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还是经济?红树林的美丽与哀愁
红树林的胚轴(关禺 摄)
“再见了啊我的水笔仔,你心中有我珍惜的爱……请你在海风里常回首,莫理会世间日月悠悠。”这是台湾诗人席慕容笔下多情的红树林,“水笔仔”即胚轴时期的小红树林。
实际上,席慕容笔下多情的红树林十分强大,素有“海岸卫士”之称,通过消浪、缓流、促淤、固土等功能成为海岸线的第一道天然屏障,同时还是众多鸟类、海洋生物养育后代的乐园,以及净化空气的有效固碳器。但是在一些沿海地区,红树林却正在被不断扩大的鱼虾养殖场和病虫害破坏。
带着对红树林的好奇和向往,“气候变化中国行走进广东”大型科学考察与气象科普活动考察团24日走进了湛江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切实感受红树林的强大,探寻气候变化背景下红树林生存现状和保护之道。
一望无垠的红树林(关禺 摄)
红树林之美 美在强大的生态功能
24日上午,考察团踏入了湛江红树林廉江高桥保护区,触目所及是一望无际厚重的绿。红树林为什么不是红色的?
湛江红树林保护区管理局科研宣教科的陈粤超告诉记者,红树林繁茂翠绿,却被称作“红树林”,是因为红树科植物体内含有大量“单宁”,它的树干遇到氧气会变成红色,它的树皮提炼出的“单宁”还被用做红色染料,“红树”之名由此而来。
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有保护海岸、保护生物多样性、调节气候、涵养水源、美化环境、净化水质、促淤造陆、控制土壤流失等多种生态功能,是名副其实的“地球之肾” 、“生命之源” 、“特种基因库”。
“还记得2004年的大海啸导致了近30万人罹难,但印度南部泰米尔纳德省沿海一带的村民却很幸运地躲过了海啸的袭击,不是因为这些村民有未卜先知的超能力,而是这一带生长着一片片生命力极强的红树林。”湛江红树林保护区管理局许方宏介绍道,红树林素有“海岸卫士”之称,通过消浪、缓流、促淤、固土等功能在海岸形成第一道天然屏障,尤其在防御台风、海啸等极端天气灾害方面作用巨大。有数据显示,红树林带宽度100米,高度4~6米,消浪效果可达80%以上。
前湛江气象局局长李剑兵表示,“红树林、防风林和堤坝构成了滨海地区防御台风的三道防线,而红树林是冲在风口浪尖的第一道海岸卫士。”1996年,第15号超级台风“莎莉”正面袭击湛江,给广东带来1949年以来最惨重的损失,而有红树林的区域明显比没有红树林的区域受破坏程度小。

责任编辑:ahaoxie
![]() |
您的评论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绿色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