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铜陵淡水豚自然保护区诞生三头小江豚
新华网合肥5月24日电(记者 詹婷婷)记者24日从安徽省铜陵淡水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获悉,5月14日、20日、22日,铜陵淡水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半自然水域夹江中,三头江豚妈妈先后产下三头小江豚。
目前,这三对母子江豚平安健康,活动正常。“由于小江豚刚出生,为了不打扰这三对 母子 ,我们会等小江豚再长大一些再查看他们的性别。”铜陵淡水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办公室负责人张西斌说。
长江江豚属哺乳动物,是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水生动物,目前长江仅存1000多头。江豚胎生繁殖,一胎一头,很少两头,怀孕期长达10至11个月,有半年的哺乳期,然后才开口吃食,而且食性单一,只吃鲤、鲫等鱼类,所以饲养难度非常大,人工饲养的难度更大。
张西斌告诉记者,保护区自建立以来,先后捕获了4头长江江豚放入半自然水域的夹江中进行饲养和繁育研究,并于2003年、2005年、2007年、2009年先后成功繁育出小江豚,而这次十天内诞生三头小江豚,实现了保护区长江江豚繁殖的新突破。
“这标志着铜陵保护区半自然水域夹江完全适应长江江豚的生长及繁殖,再一次证明迁地保护长江江豚的可行性。”张西斌说。
据悉,铜陵淡水豚国家级保护区正加大夹江管理力度,科研人员每天24小时密切监测小江豚的活动情况,每天安排专人巡逻。同时,加大江豚妈妈的喂食频率,少食多餐,由原来的一天三餐增加到一天四餐。另外,搞好江豚饵料鱼的消毒工作,防止疾病的发生。

责任编辑:ahaoxie
![]() |
您的评论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绿色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