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城郑州”到“美丽郑州”的嬗变
二、一抹绿色的生态意义
一座古老而焕发青春的绿城——省会郑州,这座最具生机与活力的现代生态园林都市,正在展现其生态廊道的美丽画卷。
从空中看郑州,依稀可见城区的两条环线与十七条放射道路密匝相连,构成一个巨大的环城“绿网”,宛如一件都市丽人的绿色裙裾,美丽动人。
记者见到一位七旬老人,也是一位见证郑州成长的老市民,他说他还是一位摄影爱好者,他手中的相机从当年的“海鸥”胶卷时代变成现在的手机“数码”时代,拍摄的胶卷不知道有多少公里长哩,胶卷记录了省会郑州“绿城”的起落与变迁。老人带着记者乐呵呵地走进郑州“绿网”,走进生态廊道,他说:“一抹绿色,对我们郑州人来说,就是无比的珍贵。北方气候干燥,风沙大,非常需要城市绿化,改善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可以说,经过几代郑州人的辛勤努力,郑州才有个“绿城”的模样。不过,当年的“绿城”,多为城区街道的植树“绿化”,目的是为市民遮荫纳凉,“绿化”的水平比较“原始”。而现在郑州建设生态廊道,可以说是郑州“绿城”品质的一个很大提升,从城区建设、道路交通、休闲观光、生态环境等多个方面,都是一种提升和嬗变,郑州由过去的“绿化”变成如今的“美化”啦……说着说着,老人拿起手机“数码”起来,一瞬间,清洁如洗的廊道,苍翠葱茏的树木,五彩斑斓的花草,鸟语花香,诗情画意……尽收眼底,美不胜收。
今年5月,郑州市旅游局、市总工会,市妇联、团市委联合举办“走进廊道、走进森林、走进社区、认识郑州、热爱郑州、奉献郑州”主题活动,特邀300名基层劳动者,分批沿郑州西南、西北、东线畅游,亲身体验新型城镇化建设下的新“绿城”嬗变。
在郑州树木园,57岁的西流湖办事处址刘村村民刘大伯和邻居漫步林间,深深呼吸着新鲜空气,他们兴奋地说:“我们都是第一次来,这里空气太好了,风景好看,还不收门票,周末一定带小孙子来这儿玩。”
生态廊道建成前,中原西路道路两侧树木不成林,几乎见不到鸟儿。如今一路都是树,在这里筑巢的鸟越来越多。生态廊道里,出现了夜鹭、黑卷尾、白头鹎、灰椋、山斑鸠、乌鸫、戴胜、大斑啄木鸟等近20种鸟类。家住中原路大李村廊道北侧的60岁市民李百新等居民还发现了许多松鼠在林间跳跃。他兴奋地告诉记者:“在这里生活一辈子了,能看到这么多鸟儿和动物的出现,真让人高兴!”
记者了解到,郑州市廊道工程建设西北线涉及惠济区、高新区、荥阳市、上街区、巩义市,主要体验包括花园路生态廊道、西四环生态廊道、黄河国家绿地公园、郑州通航试验区、巩义市永安路沿线生态廊道等;西南线涉及中原区、二七区、新密市、登封市,主要体验郑州树木园、中原西路生态廊道、登封大道、生态廊道等;东线涉及金水区、郑东新区、管城区、新郑市、航空港区、经开区、中牟县等,主要体验新郑快速通道生态廊道、绿博园等。
通过观赏、体验以生态廊道、森林公园、湿地公园为代表的生态建设景观,以新型社区为代表的宜居建设典范,以城市快速交通体系、现代化综合交通枢纽为代表的畅通工程建设成果,参观者真正感受到了从“绿城郑州”到“美丽郑州”的巨大变化。
更为精彩的体验是,500名网友包括100名摄影爱好者走进中原西路生态廊道,美景过眼让人赞叹,镜头拍摄精彩瞬间。有的航拍爱好者动用多轴飞行器,“飞影航拍”刘先生透过监视镜头拍摄生态廊道多姿多彩的生动画面。现场网友激动地说:“以前道路两旁是脏乱差,生态廊道一建,真是太漂亮啦!”网友们组成浩浩荡荡的骑行大军,悠闲自行地前行,一路欢声笑语,一路神采飞扬,绿景身边过,美感心中留。年轻的骑行者,往往别出心裁,在单车上插一面小旗,写着:“低碳环保,绿色出行”、“我的生态廊道”,“我的美丽家园”、“宜居绿城、美丽郑州”、共同建设美丽家园、早日实现普通百姓的中国梦……
网友黄先生家住航海西路,他在微博里写道:“带着父母、妻子和女儿漫步生态廊道,感受绿色世界的清新,是一件最现代、最美好的天伦之乐。这几年,郑州市委市政府投巨资建设了生态廊道和森林公园,郑州市民可以在周末、节假日休闲观光有了真正的好去处,让我们真正体会到政府对百姓的关爱。郑州正在向特大城市迈进,城市框架不断拉大,城区人口不断增多,过去的小‘绿城’已经不能承载省会郑州大都市的发展需求,市民必须拥有一个以人为本、宜居宜乐的大美郑州……”
一位“90后”的网友李晓明也在微博留言说:“走出家门,发现一个新的绿城;走进生态廊道,发现一个美丽郑州;古老的商都郑州,如今焕发出青春的光彩与活力;生态廊道,一抹绿色,诠释着生态环境的深刻意义;生态廊道,一抹亮色,见证和承载着绿色郑州、美丽郑州在生态文明建设、道路畅通建设以及新型城镇化建设等城市综合体建设方面的辉煌成就。我们可以自豪地告诉别人,我们的家乡正在一天天变得更绿,我们的城市,正在一天天变得更美……”

责任编辑:ahaoxie
>> 相关资讯:生态黄河托起美丽郑州 ![]() |
![]() |
您的评论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绿色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