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环境要闻 >> 深度报道
 
  • 政协分组讨论“蓝天保卫战”

    [内容预览]

    | 2017/3/6 16:24:50
    新华社北京3月5日电 题:“不管有风没有风,咬定青山不放松”——政协分组讨论中的“蓝天保卫战” 新华社记者吴雨、安蓓 “雾霾到底怎么办?听‘天’由命等风来?”5日下午,在政协经济界分组讨论时,环保部原部长周生贤委员一张口,就说到了大家关心的话题。 近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都提到生态环境保护治理,但今年政府工作报告里“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的新提法引起周生贤的关注。“蓝天保卫战,正是当下老百姓关心的事啊,

    [阅读全文]

  • 这颗神奇卫星 让中国天气预报彻底不一样

    [内容预览]

    | 2017/3/2 11:31:14
    2月27日我国新一代静止轨道气象卫星风云四号获取的首批图像与数据发布,表明其与地面应用系统协调匹配、工作正常,也标志着我国静止轨道气象卫星成功实现了升级换代! 风云四号是我国静止轨道气象卫星从第一代(风云二号)向第二代跨越的首发星,2016年12月11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经过5次机动变轨后,12月17日成功定点于东经99.5°赤道上空,并正式命名为风云四号A星。 它搭载了多通道扫描成像

    [阅读全文]

  • 重污染天气对健康的影响及其卫生防护

    [内容预览]

    | 2017/3/2 8:49:32
    阚海东 我国冬季重污染天气的主要特征是高浓度的细颗粒物(PM2.5)污染。世界卫生组织等权威机构已经确认,重污染天气下的PM2.5污染可增加居民患呼吸系统疾病(如支气管炎、哮喘)和心血管系统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的发作和死亡风险。儿童和老年人则是重污染天气的易感人群。 应对重污染天气的健康危害,居民可酌情采取个体卫生防护措施。 首先,儿童、老年人和患有心肺疾病的易感人群,重污染天气应尽量留在室

    [阅读全文]

  • 环境保护部印发《国家环境保护“十三五”环境与健康工作规划》

    [内容预览]

    | 2017/3/2 8:48:15
    本报记者王昆婷北京报道 为提高国家环境风险防控能力、保障公众健康,有序推进环境与健康工作,根据《环境保护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有关精神和要求,环境保护部近日印发《国家环境保护“十三五”环境与健康工作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坚持问题导向,突出战略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具有以下特点: 一是坚持预

    [阅读全文]

  • 专家建议在生态脆弱区建“两山”理论试验区

    [内容预览]

    | 2017/3/1 16:04:40
    本报讯 2月21日,记者从北京林业大学获悉,该校“两山”理论课题研究组在京发布最新成果,建议在生态脆弱区、革命老区和贫困地区,加紧建设“两山”理论试验区,推进生态修复工程,打好生态产业脱贫攻坚仗,转型绿色发展,创造绿色财富,助力绿色福祉,实现生态惠民。 课题组负责人、北京林业大学经管学院院长陈建成教授介绍,首先是要运用生态工程建设推动区域增绿,通过构建特色生态经济型防护屏障,形成以通道绿化为骨架

    [阅读全文]

  • 环境与健康规划明确五项任务

    [内容预览]

    | 2017/3/1 11:03:43
    本报讯 环境保护部日前印发了《国家环境保护“十三五”环境与健康工作规划》,明确了5项重点任务。 一是推进调查与监测,包括强化重点地区、重点行业环境与健康调查,探索构建环境健康风险监测网络。二是强化技术支撑,包括建立环境与健康基准、标准体系,完善环境与健康信息系统,推进环境与健康重点实验室建设,加强环境与健康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三是加大科研力度,包括强化环境基准和环境质量标准基础理论及技术方法研究,

    [阅读全文]

  • 环保部中科院联手调查评估我国生态状况

    [内容预览]

    | 2017/2/28 14:16:32
        科技日报北京2月27日电 (记者李大庆)由环保部和中科院联合开展的“全国生态变化(2010—2015年)调查与评估”项目27日在北京启动。双方将全面调查2010—2015年全国生态状况及变化,找出我国生态问题和生态变化的主要原因,并提出政策建议。     5年前,经国务院批准,环保部与中科院曾联合实施了“全国生态环境十年(200

    [阅读全文]

  • 坚守生态红线 促进绿色发展

    [内容预览]

    | 2017/2/28 9:46:10
    张修玉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对绿色发展具有重要的保障作用。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的若干意见》。笔者认为,生态保护红线要划得实、守得住,需要优化设计,做好如下几点。 一是领会划定生态保护红线的意义。 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是留住绿水青山的战略举措,是提高生态系统服务功

    [阅读全文]

  • 生态系统服务:搭建人与自然的桥梁

    [内容预览]

    | 2017/2/27 11:16:17
       傅伯杰     欧阳志云   傅伯杰院士当选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政府间科学—政策平台”(IPBES)第一届多学科专家组成员。 ■本报记者 王晨绯 食物和水、防风固沙、减轻灾害、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护生物多样性、秀美河山、旅游胜景……地球生命生存环境的养分循环都靠生态系统来维持,生态系统给予了人类许多生存与发展所需要的资源。

    [阅读全文]

  • 以色列首位女诺奖得主:女性拿诺奖,这事不稀奇

    [内容预览]

    | 2017/2/25 10:39:40
    “作为一名女性科学家,您认为在科研中女性要比男性付出得更多吗?” “我不是男性,我无法比较。” “您对女性配额问题怎么看?” “谁说要实行女性配额的?我不了解,你可以去问支持它的人。” 这两个回答来自诺奖得主阿达·约纳特(Ada Yonath)。2月23日,约纳特被天津大学聘为名誉教授。在授予仪式前的集体采访中,她直接而带有批判性的答复让现场气氛有些紧张。 2009年,约纳特和另两位科学家一起获

    [阅读全文]

  • 为生态保护划条“高压线”

    [内容预览]

    | 2017/2/24 12:32:44
          我国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有了明确的“时间表”,并将首次开启生态保护红线战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了《关于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的若干意见》(简称《意见》)。2月20日,环境保护部相关负责人对《意见》进行了详细解读。     红线内“只能增加、不能减少”   &n

    [阅读全文]

  • 除了地球,我们别无他所

    [内容预览]

    | 2017/2/24 11:07:47
        “葫芦娃,葫芦娃,一根藤上七个瓜……”远在太阳系外的一组7颗地球大小行星的新发现,再次点燃全球公众寻找“另一个家园”的梦想,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科学传播中心主任、行星科学专家郑永春研究员将之戏称为“葫芦娃”行星系统。     寻找系外行星的科学价值何在?人类能到达以光年计的精彩世界吗?我们应该怎么看待目前唯一

    [阅读全文]

  • “城市计算”:越来越大的城市这么管

    [内容预览]

    | 2017/2/23 9:39:58
          面对大数据,仅凭智力与经验对城市动态做出预判和决策,人脑显然力有不逮。人工智能可否帮把手?     郑宇和他的团队,正在试图用“城市计算”回答标题里的问题。     在不久前结束的“AAAI 2017国际人工智能顶级学术会议”上,微软亚洲研究院

    [阅读全文]

  • “共享汽车”来了,城市准备好了吗?

    [内容预览]

    | 2017/2/23 9:28:04
        继北京、深圳之后,共享汽车“TOGO”的首批100辆全新smart又开始攻占上海各大时尚地标,共享汽车一片繁荣之下,近日又爆出曾有小学生驾驶共享汽车上路,结果酿成惨剧,引发公众对共享汽车安全监管、城市管理者和运营者责权划分等话题的高度关注。 北京地铁口近日出现的“宝驾”共享汽车。记者 洪星摄     &n

    [阅读全文]

  • 《全国土地整治规划》印发实施 推进土地生态整治

    [内容预览]

    | 2017/2/22 14:43:34
    本报讯 经国务院批复同意,日前,国土资源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实施《全国土地整治规划(201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分析了“十三五”时期土地整治面临的形势,并提出土地整治的主要目标及战略措施,积极推进土地生态整治。 《规划》明确了未来5年土地整治工作的指导原则,从高标准农田建设、数量质量保护、城乡建设用地整理、土地复垦和土地生态整治、土地整治制度和能力建设5方面提出了规划期土地整

    [阅读全文]

  • 专家解析本轮寒潮雨雪天气特点及影响

    [内容预览]

    | 2017/2/22 14:32:20
    2月21日,受去年入冬以来最大范围的寒潮影响,立春之后的北京迎来一场比较罕见的强降雪。据了解,受本次寒潮带来的强冷空气影响,除了新疆、青海、甘肃、内蒙古等地,陕西、河南、湖北、山东等中东部地区也出现大范围雨雪降温天气,部分地区出现大到暴雪。中央气象台先后发布了全国的寒潮蓝色预警和暴雪黄色预警。 21日,记者采访了中国气象局专家、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孙军,就本轮寒潮雨雪天气特点及影响进行解析。 记

    [阅读全文]

  • 我国2020年建成天地一体化生态安全监测体系

    [内容预览]

    | 2017/2/22 14:30:33
    新华社北京2月20日电(高敬、任可馨)为实现对生态保护红线和自然保护区内的开发建设活动实施监控,到2020年,我国将形成天地一体化观测体系与大数据、互联网集成的综合生态安全监管体系。 在环保部20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环保部自然生态保护司司长程立峰介绍,目前全国已建立2740处自然保护区,陆域面积142万平方公里,约占我国陆地国土面积的14.8%。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46处,总面积97万平方公

    [阅读全文]

  • 中国科学家新研究或证明人类祖先多地起源

    [内容预览]

    | 2017/2/20 11:59:02
    新华社北京2月19日电(汪永基)我国古人类学研究领域关于人类起源与演化的学术探讨与争论随着一系列国内外新材料新数据公布而日趋升温,受到学界和社会公众普遍关注。中国科学院古人类学家、研究员高星日前在北京做客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以“我们从哪里来”为题,向30余位专家学者公布了新的研究材料和动态,试图证明有关古人类多地区进化及连续进化的论述。 世界范围的古人类学研究由来已久,因课题庞杂、材料稀缺

    [阅读全文]

  • 评估空气质量为何要扣除沙尘天气影响?

    [内容预览]

    | 2017/2/20 8:34:13
    本报记者刘晓星 环境保护部近期发布了《受沙尘天气过程影响城市空气质量评价补充规定》(以下简称《规定》)。依据《规定》,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评估、考核和排名过程中剔除沙尘天气过程的影响。 而在《规定》发布以前,对各地进行环境空气质量评估、考核过程中均将沙尘天气过程期间数据作为正常监测数据。《规定》作为《环境空气质量评价技术规范》的必要补充,能够更为准确地评估区域环境空气质量,为大气污染防

    [阅读全文]

  • 让猛犸象复活只需三步

    [内容预览]

    | 2017/2/20 8:07:35
        日本科学家在做猛犸象复活研究;哈佛大学团队称,猛犸象还有两年就可复活……这两天,国际上关于猛犸象将复活的消息不断传来。19日,华大基因研究院院长、首席科学家、国家基因库执行主任徐讯告诉科技日报记者,我国科学家已经恢复了猛犸象细胞的全功能,形成了胚胎细胞,只待合格代孕体,猛犸象就可从4000多年前穿越而来,惊艳回归。   &nbs

    [阅读全文]

9379 篇资讯  首页 | 上一页 |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 下一页 | 尾页  20篇资讯/页  转到第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