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绿洲生态系统节水研究获重大成果
[内容预览]
| 2004/12/22 0:42:06本报讯 记者铁铮报道 黑河中游人工绿洲生态系统的节水技术与管理实验示范研究项目日前通过专家鉴定。专家认为,该成果为国家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和理论指导,对推动西北干旱区水——生态——经济可持续管理有重要意义,应该在干旱区绿洲建设、管理中推广。 这项研究是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中的一个专题,由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和甘肃省临泽县[阅读全文]
-
环保局呼吁今年别寄贺年卡
[内容预览]
| 2004/12/17 12:48:10市民在商场挑选贺卡。记者刘继明摄 倡议 从现在开始,从自己做起,珍惜宝贵的森林资源,今年过节少寄或者不寄贺卡,充分利用手机、网络等现代通讯或者其他更加环保的方式,表达对亲朋好友的祝福和问候。 昨天,广州市环保局首次以官方名义,向全市市民发出书面倡议书———珍惜宝贵的森林资源,今年过节不再邮寄贺年片! 每年到了年末,广州市民投递的各类贺卡都会陡然增多。有关数据表明[阅读全文]
-
填埋场渗滤液的处理技术
[内容预览]
| 2004/12/14 22:18:03填埋场渗滤液的处理一直是环保工作者所面对的难题。由清华大学发明的渗滤液蒸发工艺不受渗滤液水质易变的影响,具有很强的抗冲击负荷能力。 以填埋场渗滤液特有的蒸发规律为依据,采用浸没燃烧技术的二阶段渗滤液蒸发方法利用填埋气体燃烧产生的高温烟气以小气泡的形式直接与渗滤液接触进行传热传质,大大地提高了传热传质效率。相对于其他渗滤液处理技术,此方法具有节能、环保、经济等优点,实现了“以废治废”。[阅读全文]
-
塑料膜材料研发获新成果
[内容预览]
| 2004/12/14 10:47:30华声报讯:一种可有效防护家电、汽车、建材等受到侵蚀、污染和划伤,并在保护体上无残留、无转移,生产工艺无污染的高性能化、功能化塑料膜材料,由中科院长春应化所研发成功。据科学时报报道,日前,这一研究成果在长春通过了由吉林省科技厅组织的鉴定。专家一致认为,这种新型塑料膜材料性能达到国外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平,完全可替代进口产品。 &nbs[阅读全文]
-
我国科学家解决“电解锰无铬钝化”难题
[内容预览]
| 2004/12/13 22:26:15新华网武汉12月13日电(记者黎昌政)中国地质大学西部金属材料研究所的科学家们已解决了电解锰无铬钝化的难题,长期困扰生产企业钝化过程中含铬有害废水的排放问题得以根本解决。这一成果13日通过了湖北省科技厅主持的鉴定,专家认为这一成果从源头上解决了电解锰厂污染严重的问题,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锰[阅读全文]
-
我国无溶剂环氧树脂的研制实现大突破
[内容预览]
| 2004/12/9 10:20:14我国涂料环保化的重大步骤——无溶剂环氧树脂的研制实现重大突破。日前苏州圣杰特种树脂有限公司通过技术攻关,100%固含量的液体环氧树脂HTW—609正式投入应用,目前国际上这种类型的环氧树脂只有美国能够生产。 去除有毒有害的溶剂,是我国乃至全世界涂料领域绿色革命的重大难题。而实现涂料的绿色化,水性环氧树脂涂料是主力军,因为水性环氧树脂涂料在各种涂料品种中是最毒低[阅读全文]
-
“数字环保”让污染无处可逃
[内容预览]
| 2004/12/7 8:26:20本报讯(记者刘纯友)利用数字技术记录企业及河流断面的污染排放,并将监测结果公之于众,我省各地正在兴起的“数字环保工程”有望准确了解企业偷排污染现象,其监测数据也是考核当地官员政绩的参考依据。 铜陵是我省唯一进行工业企业环境行为信息公开化的城市。每年,该市环保局利用在线监测的数据划定工业企业环境信用等级,在108家规模企业中评为五个等级的企业环境行为,并且公开于众接受社会监督。淮南、合肥等地也启动[阅读全文]
-
新技术 草浆造纸的命运转机
[内容预览]
| 2004/12/7 8:20:15几年前,山东的李克世和辽宁的李刚荣离家到京,同北京的李潮旺聚在一起,研究一种新型的制浆造纸法——氧化清洁制浆工艺。虽然被戏称为“造纸技术的门外汉”,但他们三个人对造纸原料技术研究所倾注的热情和精力却丝毫不亚于那些造纸行家。现在,虽然这项刚刚通过专家认证的新技术还稍显稚嫩,但这项技术所代表的方向,无疑将使一度沉沦的中国草浆造纸命运出现转机[阅读全文]
-
成都治水再续神奇
[内容预览]
| 2004/12/7 7:15:47日前,成都市正式对外宣布,新建的三大污水处理厂建成运行。自此成都市告别了只有一座污水处理厂的历史,污水处理规模也由原来的40万吨/日提高到90万吨/日,污水处理率由36%跃至82%,大大超过了国家对西部地区污水处理率50%的要求,在全国省会城市中由中下游水平跃升至全国一流水平。 据有关部门统计,成都市中[阅读全文]
-
生态水泥源于生活垃圾 玻璃幕墙阻断光污染
[内容预览]
| 2004/11/25 16:46:29本报北京11月24日电 一批代表我国建材业发展最高水平的新型建材亮相今天开幕的第三届中国(北京)国际绿色建材展览会,它们节能环保,功能神奇,已经具有国际先进水平。 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举行的本次展会展出了来自10多个国家数百家企业的近千种新型建材,我国产品成为突出看点。北京金隅集团的国内首条生态水泥生产示范线被专家看好。水泥一向与能耗、污染结缘。直到20世纪90年代,发达国家才开发生产出生态[阅读全文]
-
治理废旧轮胎黑色污染刻不容缓
[内容预览]
| 2004/11/24 13:07:12据中国轮胎翻修利用协会披露:随着汽车工业的迅猛发展,我国轮胎年产量已超过1.5亿条,继美国、日本之后居世界第三位,每年产生废旧轮胎已超过1亿条,并以每年两位数的速度增长,日益加剧的“黑色污染”给我国本已脆弱的生态环境雪上加霜。 另一方面,我国橡胶资源十分匮乏,橡胶原料主要靠进口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加强对废旧轮胎循环[阅读全文]
-
只有政府才能解决环保问题
[内容预览]
| 2004/11/24 13:03:55“进入全球化以后,全球的各个国家就开始了相互依赖的关系。而且全球化带来的是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如果各国政府现在还不重视的话,那就不知道是地球的灾难先到来还是政府的觉悟先到来了”。昨天著名社会学家曼威·卡斯特教授作客本报,并与社会学家们探讨了全球化与中国发展的问题。 曼威·卡斯特教授是美国南加州大学传播通信技术与[阅读全文]
-
环保节能推动车用燃料革命[图]
[内容预览]
| 2004/11/16 10:28:40北京、上海、广州等特大型城市,机动车排放污染物的分担率已经超过了70% 11月9日“第五届中国亚洲清洁燃料国际研讨会”上,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科技司副司长罗毅向与会者公布了一份环保总局调查资料,北京、上海、广州等特大型城市,机动车排放污染物的分担率已经超过了70%.对于氮氧化物带来的城市污染,机动车排放分担率分别为:深圳市84%,天津市50%,西安市69%,成都市57%. 事实证明[阅读全文]
-
找出“隐形杀手” 车内空气质量完全调查
[内容预览]
| 2004/11/15 16:06:33冬天来了,很多车主一上车,就紧闭车窗、打开空调躲避凛冽寒风。殊不知,这样正好给了车内有害气体、细菌一个“温暖舒适”的生存环境。当这些有害物质在车内“健康成长”后,便成为一名潜伏在车主身边的“隐形杀手”,轻则损害车主健康,重则危及车主生命,而这绝非危言耸听。  [阅读全文]
-
佛山:“环保电子地图”有效监测企业排污
[内容预览]
| 2004/11/15 10:08:15新华网广州11月12日电 一套名为“南海环境政务地理信息系统”的电脑软件系统在广东佛山开发成功,并通过广东省科学技术厅鉴定。此后,企业排污超没超标,只要上网轻点鼠标就能知道。 据《佛山日报》报道,这套信息系统包括“环保在线监测”等16个子系统、70多项业务功能模块,将南海的污染企[阅读全文]
-
上海借风生"绿电"
[内容预览]
| 2004/11/5 8:10:47在不断持续的能源紧张状态中,许多人想到了利用新能源。昨日开幕的上海工博会上,新能源的开发利用成为焦点话题。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院士何祚庥称,临海滨江的上海非常适合风力发电。据悉,目前位于奉贤的风电场已经建成,每年可输出的风电已达748万千瓦时;2005年,位于崇明、南汇的风电场也将投入运行。到那时3个风电场的风电年输出量可达5368万千瓦时,以2003年上海居民的人均生活用电量484千瓦时计算[阅读全文]
-
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中国加拿大加强环保技术合作
[内容预览]
| 2004/11/2 0:46:20中加联合主办“环境与气候变化技术周”。中新社记者 潘旭临摄 中新网11月1日电(记者潘旭临)记者从今天在北京召开的“中国与加拿大环境与气候变化技术周”上获悉,面对全球关注的环境与气候变化,中加双方正展开多项交流,以期在环境技术、环保产品以及城市可持续发展等领域,拓展双方的合作。 由国家发改委和加拿大环境部联合主办的这个技术周,吸引了中加两国政府、企业代表和环境、气象专家的参与。在技术周上,由[阅读全文]
-
中国绿色时报:环保阻燃人造板开发取得新突破
[内容预览]
| 2004/10/29 0:05:25本报讯 记者铁铮报道 用北京林业大学研制出的一种新型添加剂,可以生产出既环保又阻燃的高效胶合板。目前这一技术已经开始在生产中投入使用,并有企业加入推广行列。 用一种添加剂,同时解决人造板生产中既要环保、又要阻燃这两个问题,目前尚无先例。一剂双效的添加剂研发成功,是我国开发环保阻燃人造板的一次新突破。[阅读全文]
-
微生物冶金基础研究项目批准立项
[内容预览]
| 2004/10/24 22:31:32刚刚结束的2004年度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启动暨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聘请大会传来喜讯,以中南大学为首席科学家承担单位的“微生物冶金的基础研究”项目被批准立项,该校副校长邱冠周教授被聘为该项目的首席科学家,国家下拨及配套研究经费为3000万元。 “微生物冶金的基础研[阅读全文]
-
环保农药每亩只需一滴
[内容预览]
| 2004/10/20 8:12:53本报讯 每亩菜地只需用上一两滴,就可杀死全部害虫,且一周后蔬菜上就全无残留,而以往的传统农药每亩要用250—500克。记者昨日获悉,高淳红太阳集团生产的高效环保低毒农药正成为越来越多农户的选择,取代了以往的高残留农药,使居民的“菜篮子”越来越安全。该集团在刚刚揭晓的首届全国工业重点行业效益十佳中,名列农药制造行业“效益十佳”第一位。 红太阳集团已成为世界上生产超高效、低毒性、环保型农药品种最成[阅读全文]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