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环境要闻 >> 深度报道
 
  •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内容预览]

    | 2017/6/6 15:00:24
      新华社记者   6月5日是第46个世界环境日,在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主题的世界环境日当天,全国多个省份组织了不同形式的活动,唱响绿色理念,让天更蓝、水更清,鸟儿欢歌、绿草茵茵……   经济与环境和谐共进   西安市政府在大唐灞桥热电厂举办了“企业环保开放日”活动,邀请百名市民代表走进企业,现场参观交流了解企业环保、环保监测等工作,号召更多企业向社会公开环保管理,自觉接受公众监督。

    [阅读全文]

  • 冰雪大陆中国印记:南极事业30年的光荣与梦想

    [内容预览]

    | 2017/5/24 4:37:12
    新华社记者 白国龙、伍岳   在我们赖以生存的星球的最南端,是白茫茫的冰雪大陆,那里人迹罕至,却有无穷的吸引力。南极,对全球来说都是科学研究、生态环境保护、国际合作以及全球治理的焦点。   从首支南极考察队抵达南极至今,中国南极事业已走过30多个春秋。适逢第40届南极条约协商会议召开之际,中国首次发布白皮书性质的南极事业发展报告——《中国的南极事业》,从中人们可以一览中国南极

    [阅读全文]

  •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报告2016-17》发布

    [内容预览]

    | 2017/5/23 10:20:28
    5月22日,由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组织编写、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区域蓝皮书新闻发布会暨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研讨会在北京举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的有关领导介绍了皮书出版的相关情况,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区域蓝皮书主编赵弘研究员代表课题组发布了《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报告2016-2017》。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报告2016-2017》指出,目前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呈现五大新态势:区域经济增长继续保持“西快东慢

    [阅读全文]

  • 访崔鹏院士:让泥石流研究除害兴利

    [内容预览]

    | 2017/5/22 1:36:45
       崔鹏 郭红松绘/光明图片   【知识人·强国梦】   站在国家与人类需求的角度,致力于防灾减灾,让泥石流等地质研究除害兴利,这是中科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副所长、我国首位“泥石流院士”崔鹏的毕生追求。他提出了准泥石流体概念,确定泥石流起动临界条件,形成起动理论,为泥石流防治提供了科学支撑。今年以来,崔鹏带领团队致力于一项推动“一带一路”的

    [阅读全文]

  • 全球首次!我国海域可燃冰试采成功!

    [内容预览]

    | 2017/5/21 16:23:52
      记者|郭翔宇、刘飞、陈蕾   昨天,我国宣布在南海神狐海域天然气水合物,也就是可燃冰试采成功,这也是世界首次成功实现泥质粉砂型天然气水合物安全可控开采。中共中央、国务院发来贺电说,这是历史性的突破,对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具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可燃冰试采成功,中共中央、国务院发贺电      可燃冰,到底是个啥?   可燃冰,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天然气水合物,就是由天然气和水在高压低温的

    [阅读全文]

  • 一带一路倡“绿”共赢

    [内容预览]

    | 2017/5/19 9:58:30
    ◆本报见习记者张倩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近日在北京召开,会议围绕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五方面的倡议展开。联合国环境署也在这期间举行“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高级别介绍会,对绿色发展进行了进一步阐释。在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的今天,各国政府、非政府组织、企业都在积极搭建平台,寻求合作机会,谋求绿色发展。 ◎携手建立“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 自2013年中国发起“一

    [阅读全文]

  • 谭铁牛院士:向生物学习 开启模式识别新突破

    [内容预览]

    | 2017/5/16 15:19:41
    人们在观察事物或现象的时候,常常要把各个相似的但又不完全相同的事物或现象组成一类。例如一个数字有不同的写法,对一个人来说,某一种写法虽然没有见过,但大脑却能自动将这个字识别出来。 这种模式识别行为虽然人们早已司空见惯,在中国科学院院士谭铁牛看来,它却是人类最重要的智能行为。而机器模式识别能力则很大程度上反应了机器智能类人的程度,成为人工智能的核心内容之一。 实际上在过去几十年中,机器的模式识别

    [阅读全文]

  • 环保部发布《“一带一路”生态环境保护合作规划》

    [内容预览]

    | 2017/5/16 14:45:13
    本报讯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和《关于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建设的指导意见》,切实做好“一带一路”建设中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环境保护部近日发布《“一带一路”生态环境保护合作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指出,生态环保合作是绿色“一带一路”建设的

    [阅读全文]

  • 自然生态空间用途转化纳入制度安排

    [内容预览]

    | 2017/5/15 11:42:43
    图为陕西省合阳县洽川湿地风光。 雷军红摄   本报记者查玮 国土资源部前不久印发《自然生态空间用途管制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明确提出要严格控制自然生态空间转为建设用地或不利于生态功能的用途,确保全国自然生态空间面积不减少、生态功能不降低,逐步提高生态服务保障能力。 《办法》的出台有何现实意义?重点应怎样把握?如何做好相关政策、制度的衔接和配套?本报记者为此采访了环境保

    [阅读全文]

  • 我国绿色“一带一路”建设取得积极成效

    [内容预览]

    | 2017/5/11 10:56:51
    《指导意见》中提出绿色“一带一路”建设要聚焦生态文明和绿色发展理念,努力将生态环保打造为“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撑和坚实保障。目前,“一带一路”生态环保交流合作、风险防范和服务支撑三大体系建设初见成效。 第一,做好总体谋划,强化顶层设计。在《“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中设置了“推进‘一带一路’绿色化建设”专门章节,统筹规划未来五年“一带一路”生态环保总体工作。发布了《关于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建

    [阅读全文]

  • 将“一带一路”建设成为生态环保高速路

    [内容预览]

    | 2017/5/11 10:55:16
    周国梅 周军 解然 环境保护部、外交部、发展改革委员会、商务部四部委近日联合印发了《关于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建设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彰显了我国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突出生态文明理念、促进绿色发展、建设绿色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指导意见》提出了建设绿色丝绸之路的总体思路、基本原则、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以及保障措施等,勾画出绿色丝绸之路的建设蓝图,并提出了加强生态环境、促进绿色发展的

    [阅读全文]

  • 北林大研发灌木林虫灾生态调控技术

    [内容预览]

    | 2017/5/11 10:53:28
    第八届梁希林业科学技术奖评选结果5月3日揭晓,在76个项目获奖项目中,“灌木林虫灾发生机制与生态调控技术”名列榜首,成为三个获得一等奖的项目之一。该项成果由北京林业大学主持,联合了8个单位,是在11个重要科研项目资助下历经14年完成的。 这项奖励是经科技部批准设立的代表我国林业行业最高科技水平的奖项。从2016年开始,每年评选一次。 该成果解决了我国西部灌木林重大虫灾防控中的关键技术问题,极大提

    [阅读全文]

  • 关于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建设的指导意见

    [内容预览]

    | 2017/5/9 10:01:06
    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以下简称“一带一路”)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着力构建更全面、更深入、更多元的对外开放格局,审时度势提出的重大倡议,对于我国加快形成崇尚创新、注重协调、倡导绿色、厚植开放、推进共享的机制和环境具有重要意义。为深入落实《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突出生态文明理念,推动绿色发展,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共同建设绿色丝

    [阅读全文]

  • 无土无光,一棵蔬菜的非常生活

    [内容预览]

    | 2017/5/4 22:30:43
    播种 育苗 分栽 采收中科生物供图       置身于6层的栽培架上,根部扎在营养液里,上方亮着许多盏LED灯。      没有土壤,没有阳光,没有污染及病虫害。      在这里,通过对环境的高精度控制,蔬菜的生长几乎不受自然条件的制约。

    [阅读全文]

  • 沙尘袭击北方十省市 影响面积163万平方公里

    [内容预览]

    | 2017/5/4 17:59:45
    5月3日以来,我国北方地区遭遇今年以来最强沙尘天气过程。截至今天(4日)早晨,新疆南疆盆地、甘肃中部、宁夏中北部、山西北部、河北北部、北京、内蒙古、黑龙江西部、吉林西部等地先后出现浮尘或扬沙,内蒙古部分地区出现沙尘暴,局地强沙尘暴。受沙尘天气影响,上述地区能见度下降明显,局地最低能见度仅300米。 气象监测显示,此次沙尘天气覆盖范围广,目前足迹已遍布包括新疆、甘肃、宁夏、陕西、内蒙古、山西、河北

    [阅读全文]

  • 农业部成立耕地质监保护中心

    [内容预览]

    | 2017/5/3 10:59:04
    本报北京5月2日讯 记者乔金亮报道:农业部耕地质量监测保护中心今天在京成立,标志着我国耕地质量保护工作进入新阶段。据介绍,该中心将承担耕地质量调查、监测、评价、建设、保护、监督及耕地质量数据平台构建等工作,同时承担着全国耕地土壤监测体系的建设与业务指导工作。 农业部部长韩长赋表示,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推进的大背景下,加强耕地保护越来越成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大战略。一方面,必须守住

    [阅读全文]

  • 全力打造长江绿色生态廊道

    [内容预览]

    | 2017/5/2 16:17:43
      近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长江黄金水道建设,特别是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国家战略的实施,在国家层面明确了长江黄金水道的“主通道”和“基本依托”的地位。长江中游的荆江河段航道整治工程,对长江黄金水道建设和长江经济带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就长江黄金水道今后的建设方向,长江航务管理局局长唐冠军接受了《经济日报》记者的专访。   问:长江航运建设发展的整体思路和工作重点是什么?  答:长江经济带战

    [阅读全文]

  • 环保部发布2017年环境日主题

    [内容预览]

    | 2017/4/29 20:55:32
        科技日报北京4月27日电 (记者李禾)环境保护部27日发布2017年环境日主题:“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旨在动员引导社会各界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强烈意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自觉践行绿色生活,共同建设美丽中国。     环保部称,改善环境质量,补齐生态环保短板,必须坚持“绿水

    [阅读全文]

  • 进一步完善环境保护标准体系建设

    [内容预览]

    | 2017/4/26 9:27:14
    ◆本报记者郭薇 为进一步完善环境保护标准体系,充分发挥标准对改善环境质量、防范环境风险的积极作用,在充分总结“十二五”环境保护标准工作基础上,环境保护部近日印发了《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十三五”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根据《规划》,“十三五”期间,环境保护部将全力推动约900项环保标准制修订工作。 同时,将发布约800项环保标准,包括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控制)标准约100项,环境监测类标准

    [阅读全文]

  • 台风强度预报更有准儿了

    [内容预览]

    | 2017/4/25 14:49:05
        科技日报讯 (记者华凌)几十年来,国际上对台风(在美国大西洋称为飓风)强度预报几乎无任何进展,表现在对强台风预报强度偏弱;对弱台风预报强度偏强。针对这种情况,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模式研发团队开发了一套适用于台风科学研究与实际预报的中尺度区域海气耦合模式,并与意大利科学家合作,揭示了海浪破碎和浪致混合对台风强弱影响的关键作用,为提高台风

    [阅读全文]

9379 篇资讯  首页 | 上一页 |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 下一页 | 尾页  20篇资讯/页  转到第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