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发展提速在即 千亿煤层气市场盛宴诱人
两大基地有望产业化
过去五年,国内煤层气开发主要集中在山西东南部沁水盆地和鄂尔多斯盆地东缘两大产业化示范基地,拥有煤层气对外合作经营权的中联煤层气及中石油、中石化等公司均已充分开发这些区域。
据了解,截至2010年底,这两个地区的煤层气产能已合计达31亿立方米,且初步形成勘探、开发、生产、输送、销售和利用一体化产业基地。
“十二五”期间,这两个产业化基地仍是国内煤层气开发的重点。《规划》提出,到2015年,两个基地的产量目标分别为104亿和50亿立方米,占《规划》所拟定的煤层气地面开采160亿立方米的96%,而五年内这两个区域的煤层气开发投资将达581亿元,占到《规划》拟定的“十二五”煤层气开发利用总投资1200亿元的近一半。
中国矿业大学资源学院副教授吴财芳认为,从目前来看,煤层气地面开采相较于矿井瓦斯(煤层气)抽采在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实践方面更成熟,加之两大产业化基地目前已消除阻碍煤层气规模化开发的最大难题——采气与采矿权重叠问题,因此这两个基地“十二五”期间将有望在产业化方面获得实质性进展。
有市场分析人士认为,两大基地的煤层气开采权几乎被中联煤、中石油和中石化以及新近入局的中海油瓜分殆尽。因此,未来五年,对于欲试水煤层气开采领域的企业,机会或许不多,但在瓦斯发电、液化煤层气销售等领域可能会释放一定的市场空间。
龙头企业有望成为最大受益者
《规划》提出到2015年全国煤层气产量要达到300亿立方米。据初步测算,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投资约1200亿元,其中,已经进入煤层气开发的油气龙头和大型煤炭企业将从中受益。也正是由于高风险、大投资,当前煤层气开采权垄断在中联公司、中国石油、中国石化、晋城煤业集团等几个大型国企手里。
国家能源局煤炭司副司长魏鹏远表示,我国新设煤层气矿业权将优先配置给有实力的企业,这对龙头企业将形成利好。从事煤层气开发的人士表示,煤层气行业与其他化石能源行业相同,位于产业链上游的开采业利润最为丰厚,也主导着中下游环节的利润分配。因此,具有专业开采能力的中国石油、中联煤层气公司等煤炭行业的大型国企将成为政策的最大受益者。
中联煤层气是中煤集团全资股份的煤层气专业公司,2011年初,中海油收购取得中联煤层气公司50%的股权,正式加入煤层气开采大军之列。市场普遍认为,中联煤层气目前拥有27个区块,探明储量500亿立方米的煤层气资源量,将为中海油的煤层气开采业务打下基础。而在去年12月22日,中联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和亚美大陆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合作开发的山西晋城潘庄区块煤气层的资源总体开发方案获发改委审核,正式进入商业开采,成为首个中外合作开发的煤层气项目。
分析人士表示,大型煤炭企业出于生产安全考虑,很早就采取先抽后采的方法,所以像西山煤电、潞安环能等一些煤炭企业也将受益于煤层气产业化。据了解,西山煤电将投资近亿元与沁水蓝焰合资开发煤层气。沁水蓝焰创立了“采煤采气一体化”的独立模式,预计该项目建成后单井产能为2000立方米/天,年销售收入99.11万元,投资收益率13.14%。此外一直谋划整体上市的晋煤集团,其地面煤层气抽采量超过12.5亿立方米,约占全国的60%,煤层气将是该公司上市后的主体业务之一。

责任编辑:ahaoxie
![]() |
您的评论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绿色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