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资源生态 >> 水资源 >> 正文

松花江流域生态逐步恢复

Eedu.org.cn 作者:李庆生    资讯来源:中国环境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4-2
  中国环境报记者 李庆生 哈尔滨报道 《松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2006~2010年)》(以下简称《规划》)实施以来,黑龙江省全力推进《规划》内项目建设、强化项目运行管理,充分发挥项目的治污减排效益,目前,松花江主要干流和支流水质持续好转,生态系统逐步恢复,珍贵鱼类水禽重现江中。

  黑龙江省将《规划》项目实施情况纳入到省委对市(地)党政主要领导考核指标中,纳入到生态省建设和市(地)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考核指标中,全力推进《规划》项目建设。截至2009年底,《规划》项目建成及主体完成率达85.2%。《规划》项目到位资金59亿元,其中,国家资金14.28亿元,约占国家总投资的60%。

  去年以来,黑龙江省政府对存在问题的项目所在地政府给予了通报批评,并将进展缓慢的14个项目确定为重点督办项目。省政府适时 启动了约谈机制,主管副省长先后约谈5个城市政府分管领导,并带队以联合调研、督察等形式开展了6次《规划》联合行动。黑龙江省环保厅、财政厅共同制定了《规划》项目“以奖代补”方案,落实“以奖代补”资金2.3亿元。全省实施严格的流域跨行政区界水质考核体系,对 阿什河、鹤立河、安肇新河、安邦河上的5个劣Ⅴ类断面发出黄色警戒。对环境保护部确定的佳木斯黑龙农药化工、中煤龙化哈尔滨煤化工、黑化集团三大风险源把脉诊断,提出三级防控体系评估意见,隐患基本得到有效治理。认真组织实施国家松花江水污染防治重大科技专项研究,9个示范工程全部开工建设。

  截至2009年底,松花江流域黑龙江省55个河流断面水质达标率达从2006年的32.73%提高到54.55%,提高了21个百分点,主要污染指标高锰酸盐指数浓度不断下降,劣Ⅴ类水体明显减少,Ⅰ~Ⅲ类水体不断增加。目前,松花江水生生态系统逐步恢复,局部江段效果明显。一些珍贵的鱼类如鲟鱼、鳌花等重现江中。哈尔滨、依兰和同江江段,水鸟数量逐年增加,而且,一些珍贵的水禽如东方白鹳在松花江入黑龙江口的湿地已经有稳定的种群栖息。



  • 上一篇资讯:
  •  
  • 下一篇资讯: 没有了
  • 责任编辑:ahaoxie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您的评论
    姓 名: * Oicq:
    性 别: Msn:
    E-mail: Icq:
    主 页: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广告资讯

    绿色生活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