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资源生态 >> 动植物保护 >> 正文

专家称未来30年中国江豚数量可能减少八成以上

Eedu.org.cn 作者:周勉 周楠    资讯来源:新华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1-6-3
  新华网湖南岳阳6月2日电 (记者周勉 周楠) “如果不采取措施,江豚数量将可能在未来30年内减少八成以上。”

  2日,在完成了对洞庭湖、鄱阳湖等地实地考察后,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豚类研究专家王丁带领的研究团队发出警告。

  长江江豚是中国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目前估计的种群数量仅有1000余头,比大熊猫还少,或许也是长江中唯一的淡水哺乳动物,仅分布于长江中下游干流以及洞庭湖和鄱阳湖等区域。

  近期持久干旱,鱼类资源下降,导致江豚食物减少,加之人类活动频繁,江豚的生存空间被急剧压迫。

  5月29日至6月1日,王丁团队在洞庭湖三江口至云田镇水域进行观察后得出数据,江豚头次较今年1月考察时减少了53头次,为74头次。洞庭湖幼豚比率较鄱阳湖同期低3.03%,为8.43%。

  6月1日,城陵矶水位23.66米。当地渔民还向他们反映,曾看到死亡江豚的尸体。

  研究团队成员梅志刚表示,除干旱因素外,人类活动频繁也破坏了江豚的生存环境。他介绍,在城陵矶和洞庭湖大桥之间的这面水域上,长期停泊着几百艘挖沙船,几乎阻隔了洞庭湖与长江之间这道江豚迁徙的唯一通道。

  “未来十年将是保护江豚最关键的时期。”王丁建议,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应将保护江豚提升到保护鸟类和珍稀鱼类同样重要的高度,并明晰各部门在保护区内的职能。

  目前许多地方的生态旅游有名无实,多是只有旅游,生态只是个卖点,没有起到对生态的保持、保护作用。王丁说,应该通过科学设计和规范,真正加强人类与动物的和谐互动,并把旅游收入投入到对各种珍稀生物的保护当中,才是真正意义的生态旅游。

  研究人员还表示,应把握此次南方干旱建立起长效的生态数据库,以便建立更有针对性的生态保护机制。



  • 上一篇资讯:
  •  
  • 下一篇资讯: 没有了
  • 责任编辑:ahaoxie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您的评论
    姓 名: * Oicq:
    性 别: Msn:
    E-mail: Icq:
    主 页: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内容搜索

    绿色生活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