱的生态系统和生态现状,强化社会和公众的保护意识和责任,加快生态经济的形成和发展,进一步提升生态和文化产业在主体经济中的支撑能力和优势作用,并将为构筑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奠定坚实基础。



  • 上一篇资讯:
  •  
  • 下一篇资讯: 没有了
  • 责任编辑:ahaoxie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您的评论
    姓 名: * Oicq:
    性 别: Msn:
    E-mail: Icq:
    主 页: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内容搜索

    绿色生活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