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拓展水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
[内容预览]
| 2025/11/7 19:56:18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公报指出“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落实这一要求的关键是因地制宜拓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渠道。1960年代以来我国平均年降水量总体增加,开发水生态产品迎来了难得的机遇[阅读全文]
-
“十五五”时期,绿色交通发展方
[内容预览]
| 2025/11/7 19:54:35“推动交通基础设施与自然生态系统从博弈走向共生、从割裂走向融合,是实现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我们肩负的对历史、对人民、对地球家园不可推卸的责任。”中国公路学会理事长、交通运输部原副部长翁孟勇[阅读全文]
-
为推行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提供有力
[内容预览]
| 2025/11/7 19:52:17绿色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底色。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把“美丽中国建设取得新的重大进展”列为“十五五”时期经济[阅读全文]
-
“十五五”时期仍要坚定不移走生
[内容预览]
| 2025/10/31 16:41:31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关乎高质量发展与国家长远竞争力提升。基于对我国经济发展大[阅读全文]
-
首页 > 智库 浙江“三效统一”为
[内容预览]
| 2025/10/28 16:00:13从安吉余村由“卖石头”转变为“卖风景”,到苍南沿浦湾打造全国首个“自主负碳区”;从“千万工程”打造出美丽乡村画卷,到绿色矿山蝶变为智慧园区,作为“两山”理念的发源地,浙江经过20年的探索,凝练形成了[阅读全文]
-
“十五五”时期,四川生态环境保
[内容预览]
| 2025/10/28 15:58:31“十五五”时期是四川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承上启下的攻坚阶段,更是全面推进美丽四川建设、打造美丽中国先行区的重要窗口期。面对百年变局加速演进的外部环境和“在筑牢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屏障上持续发力”历史[阅读全文]
-
华南植物园破解本土矿化菌对重金
[内容预览]
| 2025/10/28 15:50:22随着工业化和农业活动的持续扩张,重金属镉和铅对水体和土壤的污染已演变为一项严峻的全球性环境挑战。这些有毒金属不仅具有环境持久性和高生物毒性,更易通过食物链富集,严重威胁生态系统稳定与农产品安全。在众[阅读全文]
-
农业面源污染要突出区域性系统治
[内容预览]
| 2025/10/27 17:47:13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将农业农村污染治理置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位置,作出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强调,要“统筹推动乡村生态振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有力防治农业[阅读全文]
-
面向气候适应,公共空间更新改造
[内容预览]
| 2025/10/27 17:45:36自2025年5月12日起到10月18日,上海市居民已有160天在度夏,接近有气象记录以来的最长天数——2021年的162天。这一季的高温更令人印象深刻。据徐家汇观测站数据,曾有连续25天最高气温在3[阅读全文]
-
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
[内容预览]
| 2025/10/27 17:44:20近日,第138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在广州举办。本届广交会中,工业自动化及智能制造展区是一个焦点。从“新三样”到智慧出行,从核心零部件到整体解决方案——这里构建起一条完整的先进制造生态链,让“新质生[阅读全文]
-
为适应干旱环境,蛇尿出“固体”
[内容预览]
| 2025/10/27 17:42:27每个生物都需要清除体内的代谢废物,爬行动物也不例外。对人类而言,身体会通过尿液将多余的氮以尿素、尿酸和氨的形式排出。然而,爬行动物和鸟类采取了不同的策略。它们将一些相同的氮基化合物转化为结晶体,这些[阅读全文]
-
土壤氮循环由微生物主宰
[内容预览]
| 2025/10/27 17:40:20近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副教授盛敏在《环境科学与技术》发表研究论文,该研究通过分析植物群落演替过程中土壤氨基酸氮累积量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功能的关系,解析了土壤氨基酸氮时空变化的[阅读全文]
-
新疆首个棉花碳排放领域试点项目
[内容预览]
| 2025/10/22 16:55:51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西部农业研究中心申报的“新疆昌吉棉花产品碳足迹标准化试点”项目日前正式获批,作为新疆在棉花碳排放领域的首个国家标准化试点项目,将为推动棉花生产绿色低碳转型提供标准化支撑。 作为全国最[阅读全文]
-
粮食主产区怎样兼顾“粮袋子”与
[内容预览]
| 2025/10/22 16:54:24眼下,中原大地即将进入秋收、秋耕、秋种的农忙时节。作为全国粮食生产“压舱石”,河南用1/16的耕地产出了全国1/10的粮食和1/4的小麦。然而,粮食高产背后的高强度施肥也付出了额外的生态环境代价。2[阅读全文]
-
“两新”政策与生态环境保护形成
[内容预览]
| 2025/10/22 16:53:19在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协同推进的关键阶段,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以下简称“两新”政策)正成为破解生态环境治理难题、推动绿色转型的重要抓手。这一政策通过供给端、需求端和循环端的精准发[阅读全文]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