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口:湿地生态恢复 珍禽落户争栖
本站讯 自2002年黄河调水调沙以来,黄河河口湿地生态恶化的趋势逐步得到遏制,不断改善的生态环境为珍稀濒危物种的栖息、繁衍提供了优越的条件,栖息的珍禽种类、数量明显增加。
据悉,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暖温带最完整、最广阔、最年轻的湿地生态系统。每到秋末冬初,数百万只鸟类在这里迁徙,被誉为鸟类的国际机场。2002年以来,由于黄委实施科学调水调沙,确保了黄河不断流和黄河口湿地黄河水的有效供给,有效的缓解了黄河口湿地面积的缩小和盐碱程度的加剧,使黄河入海口湿地得到恢复与扩展,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维持了生物多样性的同时,为鸟类创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湿地内鸟类已由2000年的283种增加到目前的296种,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由9种增加到10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鸟类由41种增加到49种。珍稀濒危鸟类保护成效显著,东方白鹳达到350只,占全球总数的11.7%;丹顶鹤380只,占全球总数的15.2%;黑嘴鸥1500只,占全球总数的18.8%,是中国三大繁殖地之一。众多濒危珍禽也由候鸟变为留鸟,受到了世界自然基金会和国家林业局的高度关注。
责任编辑:ahaoxie
![]() |
您的评论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绿色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