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三大江河源区野生动物种群数量呈上升趋势
去年年底,由来自国内测绘、遥感、水文、地质、气象、环境等领域的优秀科学家组成的一支科学考察队,在三大江河源区进行了为期40多天的综合性考察。
科学考察队队长唐千里说,考察队在三江源区考察时,发现各类野生动物三五成群众,随处可见。在长江源区楚玛尔河谷,考察队员在几个小时的行程中就看到了12头野驴,25只藏原羚,3只藏羚羊。
科学考察队测量组组长、武汉大学设计研究总院副院长席青骥说,在黄河源区一个叫“苦海”的高山湖泊边,公路两旁的草原上经常能看到成群结队的藏原羚,或几只,或十几只,或四五十只一群,悠然自得地啃食着青草。
席青骥曾经在青海工作多年,9年前他调离青海之前,经常来黄河源区。“这么多的藏原羚一群一群地出现,而且离公路这么近,表明当地政府在保护野生动物方面确实已取得明显成效。”席青骥说。
唐千里介绍说,据粗略普查,现在地处黄河源区的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境内的藏原羚数量已达4万只以上,比10年前增加了1.5万只,藏野驴3万多头,增加了2000多头,岩羊7000多只,增加了4800多只,其他野生动物和各种野生鸟类的数量也有明显增加。
玛多县副县长万玛加说,近年来随着一系列保护措施的落实和群众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乱捕滥猎野生动物的现象已基本杜绝,再加上黄河源区整体生态环境趋于好转,各类野生动物栖息生存的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由于种群数量的快速增多,甚至出现了野生动物与家畜争食牧草的现象。”万玛加说。
考察队队员、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记者张超音说,三江源区的确是野生动物的天堂,这里的各种野生动物数量多、种群大。他认为,河流支系众多、沼泽湿地广布,再加上人口分布极少,使三江源头广大的区域保持了良好的原始状态,为各种野生动物提供了极佳的生存环境。
长 江源区杂多县查旦乡巴吉村牧民扎西说,他家的牛群里经常有藏野驴、藏原羚混合在一起吃草。他说:“这里的人们从不猎杀野生动物,野生动物经常到牧民们的定居点周围,时间久了,与人也形成了一种亲密的关系。”
黄河、长江和澜沧江(湄公河)均发源于地处青藏高原腹地的青海南部高原。三大江河的源头地区是目前中国和全世界少有的大型、珍稀、濒危野生动物的集中分布区之一。
责任编辑:ahaoxie
![]() |
您的评论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广告资讯
绿色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