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瓶自然保护区发现小灵猫
资料图
小灵猫产的“灵猫香”是著名的四大动物香料之一,其他三种是麝香、海狸香、龙涎香。由于人类捕猎过度,野生小灵猫成了世界珍稀濒危动物。华南濒危动物研究所专家们刚到银瓶山自然保护区时,走访了当地农户,农户们说,山上有小灵猫,专家们还半信半疑,但是没过多久,这个疑团解开了,专家们放置在森林里的红外线相机,两次“捕捉”到了小灵猫的踪迹。
【探秘】 放红 外相机寻踪迹
利用红外线相机寻找动物踪迹,是专家们在森林探秘的常用手段。
对数量稀少、活动规律特殊、在野外很难见到的实体兽类,专家们通过红 外相机来探秘。华南濒危动物研究所副研究员张礼标和工程师姚志军,在银瓶山自然保护区兽类经常出没的地方,放置了20台红 外线相机。红外线相机被固定在树干上,离地面0.3米至0.8米,镜头与地面平行,这些相机全天拍摄。专家们定期上山检查相机里的照片信息,回到住处进行物种鉴定。
与此同时,专家们在兽类经常出没的地方,寻找它们的痕迹,包括粪便、足迹、挂爪等。有些兽类会叫,在发情期叫声会更大,因此,专家们还要仔细倾听森林里面的声音。华南濒危动物研究所研究员胡慧建说:“我们在森林里,要耳听六路、眼观八方。”
【惊讶】
红 外相机拍到小灵猫
银瓶山附近有居民告诉专家们,曾见过小灵猫,专家们半信半疑,因为小灵猫已经是珍稀濒危动物。
但是,专家们最近检查银瓶山红 外相机里的信息后,惊讶地发现,两只形似家猫但体形比家猫大的小家伙先后出现在红外线相机里。“小灵猫!”专家们惊呼。
在红 外线相机里,只见两只小灵猫匍匐在树底下,到处张望,像是在寻找食物,也像是在放哨,观察四周“敌情”。“想不到,在银瓶山自然保护区里,也有小灵猫生存。”专家感叹。
【猜想】
银瓶山或有小灵猫“家庭”
红外线相机里出现了两只小灵猫,这说明小灵猫在银瓶山的繁衍有一定的稳定性,它们的“父母、兄弟姐妹”也许就在森林里。
专家介绍,小灵猫两岁时达到性成熟,而且相当高产。其怀孕期为69~116天,每年多在5月至6月产崽,每胎4至5个。
银瓶山自然保护区的环境,确实适合小灵猫生存。小灵猫是“夜游神”,白天难得一见。它们是杂食动物,喜欢在地面游荡寻找老鼠,也善于登高上树捕捉小鸟、松鼠,或者跃入水中捕鱼吃。老鼠在小灵猫的食物中占42.9%~91.7%。小灵猫爱吃的食物,银瓶山里都有,而且很充足。此外,银瓶山没有大型野兽,基本上都是中型兽类,小灵猫的天敌不多。
银瓶山出现小灵猫,还说明非法猎户没找到它们。市林业局办公室主任徐正球说:“银瓶山自然保护区受到政府的专门保护,我们配备了专门的护林员,严禁任何闲人进入保护区。我们希望,小灵猫在这里快乐生活,家庭不断添丁。”
【揭秘】
专家抓拍动物的
“武器”有哪些?
动物世界奇妙无穷,非专业器材捕捉不到了它们的踪迹。据胡慧建介绍,这次动物调查的器材价值30多万元,主要器材包括:20多台红 外线自动照相机,专门用来瞄准兽类和鸟类;单反相机配长焦镜头和微距镜头,专门用来瞄准鸟类和昆虫;双筒和单筒望远镜,专门用作观察动物和寻找目标;数码录音机、超声波录音机,专门用来录动物声音;GPS卫星定位系统,专门来定经纬度、海拔和走样线的轨迹。
小灵猫
别称七间狸、乌脚狸、笔猫、斑灵猫、香狸,是我国特有的一种灵猫科动物,外形与大灵猫相似而较小,比家猫略大,广泛分布于南方各省。主要栖息于高山、森林、平原地区,具有杂食性。其肛门腺体分泌物叫做“灵猫香”,是香料工业的重要原料和贵重的中药材。
其全身以棕黄色为主,唇白色,眼下、耳后棕黑色,背部有五条连续或间断的黑褐色纵纹,有不规则斑点,腹部棕灰。其四脚乌黑,故又称“乌脚狸”。其喜独居,与同类相遇时经常相互撕咬。其喜吃老鼠,是人类灭鼠的天然同盟者。其受敌害追袭时,可以从肛门两侧的臭腺中,分泌出恶臭液体,使敌害转身逃走。
责任编辑:ahaoxie
![]() |
您的评论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绿色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