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生态监察试点小考
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原生态民居——黎族船型屋。
昌江黎族自治县霸王岭国家级森林保护区内保护完好的热带雨林。
◆中国环境报记者 陈祖洪 孙秀英
海南省近日公布了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昌江黎族自治县、白沙黎族自治县、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4个试点县生态环境监察取得的成果。这4个县被列为第二批全国生态环境监察试点,在两年多工作实践中结合实际,扎实有效地开展生态环境监察试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琼中和昌江县还被评为优秀等级。
据了解,自开展生态环境监察试点工作以来,4个试点县结合环保专项行动,加大生态环境执法力度,共查处辖区范围内各类生态环境违法案件79宗,其中责令停业整顿的9家,责令限期补办环评和环保设施验收手续的35家,责令限期落实或恢复正常运转污染防治设施、达标排放污染物的15家,责令改正其他生态环境违法行为的20家。
海南省国土环境资源执法监察总队有关负责人表示,两年多的生态监察试点工作,与当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相结合,有力地打击了当地生态环境违法行为,同时也有效维护了群众环境权益和社会稳定,保护了海南省的生态环境。
实施饮用水源地保护工程
为确保饮用水安全,海南生态环境监察试点4县均按照试点工作方案,实施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程,加强对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生态环境保护。
海南省国土环境资源厅数据显示,白沙县2009年新增中央投资饮水安全项目35个,工程总投资659.15万元,目前已有20个完成了建设任务并验收投入使用;琼中县积极争取专项资金900万元,在5个乡镇建设8个人工湿地工程项目,建设内容达到既定的技术和经济指标要求,今年4月23日已通过海南省有关验收组的验收。
同时,为改善农村生态环境,试点4县对辖区内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环保制度执行情况进行了全面检查,积极主动引导畜禽养殖业向农牧种养平衡的生态养殖模式发展。据悉,昌江县依法查处4家未办理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竣工验收的养猪场;白沙县东风养殖专业合作社养猪场采取养猪场污染物零排放的治理方法,充分利用沼气、沼液,产生较好经济效益。
强化自然保护区环境监管
记者在海南省国土环境资源执法监察总队获悉,试点县通过开展自然保护区生态监察,强化自然保护区环境管理。检查发现,琼中县联合林业部门开展公益林执法检查,全县的森林覆盖率明显提高,在全省森林覆盖率排名中名列第一。昌江县通过对霸王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梅岭省级自然保护区的经常性检查与巡查,禁止砍伐、放牧、狩猎等保护工作也取得较好成绩。
此外,为加强矿山开发落实环保制度,促进生态恢复及生态复垦,试点县严格落实“三同时”执行情况。其中,昌江县2008年复垦面积341.47公顷,2009年复垦面积为352.64公顷;琼中县对全县17个采石场进行了检查,监督5个已停止采矿山坑口实施生态恢复。
“通过聘请环保监督员,加强对排污企业及破坏生态环境行为进行监督举报,有力地促进了海南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海南省国土环境资源执法监察总队有关负责人表示。据悉,琼中县在生态敏感区乡镇聘请社会监督员,以有偿举报的奖励方式,鼓励监督员对排污企业及破环生态环境行为及时监督举报,生态环境保护效果取得了积极成效。
部门间沟通协调不够
“与有关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和联合执法还不够,还没有形成较为稳定的生态环境保护监督执法联动机制。”海南省国土环境资源厅执法监察总队有关负责人直言不讳地道出生态环境监察的严峻性。
据介绍,环保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执法手段不强是制约执法监察的重要因素。有关生态保护的法规条款都较为原则,实施办法不具体、可操作性不强,特别是欠缺法律责任条款,由此导致执法依据不足。
海南省国土环境资源厅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加强同相关部门的协调与沟通,会同相关部门联合开展生态环境监察试点工作,把生态环境监察试点工作纳入日常工作,切实保护好海南生态环境”。
此外,为加大生态环境执法监督力度,海南正进一步强化对生态环境的监督管理,明确职责、落实责任,从而确保依法查处生态环境违法行为。
责任编辑:ahaoxie
>> 相关资讯:海南生态立省推广清洁能源 海南营建万里热带生态景观长廊 今年海南计划义务植树1000万株 海南省率先实行较完善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 海南城乡一体化规划通过专家评审 海南国际旅游岛新亮点——文明生态村掠影 中国面积最大的“地球之肾” 中欧生物多样性保护海南示范区项目启动 第四届中国(海南)生态文化论坛将办 三大“军令状”确保海南绿色发展 海南建成我国首个省级数字化自然保护区系统 十年走出绿色发展路 ![]() |
![]() |
您的评论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广告资讯
绿色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