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资源生态 >> 动植物保护 >> 正文

委员吁保护黑脸琵鹭栖息地 两岸共建生态保育区

Eedu.org.cn 作者:佚名    资讯来源:东南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3-1-30

  黑脸琵鹭作为一个国际濒危物种,是国家二级保护鸟类,全球数量仅2000多只,国际自然资源物种保护联盟和国际鸟类保护委员会都将其列入濒危物种红皮书。福建一直是这一珍稀鸟类迁徙路线上最为重要的“驿站”,对此,政协委员王华伟呼吁建立海峡两岸兴化湾黑脸琵鹭生态保育实验区,更好地对其加以保护。

  据王华伟介绍,福建省观鸟会及林业部门的调查资料显示,在我省越冬的黑脸琵鹭种群数量列台湾、香港及深圳、日本之后,居全球第四位,数量在100-130只之间。黑脸琵鹭在兴化湾的主栖息地位于福清市江镜华侨农场和涵江区赤港华侨农场。目前这两个农场已成为中国大陆第三个最大黑脸琵鹭越冬和迁徙停歇地,以及其他珍稀鸟类的主要栖息地之一。

  2013年1月13日全球同步调查显示,福清江镜农场黑脸琵鹭有139只,为历年之最,已是海峡西岸数量最大的越冬地。卫星追踪还表明,在台湾越冬的黑脸琵鹭北迁时即沿福建东南沿海前往南北朝鲜交界处的繁殖地,南迁和北迁停歇福建沿海滩涂湿地的黑脸琵鹭保守估计超过500只。因此,黑脸琵鹭也成为福建与台湾在生态保育合作的重要纽带之一。

  王华伟指出,我省黑脸琵鹭的调查和保护工作取得了可喜成绩,但作为黑脸琵鹭在我省最大的越冬和迁徙停歇地的兴化湾尚未受到保护,存在围垦湿地、水质污染、人为干扰、非法捕鸟等较大隐患。

  “兴化湾的保护不容忽视。”王华伟说,“兴化湾的内湾既是水鸟集中分布的湿地,也是人口集中分布区和重要的水产养殖区(即人工湿地)。由于兴化湾面积广阔、内湾腹地深、自净能力较差,保留其内湾湿地原貌,对支持农渔业生产、防止土地盐碱化、净化水质、抵御台风等方面意义重大。而且从生物地理来看,兴化湾湿地与闽江河口湿地唇齿相依,保护好这里的湿地,对保障黑脸琵鹭等珍稀鸟类的顺利完成迁徙活动和维护闽江河口湿地生物多样性至关重要。”

  王华伟认为,作为全国率先开展生态省建设的我省应借助这一良好契机,以保护黑脸琵鹭为旗帜,建立“海峡两岸兴化湾黑脸琵鹭生态保育实验区”,将其纳入我省自然保护区管理序列,建立保护机制。

  同时,借鉴学习台湾地区在黑脸琵鹭保育方面的成熟经验,联合两岸的保育力量,共同举办“海峡两岸黑脸琵鹭文化节”。“如举办从12月初到3月份的黑脸琵鹭保育季,文化节、博览会等,既为扩大宣传保护黑脸琵鹭,也可促进当地经济,特别是旅游业(观鸟游)发展,使之成为福建的一个靓丽的生态名片。”王华伟说道。

  他还建议,可把生态农渔业生产方式导入福清江境、莆田赤港华侨农场改革,融进两地华侨农场的移民文化,整体规划建设集水鸟保护区、生态农渔业生产区、休闲观光区、自然保护科普教育基地等为一体的公益性湿地公园。通过打造闽台港澳民间环保交流交往与合作新的平台,以生态产业推动两个华侨农场产品升值、产业升级,带动农户致富。


  • 上一篇资讯:
  •  
  • 下一篇资讯: 没有了
  • 责任编辑:ahaoxie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您的评论
    姓 名: * Oicq:
    性 别: Msn:
    E-mail: Icq:
    主 页: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内容搜索

    绿色生活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