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各地要览 >> 西南 >> 云南 >> 正文

抚仙湖何以保持Ⅰ类水质

—抚仙湖保护治理的创新理念和实践成果(一)
Eedu.org.cn 作者:周保昌 周海芬 …    资讯来源:云南网-云南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9-5-22
理念和实践成果,期望全省各地有所借鉴。

    本报记者 周保昌 周海芬 杨红川  

    曾经遭受污染侵袭的抚仙湖,以怎样的思路,恢复并长期保持Ⅰ类水质?加快生态建设的玉溪市,以怎样的方式,实现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翻一番?

    几年来,玉溪市握住科学发展这把“钥匙”,坚持“生态立市”不动摇,不断创新抚仙湖保护理念,创造出“人湖互让、人湖两利”的科学治湖新模式,构建起生态与经济互为支点的发展新格局,迈出了控面源、建生态、定规划三大步,成为云南高原湖泊保护治理的一个典范,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一个范例。

    一

    初夏,记者踏进花草明丽的玉溪大地,又一次被玉溪人民在生态建设和经济发展中创造的奇迹所感动。

    6年前,玉溪市面临着这样的局面: 受环境恶化影响,抚仙湖Ⅰ类水质下降为Ⅱ类水质,星云湖、杞麓湖水质下降为劣Ⅴ类。受市场波动影响,全市人均GDP从1998年的1900美元,退到2002年的1300美元;财政总收入从1998年的159.5亿元,退到2002年的106.5亿元。

    6年后,玉溪市呈现给我们两大发展成果。

    ——抚仙湖恢复并保持Ⅰ类水质,沿湖生态环境明显恢复。星云湖·抚仙湖出流改道竣工通水,构建起湖与城相融的生态新版图。抚仙湖水倒流星云湖,星云湖水质由劣Ⅴ类上升为Ⅴ类。杞麓湖调蓄水隧道工程竣工贯通,湖水质量逐步改善。在全省14个城市环境综合整治考核中,玉溪市数年名列前茅。通海、澄江先后被命名为全国生态示范区;红塔区、华宁、元江成功创建省级园林城市;大营街等一批乡镇名列全国、省级生态乡镇行列。

    ——2008年,玉溪市生产总值达596亿元,较6年前新增317亿元,增幅为1.1倍;人均GDP达3600美元,居全省首位。全市财政总收入达236.4亿元,较6年前新增129.9亿元,增幅为1.2倍;人均财政总收入1万元,居全省首位; 城镇居民人均收入13264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761元,分别增长80%、90%。

    经济结构大调整成效明显,大批资源聚集型、节约型大项目,按照新的生态布局落户玉溪; 高能耗、高污染企业纷纷关闭,全市万元GDP能耗累计下降10.7%,处于全省最好水平。全市二、产业快速增长,农业、工业、第三产业比重达10.8:62.1:27.1,经济结构优化升级速度加快。

    “现在,抚仙湖保住了,经济也快速发展起来,心里就踏实多了!”玉溪的干部群众有此共识。

    二

    沿着100.8公里长的抚仙湖环湖公路前行,只见湖岸宁静清秀、湖中碧波荡漾,水天一色、烟波浩淼。昔日喧嚣的湖边建筑物,大多数已拆除搬迁。寂寞多年的明星渔洞,又出现了罕见的抗浪鱼。大片沿湖人工湿地里,珍奇白鹭在绿丛中飞落。

    “两湖倒流、千古一变”。抚仙湖、星云湖出流改道工程竣工通水。两湖奔流而来的清澈湖水,通过玉溪市区出水口,形成“三水归流”生态奇观。新治理扩建的玉溪大河、玉湖、出水口生态公园春意盎然。

    抚仙湖——蓄水量达206.6亿立方米,占全国淡水湖泊水资源9.16%、云南九大高原湖泊72.8%的中国最大深水型淡水湖,正以Ⅰ类水质的生态优势,谱写着中国湖泊保护史上的新篇章。

    2008年9月,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省环保厅、玉溪市政府联合举办“抚仙湖环境保护与水污染高级研讨会与高级咨询会”,来自国家环保部、中科院、高等院校等20多家权威机构应邀而至。当3位中国工程院院士、100多位国内和日本湖泊专家走近抚仙湖时,都发出了一个赞叹:抚仙湖堪与瑞士日内瓦湖、日本枇杷湖、台湾日月潭相媲美。这是一座世界少有的高原珍珠湖泊!

    著名湖泊环境研究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刘鸿亮给出一句评语:“抚仙湖是中国保护得最好的淡水湖。”中外湖泊专家们一致确认,抚仙湖是云贵高原最为清澈和透明的湖泊,是中国目前尚存的为数不多的Ⅰ类水质湖泊,是贫营养湖泊的典型代表。抚仙湖保护的经验,在全国湖泊保护中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从2002年蓝藻局部大暴发算起,如果任由每年两亿多立方米劣质水体、二三万吨垃圾、七八十吨污油流入抚仙湖;任由流域区内乱采乱建、无度开发,专家们来看到的,也许就不再是现在的抚仙湖了。”玉溪人为抚仙湖保护治理算了四笔账:

    ——玉溪市在多年治理的基础上,从6年前开始,掀起了一场大规模、高强度的抚仙湖保护治理,包括出流改道工程在内,总投入10亿多元,确保了抚仙湖Ⅰ类水体。如果过几年才实施这场大规模治理,时过境迁,难度更大,总投入增加数十倍,也难以恢复到现在的水质标准。

    ——抚仙湖流域仅占玉溪市1.5万平方公里国土面积的0.3%,抚仙湖流域区内经济仅占全市生产总值的0.29%,抚仙湖生态建设这个“点”,并未影响全市经济发展这个“面”。6年来,抚仙湖流域大规模关、停、拆、迁,沿湖的江川、澄江、华宁三县,生产总值和地方财政收入仍然保持每年两位数的增幅。2008年,三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18.4%、18.7%、19.6%。

    ——改革开放30年,玉溪市城镇化率由5.4%上升到35.5%。按照省政府批准的“三湖”生态城市群建设规划,玉溪未来20年将形成百万人口的城市群。两湖之水引入中心市区,为玉溪率先建成全省第一座生态城市,奠定了坚实的水源基础。抚仙湖每年可向城市提供0.5亿吨Ⅰ类优质水源,仅此每年将可创造二三亿元的水资源价值。

    ——2008年,玉溪市接待游客797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24.1亿元,6年增长2倍。沿着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路子,抚仙湖·星云湖生态建设与旅游改革发展综合实验区正在启动;太阳山、湖畔圣水等一批高档次旅游项目加快建设。保护治理拓展出的生态经济投资空间,正在抚仙湖畔释放出新的活力。

    “保住抚仙湖,就保住了玉溪未来的发展!”玉溪人民从“人湖两利”的新格局中,体验到了生态建设的巨大效应。

    三

    抚仙湖何以恢复并长期保持Ⅰ类水质?

    “制定生态立市一大战略、形成治污护湖一套机制、完成出流改道一大工程、实施抚仙湖保护一个条例、编制抚仙湖远景一个规划。”“人湖两利”的治湖模式,成为全市干部群众治湖的动力,也是抚仙湖保护的创新理念和实践成果。

    6年前,玉溪市委、市政府立足“三湖一海”这个水资源优势,抓住高原湖泊日趋污染这个难题,结合调整经济结构这个实际,从抚仙湖保护这个主题切入,鲜明地提出了“生态立市”发展战略,并将生态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相融合,确立了“三优一特”经济发展思路。

    从那时起,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领导,以及沿湖三县的书记、县长们,始终把抚仙湖捧在心上。翻开市、县(区)6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抚仙湖保护治理、生态建设的目标、任务、策略、措施、工程历历在目。

    “因湖立策、治湖为先、治湖为本、湖清民富、官清湖清”的治湖理念;“科学规划、全面保护、部分禁控、重点开发、高起点建设”的保护原则;“简政放权、属地管理、书记县长负责、加大执法力度”的管理机制; 层层目标管理责任制,河长、河段长负责制,月检和巡检制度,逐渐形成一套成熟的管理体制机制。

    几年来,玉溪市加大执法力度,禁停278艘机动船艇、取缔1862个捕鱼燃油机头,拆迁39个沿湖宾馆、饭店、食摊,近千户沿湖农居,大面积退塘退田;关闭数十个小造纸、小黄磷企业、淘汰小钢铁144万吨、落后水泥产能118万吨。先后投入16亿元,实施了水污染综合防治、湖滨带生态修复建设项目159项;实施了星云湖·抚仙湖出流改道工程、杞麓湖调蓄水隧道工程。以两湖引水入城为契机,加快了主城区建设规划大调整,构建起“两山两河、南北分工”的生态城市新规划。“三湖”生态城市群规划建设不断加快。星云湖·抚仙湖生态建设与旅游改革发展综合实验区项目已经省政府批准,正在加快规划开发。

    2007年9月,省人大常委会议审议通过的《云南省抚仙湖保护条例》正式颁布实施。新条例的两大特征是,抚仙湖Ⅰ类水质列入法律保护标准; 抚仙湖保护中探索出来的成功经验纳入法律规范,成为执法依据。

    2009年初,《抚仙湖流域环境保护与水污染防治规划》通过国家级专家评审,正式呈报省政府审批。《规划》首次提出“以控源为主,以系统控源——清水产流机制修复——湖泊水体保育——流域强化管理”为主要内涵的创新理念与技术路线,是中国贫营养湖泊治理保护的创新之作。

    “要把Ⅰ类水质的抚仙湖一任接一任、一代接一代传下去!”玉溪人民坚守着一个崇高的承诺,坚守着全省人民的重托……



  • 上一篇资讯:
  •  
  • 下一篇资讯: 没有了
  • 责任编辑:ahaoxie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您的评论
    姓 名: * Oicq:
    性 别: Msn:
    E-mail: Icq:
    主 页: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广告资讯

    绿色生活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