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推进云南生态文明建设
Eedu.org.cn 作者:佚名 资讯来源:云南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2-12-17
按照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云南要加快“森林云南”建设,实施“青山绿水”计划,建西南生态屏障,创兴林富民大业,努力把我省建成生态系统更加完备,林业产业更加发达,森林文化更加繁荣,人与自然更加和谐的“森林云南”。
按照“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的要求,根据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调整好保护和开发的空间布局,实施好“城镇上山”工程规划,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
按照“全面促进资源节约”的要求,依靠科技进步,大力提高能源、水、土地利用效率和效益,加强水源地保护和用水总量管理,建设节水型社会;严守耕地保护红线,严格土地用途管制;加强矿产资源勘查、保护、合理开发。作为山区省份,特别要节约集约利用森林资源,推动森林资源利用主要依靠木材方式的根本转变,开发利用林下多种资源及森林的其他功能。
按照“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的要求,进一步加快保护地建设发展,加速自然保护区从数量增长向质量提升的转变,使就地保护作用不断增强,在自然生态系统保护中发挥更大作用。同时,要改变观念、创新发展,不断推出野生动植物保护的新举措,通过实施“极小种群物种保护工程”,有力推动濒临灭绝的物种的有效保护。此外,加大退化和脆弱生态区(干热河谷区、石质山地、高原湖泊面山、退化湿地、工矿区) 植被及生态系统的保护和修复。
按照“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要求,从立法、执法、政策和监管等环节上,维护好自然资源保护和利用中的各种关系。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处理好森林资源开发利用成本与效益的关系,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税费改革,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生态价值和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
(作者系云南省林业科学院院长、教授。本文系作者在云南省社科联组织召开的“云南省社科界畅谈党的十八大精神座谈会”上的专题发言摘要)

责任编辑:ahaoxie
![]() |
您的评论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绿色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