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还是经济?红树林的美丽与哀愁
泥沼中的红树林(徐辉 摄)
走在红树林里,泥泞的沼泽上到处是小洞,陈粤超解释道,“这都是螃蟹钻出的洞,红树林沼泽的土壤多为浅海沉积、潮汐及河流搬运的堆积物在红树林生长作用下逐渐发育形成的盐渍沼泽土,十分肥沃,是很多生物的理想家园。”它特殊的咸淡交叠的生态环境,为众多的鱼、虾、蟹、水禽和候鸟提供了栖息和觅食的场所。
除此之外,红树林还能固定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在降低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减缓全球气候变暖中,起着十分重要的独特作用,是具有高碳汇能力的碳库。
红树林之愁 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矛盾
据介绍,湛江红树林保护区建于1990年12月,1997年升级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总面积20278.8公顷,其中红树林面积9200公顷,占全国的33%,广东省的79%,是我国面积最大的以红树林为主要保护对象的保护区,保存有中国大陆面积最大、种类最多、分布最集中、生态系统最完整、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红树林。
湛江红树林保护区管理局许方宏接受采访(关禺 摄)
不过历史上,这里的红树林曾被严重破坏。“湛江红树林在20世纪80年代破坏最为严重,面积最少,大约5000多公顷。”许方宏介绍道,这是因为解放初期“大炼钢铁”,大量红树林被砍伐,而广东“两水一木”大力开垦鱼虾养殖场,也加剧了红树林的破坏,“那些年常常是台风来一次,沿海的大堤就要修一次,很多没有红树林的地方就算修了钢筋水泥的大堤也一样被破坏。”
20世纪90年代,红树林的重要性被越来越多地意识到,湛江红树林开始恢复,2000年后已经恢复到7000多公顷,并且一直以每年5%的速度增加,目前已经恢复到9200多公顷。
据陈粤超介绍,前几年,在湛江遂溪界炮曾经发生过这样一则故事。一名从外归来的老板盯上了村中红树林海域的价值,他以砍掉红树林,进行水产养殖,每年向村里交钱,甚至许诺村民可以参与分红,他指着已经饱受侵蚀的泥堤承诺说:“如果你们让我砍掉红树林搞开发,我花500万给村民重建一条水泥堤,保证你们祖祖辈辈都能用下去。”结果,跟500万的水泥堤防相比,村民毅然选择红树林。
然而,目前在一些沿海地区,红树林依然在被不断扩大的鱼虾养殖场和病虫害破坏。比如2012年6月以来,一种名为广州小斑螟的害虫造成红树林大面积干枯。这是由于近几年来,非法捕鱼、人鸟争食、围海施工以及建设桥梁等人为因素,导致红树林周边陆地植被面积减少,依赖陆地植被生存的昆虫天敌也随之消失,虫害进而殃及红树林。
在湛江,也有类似的困扰。许方宏表示,“湛江拥有很长的黄金海岸,经济效益很高,为促进经济发展,很多地区需要在海岸边开发渔场养殖和港口,与红树林的保护存在矛盾。”
未来如何保护红树林?
“纯粹的保护只会让红树林保护区的路越走越窄。”许方宏指出。
2012年“世界湿地日”的主题是“负责任的旅游有益于湿地和人类”。许方宏表示,未来湛江红树林保护区要注重科学开发与利用,红树林森林景观及其周边丰富的物种资源,具有较高的观赏性、知识性、趣味性、娱乐性,可合理开发其旅游价值。
“保护区可以通过旅游创造的收入来维护红树林,旅游同时也是一种有效的科普宣传,可以让更多的人意识到红树林的重要意义。”(文/刘文静)

责任编辑:ahaoxie
![]() |
您的评论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绿色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