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发电站未来30年或能梦想成真
![]() |
太空发电站设想图。(自路透社) |
国际宇航科学院日前发布报告指出,根据现有科技水平,人类将在未来10年或20年内,取得“太空发电”领域的技术突破,并在30内将这些技术转化应用,届时从太空中捕获太阳能并将其传输到地面可能会变为现实。
报告主要负责人、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专家约翰●曼金斯(John Mankins)表示:“太空太阳能传输技术的实现对于在未来满足人类能源需求具有重大意义。”路透社称,本次报告是国际上首次对宇宙太阳能的收集和无线空间传输的潜在技术路径进行的评估。
报告认为,由于空间太阳能技术在经济上的不确定性,导致私人投资很难承担推动技术市场转化的重任,因此需要政府在资金方面提供更多的保障。但报告并未对整个实现过程的总投资额进行预测。
建立太空发电站需要在赤道上空放置多个太阳能驱动的地球同步卫星,这些卫星直径通常能够达到几公里宽,可全天24小时收集太阳光。与地面只能在白天工作的太阳能设备相比,该技术具有明显的优势。
这些卫星能够将太阳光转化为电力,并通过微波或激光传输到地球任意地方,最终将电能并入电网。
怀疑者认为,这一理念根本无法付诸实践,或者至少在空间太阳能发电站造价降低10%以前无法实现。此外,太空垃圾的威胁、深度市场研究的缺乏以及高昂的成本都是制约空间太阳能领域发展的因素。
国际宇航科学院表示,许多空间太阳能领域的商业案例显示,成本在过去十年中不断下降,这主要归功于政府在“绿色”能源方面的激励机制。而模拟实验表明,人们可以使用一些已经进行商业化生产的低成本设备,建造重达400吨的国际空间站。路透社表示,即便如此,在地球轨道上部署这些低成本太阳能卫星也需要数百亿美元的预算。(1美元约等于6.36元人民币)
近年来由于担心化石能源将逐渐耗尽,国际社会对于太空发电的概念越发重视。目前该领域已经历经40年的发展,包括美国能源部和国家航空航天局在内的许多机构都参与了研究。
责任编辑:ahaoxie
>> 相关资讯:绿色能源“扬威”云南 能源结构优化领先全国 中国绿色能源发展基金在京成立 绿色能源“点亮”绿色滨海新区 广东佛山开建国际绿色能源环保产业基地 延庆成为绿色能源示范县 七大产业构筑国际绿色能源环保产业基地 反刍动物或将提供绿色能源 北京延庆正式挂牌“国家绿色能源示范县” 广东发展水电绿色能源减碳排放四千万吨 开启两岸绿色能源合作新局面 韩国与欧盟开启绿色能源领域合作 绿色能源宝藏不该再沉睡 ![]() |
![]() |
您的评论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绿色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