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环境要闻 >> 深度报道
 
  • 全球新增绿化1/4来自中国 贡献比例居全球首位

    [内容预览]

    | 2019/2/21 11:11:00
    本报综合报道 美国航天局卫星数据表明,全球从2000年到2017年新增的绿化面积中,约1/4来自中国,贡献比例居全球首位。研究人员认为原因是中国在植树造林和集约农业等方面有突出表现。 美国航天局等机构研究人员在新一期英国《自然·可持续发展》杂志上发表论文说,他们分析了美国航天局“特拉”号卫星和“阿卡”号卫星的观测数据,发现在2000年至2017年间全球绿化面积增加了5%。中国和印度在陆地植被面积

    [阅读全文]

  • 解读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紧绕小康“硬任务” 关键技术待突破

    [内容预览]

    | 2019/2/21 11:04:33
    2月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一号文件)终于出炉。虽较往年稍晚,但其主题已在2018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露出踪迹。 这是改革开放以来第21个、新世纪以来第16个指导“三农”工作的重要文件,也是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以来的第2个一号文件。“它是为了把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这一总方针落地,紧紧围绕全局抓落实。”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宋洪

    [阅读全文]

  • 2018年度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公告

    [内容预览]

    | 2019/1/31 11:20:35
    根据《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励办法》的规定,经有关专家、单位提名和专家评审,并通过广泛公示,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批准37个项目获2018年度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其中:一等奖6项,二等奖29项,科普类奖2项。    2018年度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名单  获奖等级 项目

    [阅读全文]

  • 2018年国内国际十大环境新闻发布

    [内容预览]

    | 2019/1/21 20:44:30
    本报见习记者李玲玉1月20日北京报道 中国环境报社1月20日在北京发布了2018年国内国际十大环境新闻,并请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司和国际合作司有关负责人对国内国际十大环境新闻进行解读。 本次评出的2018年国内十大环境新闻是:生态文明写入宪法;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召开,正式确立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生态环境部组建,实现了“五个打通”;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回头看”持续高压力度不减;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意

    [阅读全文]

  • 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内容预览]

    | 2019/1/21 20:39:41
    1月18日-19日,生态环境部在京召开2019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本报记者邓佳摄 李干杰强调,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聚焦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标志性战役,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以优异成绩庆祝国庆70周年 本报记者杜

    [阅读全文]

  • 探寻县域“绿色化”发展新路径

    [内容预览]

    | 2018/12/24 16:15:37
    12月23日,“2018县域生态文明建设高峰论坛暨新县生态环境状况蓝皮书发布会”在北京举行。此次活动由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中国人民大学和河南省信阳市新县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与会领导、专家、学者通过政策解读、理论研讨、案例分享等形式,探索了县域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和机制,以期为全国县域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和实践发展建言献策、积累经验。 12月23日,“2018县域生态文明建设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 图片由

    [阅读全文]

  • 让中国人民的家园更加美丽宜人——改革开放四十年生态环境保护工

    [内容预览]

    | 2018/12/19 13:34:41
    本报记者童克难 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王有德、杨善洲等多名涉及生态环保领域的同志获得了改革先锋称号。他们的经历和贡献,正是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在改革开放中深入推进的缩影和体现。 在改革开放大潮中,生态环境保护事业激流勇进,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确立了“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对生态文明建设作出顶层设计和总体部署,将绿色发展作为“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

    [阅读全文]

  • 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在京隆重举行

    [内容预览]

    | 2018/12/19 13:17:00
    12月18日,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新华社供图/王晔摄   李克强主持 栗战书汪洋赵乐际韩正王岐山出席 王沪宁宣读表彰决定 40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坚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加快形成,主体功能区制度逐步健全,节能减排取得重大进展,重大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进展顺利,生态环境治理明显加强,积极参与和引导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中国人民生于斯、

    [阅读全文]

  • 2018森林中国公益盛典在云南澜沧举行

    [内容预览]

    | 2018/12/19 13:02:49
    12月11--15日,由森林中国发起的“完美的一天”——2018森林中国公益盛典在素有“音乐绿三角”之称的云南普洱市西盟、孟连、澜沧三县举行,包含民族文化采风、盛典晚会和活动纪录片上线三个部分。此次公益盛典以文化扶贫的方式积极贯彻国家乡村振兴计划,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色发展乡村;传承发展提升农耕文明,兴盛乡村文化。 文化采风:开创音乐扶贫模式 为响应国家关于《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

    [阅读全文]

  • 建设有机产品基地 构建农业生态经济体系

    [内容预览]

    | 2018/12/11 17:14:00
    赵克强 张弛 席运官 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强调,“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并指出要加快建立健全以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为主体的生态经济体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指出,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推广环境标志产品、有机产品等绿色产品。实现绿色发展关键在于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

    [阅读全文]

  • 刘忠范院士:让中国从石墨烯论文大国走向研发强国

    [内容预览]

    | 2018/12/10 17:07:55
    本刊记者 郑挺颖 季江云 【很多人知道石墨,但再加上一个“烯”字,即石墨烯,就让人一头雾水。但自从2010年的诺贝尔物理奖颁给石墨烯的发现者后,国内外都加大了对这种新材料的研发力度和成果转化。那么,我国石墨烯产业现状如何?未来如何做大做强?《环境与生活》杂志记者走进北京石墨烯研究院,对我国石墨烯领域领军人物刘忠范院士进行了采访。】 北京石墨烯研究院的刘忠范院长还是北京大学纳米科学与技术研究中心

    [阅读全文]

  • “新材料之王”中国储量居全球前列 石墨烯技术点亮绿色未来

    [内容预览]

    | 2018/12/10 17:05:37
    【石墨烯,被誉为“黑金”“新材料之王”。中国的石墨基础储量约占全世界的三分之一(还有数据称占一多半),由石墨衍生出来的石墨烯作为最前沿的新材料,用途太大、太神奇了,乃至有科学家预言,石墨烯将“改变21世纪”。那么,作为主导未来的战略新兴材料,石墨烯在国计民生和环保领域有哪些可观的应用前景呢?】 非洲国家莫桑比克的巴拉马有世界最大石墨矿,今年以来该矿场已经转入设备磨合阶段,产量逐步上升。 “新材

    [阅读全文]

  • “中国角”边会聚焦气候传播与公众意识

    [内容预览]

    | 2018/12/10 16:58:33
    本报记者张倩卡托维兹报道 当地时间12月7日,来自多个国家的政界、业界和学界人士在联合国卡托维兹气候大会中国角“气候传播与公众意识”边会上围绕气候变化与气候传播、传播干预低碳消费、电影艺术与气候传播等议题进行了交流与讨论。 此次边会由中国新闻社与中国国家气候战略中心、中国人民大学联合主办,是今年卡托维兹气候大会“中国角”系列主题边会之一。 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别代表解振华出席边会并致辞。解振华表示

    [阅读全文]

  • 中国北斗迈出走向全球关键一步

    [内容预览]

    | 2018/11/20 10:02:29
        本报记者 高 博     11月19日凌晨,西昌一道冲天火光,北斗再添两颗新星。北斗三号基本系统星座部署圆满完成,中国北斗迈出从国内走向国际、从区域走向全球的“关键一步”。     “北斗三号不仅覆盖范围提升至全球,在技术体制上也实现性能提升和服务扩

    [阅读全文]

  • 《科学》关注中国自然科学基金改革策略:反映科学研究范式的深刻

    [内容预览]

    | 2018/11/16 18:24:34
    11月16日,《科学》发表题为《中国开展的改革与合作》社论(以下简称社论),称赞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下简称自然科学基金委)的改革策略。 “全球科学格局变化,跨学科研究凸显重要性,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紧密结合,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相辅相成——自然科学基金委的改革反映了科学研究范式的这些深刻变化。”社论评价。 今年4月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实施后,自然科学基金委改由重新组建的科技部管理并陆续提出多

    [阅读全文]

  • 第四届亚洲环保创新论坛(AEIF2018)邀你探讨“青年责任与可持续创

    [内容预览]

    | 2018/10/25 17:05:29
    2015年6月国际知名社会创新专家迈克尔·诺顿,在深圳与众多国内外关心环境问题的跨界专家,联合发起了旨在鼓励和支持针对全球所面临的关键环境问题,提出创新解决方案的创新者的亚洲环保创新论坛(AEIF),2015年9月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峰会上《改变我们的世界——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获得通过,全世界都深刻意识到了世界前行的正确方向。过去的三年里针对 SDG的思考和行动从来都没有停止过,很多改变问题

    [阅读全文]

  • 从上海,到海上:中国海洋科考的“上海印记”

    [内容预览]

    | 2018/10/25 17:03:52
    新华社上海10月23日电(记者张建松)如果将我国漫长海岸线比作一张满弦的弓,万里长江就好像一支蓄势待发的箭,位于长江入海口的上海,正是箭头。每年,我国有许多考察船都从上海起航,奔赴蓝色的大海或白色的极地,探索地球科学奥秘,在建设海洋强国进程中,烙下深深的“上海印记”。 上海是我国极地科学考察船“雪龙”号的家。自从1984年我国首次开展南极科学考察以来,上海就发展成为我国极地考察的国内“大本营”。

    [阅读全文]

  • 27个城市获“国家森林城市”称号

    [内容预览]

    | 2018/10/17 15:20:19
        科技日报北京10月16日电 (记者马爱平)16日,记者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获悉,北京市平谷区、河北省秦皇岛市等27个城市被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授予“国家森林城市”称号。截至目前,全国国家森林城市已达165个。     15日,在广东深圳召开的2018森林城市建设座谈会上,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局长张建龙强调,要

    [阅读全文]

  • 生态环保工作假期不打烊

    [内容预览]

    | 2018/10/9 15:33:09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大的民生福祉。刚刚过去的国庆假期,各地党政领导和环保人都没有休息,依然为碧水蓝天净土努力奋斗。 党政领导假日调研督战 10月2日,天津市副市长孙文魁深入静海区巨兴橡胶制品公司、独流减河大堤断面和团泊湖湿地,对秋冬季大气综合治理攻坚行动等环保重点工作开展现场检查。 孙文魁要求,要严格落实市委、市政府部署安排,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全面加大治理力度,确保圆满完成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

    [阅读全文]

  • 《生态环境信息基本数据集编制规范》印发

    [内容预览]

    | 2018/10/9 15:31:54
    本报记者牛秋鹏10月8日北京报道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推进生态环境信息标准化,规范生态环境信息基本数据集编制工作,生态环境部近期印发了《生态环境信息基本数据集编制规范》(HJ 966-2018)。 基本数据集是指完成一项特定业务活动所必需的数据元集合经过规范性表达后形成的数据标准,是不同部门、不同地区采集的数据实现内容、定义、格式、表达一致的重要依据, 有利于避免遗漏核心数据、减

    [阅读全文]

9311 篇资讯  首页 | 上一页 |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 下一页 | 尾页  20篇资讯/页  转到第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