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各地要览 >> 西南 >> 云南 >> 正文

幸福生活在于那片蔚蓝

Eedu.org.cn 作者:霍桃    资讯来源:中国环境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2-8-7

  全民参与,群众是保护环境之源


  洱海流域百村整治工程是大理治理农村面源污染的主要抓手之一。杨月兰是洱源县茈碧湖镇下龙门村村民小组长。


  记者来到她家,只见大门口摆放着统一配发的垃圾桶,转角处的绿植下是三格式农户生活污水处理系统。走进花团锦簇、干净整洁的院落,便看到正房门口醒目位置上张贴的洱源县农户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责任书。


  杨月兰说:“以前我们村可不是这样,哪像现在这么干净。就是近两年,村子变得干净了,连人的思想都变环保了。责任书就贴在最显眼的地方,抬头不见低头见,每天看每天提醒自己,既然签了就要做到。”


  一年一签的生态文明目标责任书被印制成挂历的形式方便每家每户张贴、阅读。洱源县县长杨瑜表示,这是洱源县开展环境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他说:“面源污染怎么治?万本之源是人人参与。为了营造良好的生态保护氛围,提高农民的思想认识,洱源县在各乡镇设立了生态文明学校,开设生态文明教育课,组织开展环保小卫士、‘绿色家庭’和十佳‘环境卫士’评选活动,使‘保护洱海使命光荣、发展洱源责任重大’的理念进学校、进社区、进家庭、进机关、进农村、进公共场所。”


  踏进大理市银桥镇西城尾村,首先跃入眼帘的是村口照壁上写的《村规民约》,包括“爱护环境,保护洱海,构建和谐生态家园”等内容。村子的湿地公园里,正好有一名滩地水面保洁员在打捞水里的苦草。她对记者说,工作虽然十分辛苦,但是保护洱海人人有责,“幸福生活不只在于丰衣足食,也在于碧水蓝天”。

 

    大理州委宣传部副部长李江曾担任大理州电视台台长,他认为,洱海保护特别是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必须紧紧依靠广大人民群众。注重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充分发挥他们在洱海保护治理中的主体作用,广泛开展保护洱海的宣传教育,动员全社会力量保护洱海。


  据了解,大理充分利用各类新闻媒体开设专题、专栏、专访,编撰发放《洱海保护法律法规常识》和宣传画,制作宣传幻灯片随“2131”电影放映工程在沿湖各村镇放映,邀请白族民间艺人将洱海保护编写大本曲在全市范围巡回演出,并动员和组织社会各界积极参与七彩云南环保行动、环保世纪行、义务植树造林等活动。特别是2009年开始实施“洱海保护月”活动以来,大理州、市176个单位在洱海流域责任区开展洱海保护宣传和整治环境卫生、清运垃圾等活动,共实施环保项目439个、入户宣传18万户、发放宣传资料57万份、参与人数达19万人(次)。


  管理到位,制度是“洱海模式”之根


  按照依法依规、建章立制的原则,云南省委、省政府颁布实施了一部地方法规——《洱海管理条例》,将洱海正常来水年的最低生态运行水位从原来的1971米提高到1972.61米(海防高程),并将西洱河水电站的防水调度控制权交由大理州,确保了洱海的生态用水;将原来隶属洱源县的江尾、双廊两镇划归大理市,把大理州洱海管理局调整为大理市属市管,形成整个洱海由大理统一负责管理的局面,理顺了关系。还编制了《洱海流域保护治理规划(2003~2020)》、《洱海绿色流域建设与水污染综合防治规划(2010~2030)》、《洱海流域水污染综合防治“十二五”规划》等中长期专项防治规划,使洱海综合治理保护工作得以有计划、有目标、有步骤地开展。


  洱源县副县长马利生曾做过6年的环保局长,他对云南省、大理州、洱源县各级党委、政府对洱海保护治理工作长期以来的高度重视深有感触:“对于洱海保护,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抓、负总责,换届不换目标,换人不换任务,一届接一届,持之以恒,常抓不懈,千方百计保障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建立了行之有效的领导、施行制度。”据了解,包括马利生在内的连续三任洱源县副县长都由环保局长升任担当。


  经过2008年的充实和调整,建立于2001年的洱海水污染综合防治领导组现由大理州州长担任组长,大理州人大、政府、政协分管领导任副组长,会同大理市、洱源县党政主要领导和大理州相关部门领导共同组成。这个领导组在大理州环保局设置了办公室作为办事机构,增设了洱海治理保护科学技术研究所、项目建设筹备组、资本运作筹资组、治理工作协调组、产业发展论证组、综合组6个工作机构,并在大理市、洱源县两地分别成立有对口机构,形成了党政主要领导总负责、分管领导具体抓、各部门协调配合的洱海保护治理领导机制。目前,沿湖16个乡镇分别成立了编制为3~5人的洱海环境管理所,共聘请有932名滩地水面保洁员、垃圾收集员、河道管理员。


  为明确责任、落实任务,大理州各级政府逐级签订了洱海保护治理目标责任书,并实行风险抵押金制,建立了州、市(县)、镇、村、组及农户与党员的6级责任体系,把洱海保护治理工作列为考核各级领导干部工作成绩的重要手段,使目标任务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对达不到目标要求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按照四项制度启动问责程序,进行责任追究,形成了覆盖全社会、各级组织和全流域的洱海保护治理管理网络体系。2010年,大理州委、州政府专门成立了州洱海水污染综合防治督导组,同时由大理州监察局牵头制定每年的洱海保护治理监督检查实施方案,对洱海保护治理重点项目实行严格的跟踪督促和检查。为保证入湖河道的水质,保证洱海有足够的合格来水,大理州还实施了州级领导挂钩“河(段)长制”,对33条主要入湖河流的保护管理实行责任到人、分段包干。


  2009年第十三届世界湖泊大会上,洱海的保护治理经验得到了广泛赞誉,2011年7月又被列为全国湖泊生态环境保护试点,其“循法自然、科学规划、全面控污、行政问责、全民参与”的“洱海模式”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政府部门、专家学者前来参观、调研。怀着对这片蔚蓝深厚的感情以及历经伤痛后的不懈努力,大理人正以热情、开放的姿态欢迎着八方来客,无私分享着治理保护的经验,愿意帮助人们将期待中的蔚蓝,重现在所有的江河湖泊。

上一页  [1] [2] 


  • 上一篇资讯:
  •  
  • 下一篇资讯: 没有了
  • 责任编辑:ahaoxie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您的评论
    姓 名: * Oicq:
    性 别: Msn:
    E-mail: Icq:
    主 页: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内容搜索

    绿色生活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