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城市热岛效应彰显 极端天气增加
![]() |
深圳新闻网3月26日讯(记者 王海婷)深圳2011年城市热岛强度比2010年增加0.10度。深圳市气象局3月26日发布2011年了城市热岛监测公报,记者从公报中获悉,深圳城市热岛效应日趋彰显。
根据此份公报,2011年深圳市城市热岛强度为0.97度,比2010年增加0.10度;增加较明显的区域包括:南山的沙河街道,福田的华富街道,罗湖的黄贝、南湖街道,盐田的沙头角街道和宝安的福永街道西部。2011年夏季热岛强度增加幅度较大的地区主要有:宝安区的福永街道,光明新区及龙岗的平湖一带。2011年6-8月,深圳平均城市热岛强度为1.15度,比2010年增加0.08度;龙岗的西部和东北部以及光明新区的部分地区增加相对明显,但目前仍满足《国家园林城市标准》对热岛的有关要求。
深圳市国家气候观象台张立杰博士表示,从数字来看,0.1度的增幅似乎并不算是个大数,但其背后却有值得关注的气候事实。2011年的气候统计数据表明,全市大部分地区35度以上高温日数比2010年增加了4-5天,罗湖、福田、南山、宝安、龙岗和光明新区均有增加10天以上的区域,小部分地区高温日数甚至增加了28天。在2011年的冬、春季,深圳各气象站观测到的气温却比2010年低了2度左右。“冬天更冷了,夏天更热了,极端天气频繁出现与城市热岛效应也有不可忽略的关系。”
张博士表示,高温天气与城市热岛在一定程度上是相辅相成的,高温导致空调制冷的能耗增加,而空调能耗增加反过来又会加剧建成区的热岛效应,把温度往更高的数值上推。根据电力部门提供的用电负荷数据,2011年6-9月,深圳用最高用电负荷比2010年增加了约5%。
城市热岛是任何城市都存在的气候环境问题,理论上无法消除,但采取一定的措施可以控制热岛强度的增长和危害。气象部门提醒:夏季建筑空调温度严格控制在26度或以上,减少过度制冷增加的能耗;城市更新或新建项目应加强对项目的通风评估,充分利用自然通风驱散聚集的人为排放热;新建建筑应从设计阶段充分考虑建筑节能,提升节能水平,降低建筑能耗。
小资料:
城市热岛效应
英文名称:urban heat island
定义:指城市温度高于郊野温度的现象。由于城市地区水泥、沥青等所构成的下垫面导热率高,加之空气污染物多, 能吸收较多的太阳能,有大量的人为热进入空气;另一方面又因建筑物密集,不利于热量扩散,形成高温中心,并由此向外围递减。(来自:百度百科)

责任编辑:ahaoxie
>> 相关资讯:白色屋顶可降低城市热岛效应 当应对极端天气成为常态 今年洪水破百年纪录 两个月极端天气是祸首 极端天气发生频率将持续上升 美国持续遭遇高温极端天气 有关极端天气的五大思考 城市建设应该着眼于抵御极端天气 城市也能吸附二氧化碳 多种树还可降低城市温度 干旱、洪灾、频繁来袭 “极端天气时代”来临 美国上半年极端天气频发,专家称跟气候变化不大 “旱涝急转”下的生态警示 最近50年沈阳变暖1℃ ![]() |
![]() |
您的评论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绿色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