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环境要闻 >> 环球热点
 
  • 新加坡:多种措施齐抓共管筑“绿色交通”

    [内容预览]

    | 2007/9/19 8:03:20
    新加坡政府一直鼓励国民选择自行车、步行等绿色交通方式出行,并且教育有车族养成良好驾车习惯以降低油耗。通过因地制宜,多种措施齐抓共管,新加坡政府绿色交通搭起了“绿色屏障”。  近年来,新加坡发展绿色交通的新亮点是推广使用环保车和参与“共用汽车计划”。所谓环保车,包括电动与汽油两用的混合动力汽车、压缩天然气汽车和电动车。为鼓励市民购买这些环保车,新加坡在2001年推出了环保车税收优惠计划。  在税收方

    [阅读全文]

  • 减排降温保护——《蒙特利尔议定书》签约国20年后再聚首

    [内容预览]

    | 2007/9/19 7:58:04
       《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签订20年后,在联合国主持下,各签约国这周又再次聚首。   《蒙特利尔议定书》卓有成效   1987年签署的《蒙特利尔议定书》规定限制使用氟氯化碳和其他耗竭臭氧的化学物质。此前有研究表明,对于减缓和控制全球变暖,《蒙特利尔议定书》所带来的效果比《京都议定书》要高出5倍—6倍,因此,《蒙特利尔议定书》也被前联合国秘书长安南称赞为“迄今唯

    [阅读全文]

  • 联合国会议倡议 对抗全球变暖应与修复臭氧层同步进行

    [内容预览]

    | 2007/9/19 7:56:46
       本报讯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施泰纳日前表示,所有《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签约国将做出一项“重大决议”,把修复臭氧层空洞和全力阻止全球变暖的工作结合在一起。   来自191个国家的代表16日云集加拿大蒙特利尔召开会议。这次由联合国主持的会议,是为纪念《蒙特利尔议定书》签署20周年而召开的。《蒙特利尔议定书》是一项旨在寻求结束对臭氧层造成破坏的化合物生产的国

    [阅读全文]

  • 北京奥组委重视环保受到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表彰

    [内容预览]

    | 2007/9/18 22:11:47
    新华社蒙特利尔9月17日电(记者杨士龙)北京奥组委工程和环境部副部长余小萱17日在此间透露,北京奥组委因在第29届奥运会组织工作中特别注重对保护臭氧层工作的宣传,已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授予“《蒙特利尔议定书》公共意识奖”。  正在蒙特利尔参加议定书缔结20周年纪念活动和议定书第19次缔约方大会的余小萱告诉记者,同时获奖的还有印度航空公司、美国环境保护署等在全球保护臭氧层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10个机构

    [阅读全文]

  • 环保总局、海关总署分获保护臭氧层方面国际大奖

    [内容预览]

    | 2007/9/18 22:10:30
    中新社北京九月十八日电(记者 赵胜玉)国家环保总局今天提供的消息说,《蒙特利尔议定书》第十九次缔约方大会暨《议定书》签署二十周年纪念活动在加拿大蒙特利尔市举行,中国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海关总署分别荣获《蒙特利尔议定书》执行奖,北京奥组委荣获公共意识奖。  据悉,由环保总局副局长张力军任团长,外交部、农业部、中国检科院检装所、中国农科院、北京大学等相关部门和科研机构组成的中国代表团出席了会议和纪念活动

    [阅读全文]

  • 全球变暖威胁尼泊尔冰川湖

    [内容预览]

    | 2007/9/18 8:08:28
    据新华社加德满都9月17日电 尼泊尔《喜马拉雅时报》近日报道说,全球变暖给尼泊尔的冰川湖带来威胁,增加了一些冰川湖决口的危险。   冰川湖的形成与冰川消融密切相关,冰川融水会在原冰川末端形成湖泊。但这些冰川湖的湖岸结构比较脆弱,冰川迅速退缩产生的大量融水可能会使冰川湖决口而泛滥成灾。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提供的数据表明,喜马拉雅山脉所在地区的气温正以年均0.06摄氏度的速度持续上升。尼泊尔水文气象局的资

    [阅读全文]

  • 无纸化支付方式有助“节能减排”

    [内容预览]

    | 2007/9/18 8:01:41
    本报讯 美国市场调查公司贾弗林战略技术公司9月份提交的一份报告称:在线银行和网上缴费能够显著减少造纸所需的树木,而这还只是最小的收益,其背后隐藏着减少资源需求、最终抛弃纸张的“美好前景”。   过去几年中,在线银行便利、费用低廉的优点使在线银行和网上缴费获得空前发展。但这种蓬勃的势头最近呈疲软之势,环保主义者力劝消费者看在保护资源的分上,收起支票簿,打开计算机。   目前,美国6100万个家庭中大

    [阅读全文]

  • 科学家说土壤退化问题“被搁置一旁”

    [内容预览]

    | 2007/9/17 15:12:36
        科学与发展网2007年9月7日报道  土壤科学家号召开展更多有针对性的研究,并制定更严格的指导方针,制止全世界大规模的土地退化,这种退化对气候变化有贡献,并威胁着粮食安全。    这项建议是土壤、社会和全球变化国际论坛的与会者5天讨论的成果。这个在冰岛塞尔福斯举行的论坛于本周(9月4日)闭幕。  &n

    [阅读全文]

  • 伦敦二氧化碳减排可能会建设“无车城”

    [内容预览]

    | 2007/9/17 15:02:41
    北京时间9月16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来自伦敦卫生及热带医学院(LSHTM)媒体交流会上的报告称,为实现2025年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60%的目标,大伦敦市政府(GLA)将采取不少激进措施,其中之一是可能要在伦敦禁行私家车,建设“无车城”。  对于政府设定的这个减排目标,气候科学家认为仍不足以避免危险的气候变化。来自伦敦卫生及热带医学院和牛津大学环境中心的专家也表示,当前的措施(不包括禁行私家车)

    [阅读全文]

  • 世界经合组织提出警告说:生物能源开发无助解决全球气候变暖

    [内容预览]

    | 2007/9/17 9:48:51
    本报讯 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日前警告说,政府大力支持生物燃料生产的做法将引发粮食短缺,并导致破坏自然栖息地,但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却非常有限。   OECD的最新报告指出,即使在最佳的情况下,到2050年,生物燃料最多也只能减少3%%由能源消耗引起的二氧化碳排放,因此并不能减少石油燃料的消耗。而这小部分的利益却需要付出巨大代价,因为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生物燃料如果没有补贴,就无法和石油产品

    [阅读全文]

  • 英报告称“不洁能源”威胁约24亿人健康

    [内容预览]

    | 2007/9/15 8:55:17
        新华网北京9月14日专电 英国伦敦卫生与热带医学院专家威尔金森等人日前发布研究报告说,全球约有24亿人因使用“不洁能源”而受到不同程度的健康威胁。      发表在最新一期《柳叶刀》医学杂志上的这份报告说,一些发展中国家由于缺少电力等能源,民众不得不使用煤、木柴和牛粪等“不洁能源”,这些“不洁能源”在室内使用时不仅无法完

    [阅读全文]

  • 切尔诺贝利列十大污染城市榜首

    [内容预览]

    | 2007/9/14 16:18:10
    俄罗斯切尔诺贝利名列世界十大污染最严重城市榜首。(资料图片)  中新网9月14日电 据俄罗斯媒体报道,美国非商业组织铁匠研究所日前根据自己的研究数据公布了世界十大污染城市排行榜,切尔诺贝利名列十大污染最严重城市榜首。  美国铁匠研究所所长福勒指出,专家们在评判城市污染水平时综合参考了各种因素,同时还把城市人口数量、因生态问题导致的健康危害情况作为依据。在此次列入黑名单的10个城市里共生活着1200

    [阅读全文]

  • 全球变暖影响意大利传统农业生产

    [内容预览]

    | 2007/9/14 1:29:14
         新华网消息 意大利自耕农协会11日说,受全球变暖影响,意大利今年的酿酒葡萄收获季节将提前到来。     据安莎社报道,意大利今年遇到250年多年来最热的夏天。酿酒葡萄的收获时间因此成为30年来最早的一次,但产量下滑了10%。     协会说,意大利生产的典型传统食品得益于该国特殊的土壤、气

    [阅读全文]

  • 评析世界三大威胁 气候变暖的危害堪比核战争

    [内容预览]

    | 2007/9/14 1:28:12
    新华社9月13日专电 英国伦敦智库机构国际战略研究所12日公布2007年世界形势年度报告。报告说,宗教极端势力、全球气候变暖和核扩散是世界今后几年内面临的主要安全威胁,而全球气候变暖的危害堪比核战争。   报告共400多页,回顾和评估2006年5月到2007年6月间世界大事和国际局势。   报告说,世界整体局势“令人沮丧”,不少国际性危机已“接近拐点”。报告还说,当今世界各种力量对比发生变化,美国

    [阅读全文]

  • 绿色生态办公:全球关注的话题

    [内容预览]

    | 2007/9/13 9:03:45
    前言  美国的绿色生态建筑机构曾做过调查,证实在绿色生态环境中办公可以使工作效率提高10%以上,此外,在绿色生态环境中办公,可大大提高员工的健康状况。  目前,绿色生态办公已成国际追求的主流,尤其对那些不强烈依赖商务交流运营的科技企业有着不可抗拒的吸引力。在国外,很多跨国公司的总部都设在生态办公区内。公园式的办公环境,良好的企业形象,营造出传统意义上的写字楼所无法企及的舒适、轻松,也令这些大公司的

    [阅读全文]

  • 环境经济政策在国外的实践

    [内容预览]

    | 2007/9/13 8:57:30
    从发达国家的实践历程可以看出,建立和实施一套全方位、多领域的宏观环境经济政策,能以较低的成本达到有效控制污染的目的。  早在上世纪70年代初,发达国家就积极应用环境经济政策来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均衡发展,取得了成功。1972年经合组织(OECD)首次提出了“污染者付费原则”,在以后的20多年中,西方发达国家对市场机制和财税政策进行了基于环境考虑的一系列改革。  目前,世界各国总结出来的环境经济政策主要

    [阅读全文]

  • 世界人口40%的死亡与环境污染有关

    [内容预览]

    | 2007/9/12 15:00:06
        中国青年报2007年9月12日消息    美国康奈尔大学的生态学家皮曼特尔综合评估多项研究得出结论说,估计每年全世界有6200万人的死亡(占死亡总数的40%)与环境因素有关,特别与空气污染、饮用水污染和土壤污染关系密切。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估计,全世界有11亿人得不到足够的清洁水,世界上

    [阅读全文]

  • 她留下最伟大时尚:环保

    [内容预览]

    | 2007/9/12 5:01:27
    早报记者 郑洁     年轻时的安妮塔·罗蒂克 CFP图  英国著名健康及美容品牌BodyShop的创始人安妮塔·罗蒂克(AnitaRoddick)9月10日晚因脑出血在伦敦逝世,终年64岁。以英国首相布朗为首的各界名流纷纷纪念这位把环保型化妆品变成一种时尚的杰出女性。  绿色女王  被称为“绿色女王”的罗蒂克毕生通过开拓商业实践来推广环保、人权和第三世界债务减除等理念,因此赢得了全球的尊重和赞美

    [阅读全文]

  • APEC“瞄准”未来的气候变化谈判

    [内容预览]

    | 2007/9/11 13:29:36
    如果APEC成员想要坚持他们的宣言,以建立新的国际进程来应对全球变暖,那么《悉尼宣言》仅仅是个开始。  美联社消息,上个周末APEC通过的这个保守的,甚至批评家们认为有瑕疵的宣言包含两项主要的提议,一是提高能源效率,另一个是植树造林。它搁置了二氧化碳和其他温室气体减排目标,这些目标在联合国全球变暖公约《京都议定书》里存有争议。  但是APEC领导人是否会贯彻他们应对气候变化的政治意愿?这还有待观察

    [阅读全文]

  • 日本“环境危机时钟”又前进14分钟

    [内容预览]

    | 2007/9/10 14:23:36
    显示环境恶化程度的“环境危机时钟”的指针现在已指向9时31分,比2006年前进了14分钟。这是日本设立此钟以来,所指示的最糟糕状态。   “环境危机时钟”由日本旭玻璃基金会在1992年设立,时钟将环境恶化对人类的威胁程度用零时到12时的时钟指针刻度来表示,越接近12时,威胁就越大。   旭玻璃基金会每年4月向世界9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政府部门、地方团体、国际组织、企业界和环境专家

    [阅读全文]

6511 篇资讯  首页 | 上一页 | 291 292 293 294 295 296 297 298 299 | 下一页 | 尾页  20篇资讯/页  转到第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