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2020年将建成亚洲生态研究中心
[内容预览]
| 2009/5/11 23:20:02中新网北京5月11日电 (记者 孙自法)中国科学院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十一日下午在北京举行成立二十周年纪念大会,明确提出到二○二○年,CERN全面实现空、天、地一体化的实时自动观测,建成亚洲区域长期生态系统研究中心。 CERN当天公布其二○○八—二○二○年发展战略规划,提出的目标还包括:建设基于e-science和虚拟网络平台的科研环境,监测与试验研究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解决一批国[阅读全文]
-
联合国副秘书长称赞中国政府的地震应急处理和灾后重建努力
[内容预览]
| 2009/5/11 16:29:41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沈汀):联合国负责人道主义事务的副秘书长约翰·霍姆斯日前在接受记者独家专访时表示,一年前中国政府在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的快速反应和高效工作对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同样,过去一年来中国政府为地震灾区灾后重建所作的努力也让人感到鼓舞。他同时希望中国能在防灾减灾方面继续加强国际合作,为国际人道主义援助事业做出更大贡献。 联合国副秘书长霍姆斯的工作日程总是安排地满满的。尽管工作非常忙[阅读全文]
-
中国公布首个减灾白皮书 有望启动实验性地震预警系统
[内容预览]
| 2009/5/11 16:06:05新华社记者 郭鑫 李云路 魏武 中国于5月11日汶川地震发生一周年之际公布了其首个关于减灾工作的白皮书,重申其在预防预测地震等自然灾害方面持续作出的努力。 在就白皮书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官方还透露,中国有望在近些年内启动一个能够覆盖地震多发地区的实验性的地[阅读全文]
-
我国土地利用变化引起的碳排放量远低于外国学者估算
[内容预览]
| 2009/5/11 8:32:08新华网上海5月10日电(记者张建松)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葛全胜研究员领导的研究小组最新发布的研究结果表明,过去300年间,中国由于土地利用变化引起的碳排放量仅为外国学者估算的1/3。 而且在中国政府的努力下,近年来中国自然植被活动增强,土地利用活动、尤其是农林活动还正在对陆地生态系统碳储量产生了比较明显的积极影响。 有国外学者认为,由于近几个世纪来中国土地大面积垦殖、林地迅速减少,增[阅读全文]
-
陈雷:加快构建减灾体系 提高水旱灾害防治能力
[内容预览]
| 2009/5/10 9:19:29加快构建防汛抗旱减灾体系 全面提高水旱灾害防治能力 水利部部长 陈 雷 我国是世界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尤其水旱灾害更是中华民族长期以来的心腹之患。特殊的地理气候条件使得我国洪涝、干旱、台风、山洪、泥石流等灾害频繁发生。据统计,1990年以来,我国年均洪涝灾害损失占同期GDP的1.5%左右,年均干旱灾害损失超过同期GDP的1%,水旱灾害造成的损失和影响位居我国各类自然灾害之首。[阅读全文]
-
杭州 威海 宝鸡 无锡获“国家森林城市”称号
[内容预览]
| 2009/5/8 8:26:59人民网杭州5月7日电 (记者高保生)记者今天在杭州举行的第六届中国城市森林论坛开幕式上获悉:杭州市、威海市、宝鸡市、无锡市4个城市被全国绿化委员会、国家林业局授予“国家森林城市”称号。至此,我国国家森林城市总数达到14个。近年来,我国城市森林建设蓬勃发展。各地把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作为提升城市整体实力的重要举措,推进城市森林建设。[阅读全文]
-
陈至立强调:做好环境资源的监督和立法工作
[内容预览]
| 2009/5/8 8:25:04本报南宁5月7日电 (记者谢建伟)今天上午,全国人大环资委第九次全委会暨自然保护区(域)法立法座谈会在南宁举行。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至立出席会议并讲话,强调要依法开展对环境资源的监督和立法工作,促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陈至立指出,在当前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形势下,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显得更加重要和紧迫。陈至立强调,全国人大环资委[阅读全文]
-
气象局局长郑国光:西藏是全球变暖最典型受害地区
[内容预览]
| 2009/5/7 10:16:39新华网拉萨5月6日电(记者 颜园园)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说,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地处高海拔的青藏高原升温效应比其它地区更为显著,西藏是全球变暖下最典型的受害地区。 郑国光是5日在西藏拉萨举行的《西藏自治区应对气候变化专题报告会》上说此番话的。随着全球变暖对西藏的影响日益严峻,这一问题已得到西藏各级部门的高度重视。 郑国光说,资料显示,西藏气候增暖明显,增温速率高于全国水平。1961[阅读全文]
-
发改委负责人:2009年节能减排确定八项重点工作
[内容预览]
| 2009/5/6 11:16:45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今天表示,2009年是实现“十一五”节能减排约束性目标的关键一年,毫不松懈地推进节能减排,不仅对实现“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增强发展的可持续性至关重要,也是当前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措施。 这位负责人强调,今年节能减排的8项重点工作包括: &nb[阅读全文]
-
环保部发布6项国家环境保护标准 5月1日起施行
[内容预览]
| 2009/5/6 8:10:27环境保护部网站今日发布自2009年5月1日起施行的国家环境保护标准,详情如下。 国家环境保护标准 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 编制技术导则(HJ 454-2009)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规范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以下简称环境标志标准)的编制,提高环境标志标准制修订工作水平,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环境标志标准的编制原则、编制程序与方法、构成要素及标准文本、编[阅读全文]
-
我国退耕还林十年累计造林4.03亿亩
[内容预览]
| 2009/5/5 8:48:39本报长沙5月4日电 (记者赵永平)记者从日前召开的全国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现场会上获悉:退耕还林工程实施10年来,取得了显著成效。截至2008年底共完成退耕地造林1.39亿亩、荒山荒地造林2.37亿亩、封山育林2700万亩,累计造林4.03亿亩。 工程区森林覆盖率平均提高3个百分点以上,风沙危害、水土流失减轻。目前退耕还林工程已经从全面建设转到巩固成果阶段。 据悉,实施退耕还[阅读全文]
-
中国“热河生物群”又添新成员
[内容预览]
| 2009/4/29 8:26:52新华社北京4月28日电(吴晶晶 李莹)记者日前从“中国科协科技期刊与新闻媒体见面会”上获悉,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袁崇喜博士通过对热河生物群新发现的1件原始哺乳动物化石的研究,命名了中生代哺乳动物戈壁兽类一个新种--罗氏戈壁兽,《地质学报》英文版报道了这一研究成果。 据了解,新发现的罗氏戈壁兽产于辽宁北票陆家屯地区的灰白色砂岩中,化石呈三维立体状态保存,其头骨和齿列在目前已知的戈壁兽类哺乳动物[阅读全文]
-
环保发明:淋浴头自己发电放音乐
[内容预览]
| 2009/4/28 14:25:07人类有朝一日是否可以通过自己的运动发电来满足生活需要?经济危机下,如何用奇思妙想的设计来实现更加环保未来生活? 日前,五位来自中国著名高校的优秀设计类专业学生,与索尼创造中心的国际一流设计师联手精心打造出五件独特的环保设计产品。索尼中国创造中心总监小林隆幸向腾讯科技表示,这五件环保发明创意,虽[阅读全文]
-
沙尘又度玉门关
[内容预览]
| 2009/4/28 14:02:22本报综合报道 4月24日,内蒙古中西部、甘肃中西部和东部偏北地区、宁夏以及新疆南疆盆地等地出现扬沙或浮尘天气,部分地区有沙尘暴。 北方大部分地区遭遇沙尘天气 记者从中央气象台了解到,23日夜间至24日上午,新疆南疆盆地、甘肃、内蒙古中西部、宁夏、陕西北部、山西、河南西北部发生了扬沙或浮尘天气。其中,甘肃河西、内蒙古河套及附近、陕西北部、宁夏部分地区发生了沙尘暴,局地出现了强沙尘暴。 据了解,[阅读全文]
-
专家称应对气象变化该出手就出手
[内容预览]
| 2009/4/24 23:58:34新华网北京4月24日电(刘军) 中国工程院院士丁一汇23日在由中国气象报社主办的“气象大讲堂”系列报告的首场报告中指出,气候变化对中国的生态系统和国民经济产生了明显影响,正负面影响皆存在,但负面影响会加剧。他说,超过临界值的气候变暖对中国来说主要不是“福音”,而是“灾害”。“对于气候变化,越早采取有效的减缓措施,经济成本越低,减缓效果越好。”他强调说。 4月[阅读全文]
-
李克强强调:壮大循环经济 创新发展方式
[内容预览]
| 2009/4/24 23:35:50中新网4月24日电据中央电视台消息,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23日考察循环经济试点示范企业,并出席循环经济院士专家座谈会。他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失时机地培育和壮大循环经济,推动发展方式转变和创新,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循环利用、无害利用,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李克强来到神华集团公司所属企业,深入车间考察循环经济试点示范工作,详细了解冷热电联供、烟气脱硫、石膏制板等节[阅读全文]
-
中国科技馆办展览 号召做“绿色的公民”
[内容预览]
| 2009/4/24 9:37:24人民网科技,中国科协消息 4月16日,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主办、中国科学技术馆承办的“节能减排——做负责任的地球公民” 第二期展览在中国科学技术馆开幕。展览是对“节能减排——做负责任的地球公民”第一期展览的深化和完善。 2008年4月举办的第一期展览受到了广大观众的好评,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第二期展览再次展示了气候变化和节能减排的主题,但突出了以下特点:从生活入手,引导公众养成“节能减排”的行[阅读全文]
-
中国将继续致力于推动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合作
[内容预览]
| 2009/4/24 9:33:01新华网罗马4月23日电(记者王星桥 王昀加)出席八国集团环境部长会议的中国代表23日表示,中国将继续致力于国际合作,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的框架下,为哥本哈根会议取得积极成果,为保护全球气候做出新的贡献。中国代表团团长、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应对气候变化司司长苏伟在意大利西西里大区锡拉库扎市举行的八国集团环境部长会议上发言时表示,气候变化问题是人类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严峻挑战,是国[阅读全文]
-
气候专家:现代气候变化步伐正加速 比史前快万倍
[内容预览]
| 2009/4/24 9:30:47中新网北京四月二十三日电(记者阮煜琳)中国气候专家今天在北京提出,气候变化的步伐正在加快,在二氧化碳的驱动下,现代气候变化比地质年代的气候变化速率一般要快1千到1万倍。中国工程院院士丁一汇23日在中国气象报主办的“气象大讲堂”报告活动中指出,地球的气候在不断地变化着,但从地球大气逐渐形成到1亿年前的地质年代的气候变化总体上是缓慢的,而现代气候变化是快速的,它比地质年代的气候变化速率一般要快1千到1[阅读全文]
-
周生贤:加大污染防治力度 努力改善大气质量
[内容预览]
| 2009/4/24 9:29:46中国环境报记者 郭薇 4月22日北京报道 受国务院委托,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今日向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报告当前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进展情况。周生贤指出,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落实大气污染防治法,在经济快速发展的情况下,全国大气环境质量基本稳定,部分城市有所好转。周生贤指出,大气污染防治取得的成效主要表现在:一,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到2008年年底,[阅读全文]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