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环境要闻 >> 深度报道
 
  • 三峡库区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全面启动

    [内容预览]

    | 2011/8/24 17:58:36
    新华网宜昌8月24日电(记者冯国栋)记者24日从湖北省宜昌市林业局获悉,投资2000万元的“三峡库区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项目”日前全面启动。  据项目初步设计报告,该工程建设总面积15418公顷,地区涉及宜昌市夷陵区、秭归县、兴山县和恩施州巴东县等4个县区,将在2年工期内,建设湿地野生动物栖息地、多树种混交护坡林、珍稀植物苗圃、珍稀植物迁地保护园、湿地管理站、野生动植物资源监测点和鸟类环志站等一系列

    [阅读全文]

  • 大洋,我们来了!

    [内容预览]

    | 2011/8/24 7:13:59
     本报特派记者 左朝胜 国土资源报记者 陈惠玲  走向深海大洋    执行中国大洋第23航次科学考察的“海洋六号”船在中西太平洋海山区的某座海山上,连续做了9个深海浅钻,首席科学家何高文决定,移到下一个海山,因为“没有找到我要的东西”。第二航段计划完成30多个深海浅钻,尽管在这座海山的钻探作业非常顺利,但可惜的是没有打出令何高文满意的富钴结壳地质样

    [阅读全文]

  • 中国三江源地区水环境状况逐渐改善

    [内容预览]

    | 2011/8/23 13:07:34
        新华网西宁8月23日电(记者张进林 姜辰蓉 何伟)8月,黄河源头“姊妹湖”之一的鄂陵湖畔水鸟翔集,绿草如茵,青色的湖水与略带浑浊的黄河水交融后,蜿蜒向东流去。    24岁的藏族牧民桑巴拉家的“夏窝子”(夏季放牧的帐篷),就扎在离鄂陵湖出水口不远的草场上,他每天都会赶着30头牦牛和60只羊在附近放牧。 

    [阅读全文]

  • 认清阶段 推动绿色发展

    [内容预览]

    | 2011/8/23 10:07:14
    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多次强调,环境保护需要与基本国情及其阶段性特征相适应。在近日举行的环境保护部党组中心组学习会上,周生贤又再次提出,要深入研究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积极投身到探索中国环保新道路的实践中去。  研究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对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改革开放30年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经济保持高速度发展。在为国家和社会积累了大量财富的同时,也由于资源

    [阅读全文]

  • 中国科学家确定雅鲁藏布江等四条国际河流源头

    [内容预览]

    | 2011/8/22 19:17:11
    中国科学家通过卫星遥感影像分析及实地考察,确定了雅鲁藏布江、印度河、怒江和伊洛瓦底江的源头,并对这4条国际河流的长度和流域面积进行了量测。 发源于中国青藏高原的雅鲁藏布江、印度河、怒江和伊洛瓦底江均是世界著名大河。受自然条件、特别是测绘技术水平的限制,人类对这4条河流的源头并没有明确的认识,它们的长度和流域面积等重要数据也非常混乱,成为世界地理学界悬而未决的难题。 中国科学院遥

    [阅读全文]

  • 科学规划建设 协调城市功能

    [内容预览]

    | 2011/8/22 8:24:35
    中国生态城市建设发展国际倡议大会在雅安召开  本报讯 (记者 王飞)8月21日,由中国气象学会、联合国森林论坛、欧洲城市联盟等单位主办,雅安市政府承办的“中国生态城市建设发展国际倡议大会”在雅安召开。会上,雅安发出“让城市更美好、让生活更健康”的“生态城市建设雅安倡议”。省委常委、副省长钟勉出席会议并致辞。  来自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和省、市相关部门负责人近500人参加会议。会上,来自中国社科院城市

    [阅读全文]

  • 国家林业局:半年完成造林7547万亩

    [内容预览]

    | 2011/8/20 17:34:34
    国家林业局副局长赵树丛近日在国家林业局党组扩大会暨全国林业厅局长电视电话会上说,今年上半年全国完成造林7547万亩,占全年任务的83.9%。义务植树22.2亿株,占全年任务的88.8%。  1—6月份,全国造林绿化蓬勃开展,植树造林快速推进。不仅成功举办了共和国部长植树等重大绿化活动,各地也充分挖掘植树空间和造林潜力,积极开展身边增绿、见缝插绿活动,河南、安徽、湖北、湖南等11个省区超额完成全年造

    [阅读全文]

  • 中国气候环境发生明显变化 部门应急能力需增强

    [内容预览]

    | 2011/8/20 10:20:59
        据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专家介绍,当前重庆高温、贵州干旱以及早前北京暴雨和南方旱涝急转都是我国气候环境发生明显变化的表现,应对气候变化,相关部门的应急能力、水资源调配能力、防灾减灾能力以及气候变化研究能力还需增强。     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水利科学院院长张建云告诉记者,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社会的生存

    [阅读全文]

  • 跟着“蛟龙”号看海底世界

    [内容预览]

    | 2011/8/19 9:21:25
    这是5000米海底的海百合(资料照片)。  8月18日,搭载我国首台自主设计、自主集成的深海载人潜水器“蛟龙”号5000米级海试团队的“向阳红09”船在完成历时49天,航程1万余海里的海试任务后,顺利返回江苏江阴苏南国际码头。中国大洋协会向新华社提供了“蛟龙”号海试团队拍摄的系列照片,领略不一样的海底世界风光。 新华社发(中国大洋协会供图)这是5000米海底的海参(资料照片)。新华社发(中国大洋协

    [阅读全文]

  • 中海油溢油事故升级21家环保组织呼吁索赔

    [内容预览]

    | 2011/8/19 9:12:07
    6月4日,中海油和康菲公司合作开发的蓬莱19-3油田B、C平台发生漏油以来,截止到目前,该起漏油事故不但未得到彻底控制,又新增了多处漏油点。  该漏油事故发生后,曾多次被指责不作为的国家海洋局也开始启动对中海油和康菲公司的生态损害索赔诉讼。  除此之外,8月17日,21家环保组织更是呼吁农业部启动中海油溢油致渔业资源损失的国家索赔。  国家欲启动  渤海溢油索赔诉讼行动  8月16日,距离康菲公司

    [阅读全文]

  • 中国未来两年将投入850万元治理青海湖湿地

    [内容预览]

    | 2011/8/18 23:24:35
       18日,记者从青海省野生动植物和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了解到,今明两年,我国将投入850万元,对青海湖沼泽湿地进行治理建设。     据青海省野生动植物和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李红林介绍,这一项目由国家投入湿地保护财政专项资金850万元,主要有三方面建设内容:对13万亩青海湖沼泽湿地进行封育补偿;在沼泽湿地人工修复试验区拉设防护栏

    [阅读全文]

  • 外来植物入侵考验中国沿海生态链

    [内容预览]

    | 2011/8/18 11:47:33
        新华网南宁8月18日电(记者闫祥岭)为了保滩护岸、改良土壤、绿化海滩和改善海滩生态环境,原产北美洲大西洋海岸的互花米草在上世纪被引进到中国,经过多地引种扩散,其在辽宁、山东、上海、浙江、福建、广东等沿海地区均有分布。    由于互花米草具有耐盐、耐淹、抗逆性强、分蘖率和繁殖力强的特点,自然扩散速度极快,已在不少

    [阅读全文]

  • 研究表明厄尔尼诺变化有望预测

    [内容预览]

    | 2011/8/18 9:37:03
         近年来我国南方的冰雪灾害、西南地区的干旱等极端气候事件,都被认为与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NSO)的活动有关。一项研究表明,人类很有可能通过太阳活动强弱的规律来预测厄尔尼诺的变化趋势。     8月14日,《自然》子刊《自然·地球科学》在线发表了中国科技大学极地环境研究室孙立广课题组的研究论文《热带太

    [阅读全文]

  • 将生态水还给河流

    [内容预览]

    | 2011/8/16 8:04:22
    河道干涸  神农架是世界自然基金会(WWF)确定的全球200佳生态区之一,生态价值独一无二,WWF一直在关注神农架。世界自然基金会长江中游项目负责人雷刚博士在看完本报报道后表示,在生态最敏感地区的河段,应尽量避免水电开发。  多年来,WWF积极倡导“环境流”的理念同时满足河流—湖泊—河口地区人类社会持续发展与生态系统健康的需求,即人与自然和谐的水流机制。按照WWF一贯坚持的生态系统整体保护的理念,

    [阅读全文]

  • 东北粮仓调查:化肥越用越多 黑土地越种越瘦

    [内容预览]

    | 2011/8/15 8:38:37
    《经济参考报》记者在我国产粮大省黑龙江、吉林等地调查发现,化肥的施用对近年来粮食增产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也让部分农民患上“化肥依赖症”,化肥施用量逐年增加且这一趋势还在加剧。业内人士指出,我国化肥使用总量过高,化肥过量施用将带来土壤品质性质退化、粮食减产等后果,致使黑土地越种越“瘦”,危及粮食安全,已经开始影响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这地感觉就靠化肥顶着”  “现在这地感觉就靠化肥顶着。我们也知

    [阅读全文]

  • 第六届全国循环经济与生态工业研讨会在并举行

    [内容预览]

    | 2011/8/13 17:25:29
    本报讯 8月12日,第六届全国循环经济与生态工业学术研讨会在太原拉开帷幕。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金涌等一批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参会并作学术报告。  本次研讨会以 “资源·循环·低碳·绿色·可持续发展”为主题,深入探讨我国建立生态产业、发展循环经济、推动低碳经济和构建生态文明社会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对可持续发展进行积极探索。广大专家学者结合我省工业发展的现状,对我省“以煤为基,多元发展”的循环经

    [阅读全文]

  • 智慧 创新 绿色:不一样的精彩同样在场外

    [内容预览]

    | 2011/8/13 11:11:39
        本报记者  刘传书    今天,第26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在深圳开幕。这是一场体育的盛会——青春、激情、火热。同时,人们也注意到,“不一样的精彩”同样在场外——智慧、创新、绿色。    从1959年首届大运会在意大利都灵举办,50多年25届过去了。只是到今天,在深

    [阅读全文]

  • 大运会激扬环保低碳新理念

    [内容预览]

    | 2011/8/12 11:03:32
    一场“青春盛宴”已是触手可及。8月12日,深圳湾畔,四海宾朋五洲学子踏歌而来。一座青春之城,一场青春盛会,将在“深圳”这个时空的独特节点交相辉映。当晚,深圳湾畔将向世界展现“不一样的精彩”。  一场盛事,满城华章。  12日晚,深圳湾畔夜幕下的“春茧”将更加华灯璀璨,流光溢彩。晚上8时整,深圳第26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开幕式演出将正式拉开帷幕。届时,由365块LED屏组成的“世界之门”缓缓打开。

    [阅读全文]

  • 贾治邦强调生态与产业建设并重是林业发达的标志

    [内容预览]

    | 2011/8/12 10:26:12
    中国绿色时报8月12日报道(作者:李志刚  刘丽丽  孙大海  刘志刚)  7月30日至8月5日,国家林业局局长贾治邦在黑龙江森工林区调研时强调,生态建设和产业建设并重是林业发达的标志,是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标。森工林区在改善生态、发展经济的同时,还要进一步加快林区棚户区危旧房改造,确保职工群众居住条件、居住环境同步改善。  贾治邦一行先后到柴河

    [阅读全文]

  • 中国确定未来10年草原新政 强调牧区发展生态优先

    [内容预览]

    | 2011/8/12 10:17:40
    新华网呼伦贝尔8月11日电(记者 崔静)中国政府11日在内蒙古呼伦贝尔市召开全国牧区工作会议,确定了占中国国土面积超过40%的牧区发展蓝图:在未来10年的“草原新政”中明确强调“生态优先”。  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第四次召开以牧区为主题的工作会议。上一次召开此类会议是在1987年。  此间专家分析指出,时隔24年再次召开全国牧区工作会议,表明中国已充分意识到加快牧区发展的重要性、艰巨性和紧迫性

    [阅读全文]

9380 篇资讯  首页 | 上一页 |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 下一页 | 尾页  20篇资讯/页  转到第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