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工程院2017年院士增选结果
[内容预览]
| 2017/11/27 16:48:10中国工程院2017年院士增选工作于年初正式启动,通过中国科协组织学术团体提名和院士提名两条途径,共提名了533名有效候选人。6月4-10日,召开了院士增选第一轮评审会议,选举产生了进入第二轮评审的候选人205位。第一轮评审会议结束后,按照有关规定,组织开展了候选人材料公示、审核把关和投诉处理等工作,并将进入第二轮评审的候选人向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进行了备案。10月30日-11月3日,召开了[阅读全文]
-
碳家族添新丁:我科学家预言的T-碳问世
[内容预览]
| 2017/11/24 8:32:10碳原子是神奇的,既可构成世界最软的矿物质石墨,也能构成自然界中最坚硬的物质金刚石。最近我国科学家又在碳原子研究上获得突破:由中科院大学物理学院苏刚教授等人通过理论计算预言的一种三维碳结构T-碳(T-carbon)诞生,中外科学家联合研究团队成功合成了T-碳,从而使T-碳成为可与石墨和金刚石比肩的碳的另一种三维新结构。 &nb[阅读全文]
-
访施一公:为新时代多尽一份力
[内容预览]
| 2017/11/23 12:47:30“党的十九大开幕当天,我在现场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报告。无论是在会场内还是在会场外,无论是当我回到学校,还是去美国出差,所到之处,大家都有这样的共识,中国有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一个引领新时代的坚强领导核心。”谈起现场聆听十九大报告的情景,施一公仍很兴奋。 就在党的十九大胜利闭幕不久,11月17日,施一公率领团队在生物学领域最权威的杂志之一《细胞》上,在线发表了一篇关于“剪接体催化后状态结构”[阅读全文]
-
防治荒漠化,沙产业凸显大希望
[内容预览]
| 2017/11/23 12:06:05内蒙古国际荒漠化防治科技创新高峰论坛与会专家参观蒙草集团草原馆,图为董事长王召明(右三)向俄罗斯科学院院士佐恩介绍草原大数据。 ■本报记者 王卉 2017年是联合国防止荒漠化会议召开40周年。40年来,与荒漠化这一重大环境问题进行抗争,已成为国际社会共同任务。 这一阳光充沛而又相对干净的广袤空间有很大潜力,有可能为地球村带来新的生机和希望。 作为日前在内蒙古阿拉善盟举行的内蒙古国[阅读全文]
-
江苏试点生态保护引领区
[内容预览]
| 2017/11/23 10:42:43◆中国环境报见习记者 韩东良 李苑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这一脍炙人口的名句,描绘出江南鱼米之乡的美丽画面。 宜兴、武进,地处江苏太湖上游沿湖地区,是太湖生态保护圈中的重要节点。两地经济发达、自然禀赋优越。2016年底,江苏省委、省政府赋予这两地全省生态保护引领区试点的特殊使命。 生态保护引领区,没有先例,没有经验参照,在敢于先行先试的江苏人想来,这就是[阅读全文]
-
今冬是冷是暖?气候预测告诉你
[内容预览]
| 2017/11/22 9:03:16刚刚经历了下半年最强冷空气侵袭,不少人感慨:“今年冬天好冷啊。”事实真的是这样吗?“就海洋演变及前期数据预报模式和诊断分析来看,预计今年还将是一个偏暖的情况,京津冀、长三角等地雾、霾情况可能较多,要加强防范。”国家气候中心首席气候专家王永光告诉科技日报记者。 “确实,冬季的气候预测大家都比较关心。”王[阅读全文]
-
《全球生态环境遥感监测2017年度报告》出炉
[内容预览]
| 2017/11/22 9:02:12科技日报北京11月21日电 (记者刘垠)21日,科技部发布《全球生态环境遥感监测2017年度报告》。该报告继续关注全球生态环境热点问题和区域,选定“‘一带一路’生态环境状况”和“全球典型重大灾害对植被的影响”2个专题开展监测分析。 “‘一带一路’生态环境状况”专题是2015年度该专题报告的延[阅读全文]
-
植物园:给植物打造一座“诺亚方舟”
[内容预览]
| 2017/11/17 14:57:03如今的植物园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就是收集和展示活植物及标本,通过迁地保护、育种等手段保护资源植物。也正因如此,植物园才被称为植物界的“诺亚方舟”。 ■本报记者 胡珉琦 今年10月,中科院五大核心植物园之一、总规划面积达639 平方公里的秦岭国家植物园在秦岭北麓正式开园。它不仅是中国,也是目前世界上面积最大、植被分带最清晰的植物园,它的出现吸引了公众的目光。 事实上,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阅读全文]
-
张弥曼院士获“世界杰出女科学家成就奖”
[内容预览]
| 2017/11/16 14:50:2211月13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来自中国、阿根廷、加拿大、南非和英国的五位优秀女科学家获得了2018年度欧莱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杰出女科学家成就奖”。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中科院院士张弥曼因其在化石记录方面的开创性工作给全球带来了对水生脊椎动物如何适应陆地生活的洞见而获此殊荣。 “世界杰出女科学家成就奖”(L’Oréal-UNESCO For Women In Sc[阅读全文]
-
中国发布世界首部土地覆被地图集
[内容预览]
| 2017/11/16 8:33:39中国2010年土地覆被 中国科学院今天(11月15日)在北京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覆被地图集》(1∶1000 000)。这部以中、英文双语出版的地图集是世界首部百万比例尺土地覆被地图集,完整、系统记录了中国经济发展最快的20年的沧桑巨变,对研究我国土地覆被变化及其对生态环境安全的影响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可为后续深化我国“全球变化与应对”、“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提供多个时间节点的基础信息支撑。[阅读全文]
-
探索三江源 保护人类自然遗产的绿色创新路
[内容预览]
| 2017/11/16 8:31:53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国源远流长的文化和绚丽多姿的自然风貌对世界文明宝库的贡献不言而喻。今年是《世界遗产公约》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45周年,同时也是中国加入这一公约的第32周年。这几十年里,中国追赶上世界的步伐,在自然生态保护领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可可西里今年申遗成功,成为中国第51个世界遗产就是明证。 从工业革命到两次世界大战,世界范围内的环境资源和文物古迹均遭到不同程度的[阅读全文]
-
“风云三号D”气象卫星:“叱咤风云”背后故事
[内容预览]
| 2017/11/16 8:30:34新华社记者张建松 我国第二代极轨气象卫星风云三号的第四颗星,15日凌晨成功发射,璀璨星空又多了一颗“中国星”。遥望星空,每一颗“中国星”都凝聚了航天人的心血和智慧。在“风云三号D”卫星的研制单位--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八院,记者听到了这颗新星“叱咤风云”背后的故事。 多载荷在轨“和谐共处”的秘密 “风云三号D”气象卫星堪称“技术能手”,一星多能,共搭载了10台(套)遥感探测仪器。其中,很多仪器“娇气[阅读全文]
-
我国"一箭双星"成功发射北斗三号卫星
[内容预览]
| 2017/11/8 22:58:3911月5日19时45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两颗北斗三号全球组网卫星。新华社发 杨志远 摄 11月5日19时45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两颗北斗三号全球组网卫星。 这是北斗三号卫星的首次发射,也是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后实施的首次航天发射,标志着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步入全球组网新时代。 “卫星发射入轨后,将[阅读全文]
-
2020年中国快递业包装物绿色程度将达50%
[内容预览]
| 2017/11/8 20:26:042017年11月7日上午10时,国家邮政局副局长刘君接受中国政府网和新华网联合访谈,回答你所关心的问题。图为访谈现场。中国政府网 陈杰 摄 新华网北京11月7日电“双11”已进入第九个年头,近年来,快递积压、爆仓、延误的情况有了改善,邮政局做了哪些工作来保障大家的货物及时到手?这其中又有哪些物流“黑科技”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今年的“双11”会呈现哪些新特点?201[阅读全文]
-
统筹推进新时代“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内容预览]
| 2017/11/3 17:55:0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要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就必须按照党的十九大精神的要求,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站在新的历史方位,党的十九大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新的战略部署,并明确以“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个方面,制定了新时代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战略目标,是新时代推进中国特[阅读全文]
-
中科院等发布《2017研究前沿》
[内容预览]
| 2017/11/2 16:52:4511月2日上午,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与科睿唯安公司在北京向全球发布了《2017研究前沿》报告和《2017研究前沿热度指数》报告。 中科院院长、党组书记白春礼出席会议并致辞。白春礼指出,我国科技发展已经进入到新的阶段,要实现基础研究的重大突破,如何准确把握未来科技方向和重点是我们面临的关键问题。中科院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作为首批国家高端智库建设试点单位,服务国家科技发[阅读全文]
-
农村:“互联网+”的新风口
[内容预览]
| 2017/11/1 23:52:35海口石山互联网农业小镇旅游服务中心 胡炜彬供图 ■本报记者 张晴丹 随着科技的发展,“互联网+”已经进入千家万户,并且逐渐向农业农村生产生活各环节渗透融合,农村电子商务、农产品加工、乡村旅游、休闲农业、运动养生等特色产业逐步兴起。新一轮信息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席卷农村,信息流带动技术流、资金流、人才流等向农村地区进军,农业特色互联网小镇建设应运而生。 近日,为加快推动农业现代化与新[阅读全文]
-
2017年度气候报告发布,我国近十年减排41亿吨二氧化碳
[内容预览]
| 2017/11/1 23:51:1610月31日,国务院新闻办召开发布会,邀请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别代表解振华介绍《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17年度报告》,并对即将举行的波恩气候大会提出了中国代表团的期望。 发布会上,解振华透露,我国采取一系列行动走绿色低碳发展道路,结果也是我们经济在平稳、健康地发展,并一直在实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措施。 “最近这十年,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减少了41亿吨的二氧化碳排放,确实也是做到了气候行动与经[阅读全文]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 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支撑
[内容预览]
| 2017/10/27 17:06:58科技日报北京10月26日电 (记者操秀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下简称基金委)26日召开全体干部职工大会,十九大代表,基金委党组书记、主任杨卫传达了十九大精神,对全委认真学习和贯彻落实十九大和十九届一中全会精神作出工作部署。基金委党组成员、副主任、机关党委书记高瑞平主持会议。 杨卫强调,党的十九大报告[阅读全文]
-
评论: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内容预览]
| 2017/10/27 17:04:15走进新时代,绘就新蓝图。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吹响了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前进号角,提出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奋斗目标,开启了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的新征程。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国环保系统要把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首要的政治任务来抓,以十九大精神武装头脑,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党的十九大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进步指明了前进方向[阅读全文]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