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资源生态 >> 动植物保护 >> 正文

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国宝级"珍禽频现中原

Eedu.org.cn 作者:杜君 祁萌    资讯来源:河南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2-3-14

濒危珍禽黑鹳在万宝山保护区“落脚”。佚名摄


  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绿色中原、生态中原开始吸引越来越多的“国宝级”动物安家。3月8日,记者从省林业调查规划院获悉,正在进行的全省第二次湿地资源调查中,调查人员陆续捕捉到了黑鹳、中华秋沙鸭等世界濒危珍禽的“倩影”。

  濒危珍禽黑鹳“落脚”万宝山保护区

  最近在对太行山区林州市万宝山省级自然保护区漳河湿地进行调查时,省林业调查规划院发现了14只世界濒危、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黑鹳,这在全省近40个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区中,是单次发现数量最多的。

  黑鹳俗称黑老鹳,曾是一种分布较广、较常见的大型涉禽,但目前种群数量在全球范围内都明显减少,在它从前的繁殖地瑞典、丹麦、比利时等国已经绝迹,中国约有1000只,全球约剩3000只。

  “黑鹳种群数量的减少,主要由于人们砍伐森林、开垦沼泽湿地等,致使鱼类和其他小型动物食物来源减少。”有关专家表示。

  “会上树的鸭子”现身鲇鱼山库区

  名叫鸭子,却属鸟类;凤头一样,脑后有两簇冠羽,最醒目的特征是两胁羽毛上黑色的鳞纹,它就是“会上树的鸭子”――中华秋沙鸭。省林业调查规划院等单位日前在商城鲇鱼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开展重点湿地鸟类调查时,惊喜地发现了7只。

  距今已生存了一千多万年的中华秋沙鸭,被称为鸟类中的活化石,为中国特产稀有鸟类。因其在树上营巢、孵卵和育雏,人们又将这种雁鸭称作“会上树的鸭子”。

  据了解,中华秋沙鸭对栖息地的水质、食物源等环境因素非常挑剔,是监测一个地方生态环境好坏的“指示物种”。目前其栖息繁殖地已呈孤岛状,全国仅四五百只,世界不足3000只,与熊猫、华南虎、滇金丝猴齐名,同为中国国宝。河南省2009年以后才在伊河和陆浑水库有零星发现,豫南地区尚属首次发现。


  • 上一篇资讯:
  •  
  • 下一篇资讯: 没有了
  • 责任编辑:ahaoxie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您的评论
    姓 名: * Oicq:
    性 别: Msn:
    E-mail: Icq:
    主 页: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内容搜索

    绿色生活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