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纳米是把“双刃剑”健康发展纳米技术利大于弊
[内容预览]
| 2005/5/26 0:17:58科学家表示有信心用好这把“双刃剑”,健康发展纳米技术 十亿分之一米的“小身材”能搅起多大的风浪?一份针对欧美30多个城市的流行病学与大气颗粒污染物关系的研究报告,不得不让人提高警惕。研究发现,空气中大气颗粒物的浓度和尺寸与心肺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密切相关,粒径越小,危害越大。 当纳米技术越来越多地改变人类生活的同时,一场有关纳米安全性的科学研究已悄然迈出第一步。 纳米颗粒=危险品? 200[阅读全文]
-
塔里木河下游新生胡杨林 输水后生态向良性转化
[内容预览]
| 2005/5/25 9:40:27图为新生的胡杨幼苗。 本报记者 王慧敏摄 本报塔里木河5月24日电 记者王慧敏报道:近日的普查让塔里木河流域管理局的专家们惊喜万分:塔里木河下游自大西海子水库以下到喀尔达依之间120公里两岸约100米范围内新生出大片胡杨幼苗。这是塔里木河治理出现的重大突破,说明塔里木河生态已[阅读全文]
-
全球变暖触动青藏高原 环境正在发生重大变化
[内容预览]
| 2005/5/24 15:52:06新华网北京5月24日电(记者李斌 吴晶晶)高原气候“变湿变暖”、冰川继续退缩、冻土“松动”……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事实说明,青藏高原环境正在发生重大变化。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所长姚檀栋说,青藏高原环境对全球变化较为“敏感”。随着全球变暖的加剧 ,青藏高原的冰川正发生全面和加速退缩,退缩的幅度在不同的地区不同:在大陆性气候的青藏高原腹部地区,冰川[阅读全文]
-
科博会见闻:食品垃圾变成养花肥
[内容预览]
| 2005/5/24 15:50:57■供图/新华社 本报讯 高科技不再是高深莫测,高科技产品越来越为人们生活中的细节服务,这是记者参观本次科博会展览后的最大体会。这次展览中的许多新产品都是从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麻烦”入手,利用高科技开发出的颇具魅力的新产品。 ■食品垃圾处理机:变废为肥 在松下展台上,一台[阅读全文]
-
中国重视消减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仍面临诸多挑战
[内容预览]
| 2005/5/23 10:10:52本报北京5月22日讯 综合本报与新华社消息:23日是中国签署《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4周年纪念日。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汪纪戎日前在此间表示,虽然中国在消减和处置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绩,但中国在履约方面仍面临诸多挑战。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具有环境持久性、生物累积性、长距离迁移能力和高毒性,因此能够对人类和野生动物产生大范围、长时间的危[阅读全文]
-
我国自然保护区有所增加 外来物种危害严重
[内容预览]
| 2005/5/23 10:02:34CCTV.com消息(9点新闻):昨天是第十一个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国家环保总局表示: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了分布广泛、类型多样的自然保护区网络体系,但外来入侵物种对生态的危害日益严重。 if(document.all.adbanner!=null){adbanner.document.location.href=/cctv_news/ad/index.html;} if(docume[阅读全文]
-
寻求生态补偿的“草根之路”
[内容预览]
| 2005/5/19 22:48:00中国西部生态补偿(国际)研讨会日前在贵阳市召开。“生态补偿说到底是个社会公平问题。”环境经济学家安德雷·维斯特认为,一些人多占环境资源,另一些人占有得远远不够,国家应该在他们之间进行平衡和调整。毋庸置疑,这种平衡和调整指的就是生态补偿。然而,生态补偿谁来补?补给谁?怎么补?却是一个绕不过的关键问题。几乎所有的学者都在努力寻求生态补偿的“草根之路”,并希望草根终能长成大树。(《中国青[阅读全文]
-
水稻种植呼唤“生态模式”
[内容预览]
| 2005/5/19 22:46:48——走进南昌农田生态环境与农业气象试验站作为全国惟一研究南方水稻农田生态的气象试验站的所在地,位于北纬28°33'26″、东经115°58'42″的南昌八一乡五一村,成为诸多南方水稻种植省市关注的焦点在南昌县八一乡五星村的田地里,我省气象工作者依靠生态探测设备,探索着南方稻田生态环境与产量、质量间神秘的关系,引起了国内气象学界的广泛关注。这个工作团队的名称为:南昌农田生态环境与农业[阅读全文]
-
潘岳透露明年底公布试点绿色GDP官员考核制结果
[内容预览]
| 2005/5/19 8:53:32晨报讯 (记者 李隽琼) 中国的“环保风暴”风头正劲。昨天,在2005年北京《财富》全球论坛的“隐约逼近的环境危机”专题研讨会上,被外界誉为环保领域“李金华”的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透露了一项推进绿色GDP的重要时间表:2006年年底以前,要向全社会公布关于全国推行官员业绩考核结果。 潘岳介绍说,目前,绿色GDP试点已经在包括北京在内的十个城市中进行。潘岳所指的绿色GDP全称为绿[阅读全文]
-
安徽一民企领衔国家环保课题
[内容预览]
| 2005/5/19 8:51:34本报讯再过3年时间,目前城市污水处理中所面临的许多技术难题,有望得到更好破解。今天下午,由国家科技部“863计划”重点资助近千万元的一项“水污染治理”专项课题将在安徽落户,并由安徽一家环保民营企业领衔担纲。这是国内环保领域中目前惟一获此殊荣的民营企业。这项课题名为“城市污水氧化沟处理工艺的设备成套化研究”,系国家863计划资源环境技术领域“水污染治理”专项中重点资助的三大项目之一。[阅读全文]
-
合肥将生产环保秸秆板材可解决大气污染问题
[内容预览]
| 2005/5/17 15:54:44本报讯(记者吴兴安)5月16日上午,安徽康拜环保秸秆板项目在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内奠基,省委常委、合肥市委书记孙金龙等出席奠基仪式。 这一项目是从英国引进高强度环保均质板技术和设备,以小麦、油菜、玉米等农作物秸秆作为板材生产主要原料,生产出的板材具有环保特征。它不仅可以解决农作物秸秆焚烧造成大气污染问题,而且大大节约森林资源,增加农民收入。项目主要包括农作物秸秆板生产加工、家具制造[阅读全文]
-
我国绿色照明节能显效
[内容预览]
| 2005/5/12 1:08:15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驻华总代表马和励日前说,中国具有巨大的节电潜力,目前实施的中国绿色照明工程促进项目取得了显著的成效,UNDP将继续加强与中国政府的合作,推进中国的节能和照明事业。 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姜伟新介绍,中国绿色照明工程作为节能领域的一项重大示范工程,实施9年来,取得了明显成效。目前,我国照明用电约占社会总用电量的12%左右,采用高效照明产品替代传统的低效照明产品可节电60[阅读全文]
-
“黑匣子”监控医疗废水排放
[内容预览]
| 2005/5/12 1:01:07本报讯(记者郭安通讯员王福强)医院医疗废水是否充分消毒,将有更强有力的手段进行监管。记者昨天从丰台区环境保护局获悉,丰台区有三家医院的医疗废水纳入在线监测系统。 据介绍,外形和大小很像磁卡电话的环保“黑匣子”,目前已配装到丰台医院、南苑医院、长辛店医院3家医院,环保部门的计算机显示屏能随时监控这些重点水污染源,看对排放的医疗废水进行消毒处理及水污染指数是否达标等。[阅读全文]
-
北大青鸟牵手IDE推广海水淡化解决工业用水
[内容预览]
| 2005/5/12 0:41:49本报讯 日前,北大青鸟新能源公司与世界上先进的蒸馏法海水淡化设备制造公司———以色列IDE公司签署了面向中国海水淡化市场的合作、合资协议,确立了以色列海水淡化核心品牌在中国的全面合作关系。该合作联盟根据国内及亚太地区日益发展的市场需求,将在中国建立海水淡化设备的制造基地,双方将应用IDE公司的海水淡化技术,共同推广、跟踪、执行中国海水淡化项目。 据介绍,我国是一个水资源[阅读全文]
-
蓄热式燃烧新技术节能环保效益显著
[内容预览]
| 2005/5/11 13:48:54本报讯 日前,一种具有高效节能和低污染排放双重优越性的燃烧新技术,已在攀钢轨梁厂1号加热炉上得到成功应用。由钢研院等单位主持的“蓄热燃烧加热炉在攀钢的应用研究”通过了攀钢(集团)公司的技术鉴定。此项成果取得节能、降损32%以上,年创经济效益570多万元,并显著地改善了环境质量,为攀钢进一步扩大推广应用范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轧钢厂加热炉是钢铁企业的耗[阅读全文]
-
大规模海水淡化有望实现
[内容预览]
| 2005/4/28 8:43:42本报讯北大青鸟新能源公司日前与以色列IDE科技有限公司签署合作协议,共同在中国开发、生产海水淡化设备,满足国内及亚太地区的市场需求。目前,针对国内海水淡化产业的工程设计、制造、运营的合作业务已全面展开。 据了解,采用IDE技术生产的淡水可满足化工、大型工业锅炉、生物制药等对于高标准水质的要求。为保证大规模海水淡化工程的能源供应,北大青鸟集团与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已经联合开发出安全环[阅读全文]
-
温州处理生活垃圾办法:城市垃圾全部用来发电
[内容预览]
| 2005/4/27 12:37:44温州在消灭城市生活垃圾上又出创举———生活垃圾全部通过100%焚烧发电处理,且整个过程完全由民资操作完成。记者获悉,民企温州市伟明环保工程有限公司承建的永强垃圾发电厂将在今年6月投产,届时该公司在温州的垃圾发电厂将达3座,日处理垃圾能力2000吨。温州由此将成为全国首个生活垃圾全部通过100% 焚烧发电处理的城市。 该市市政园林局市容处处长陈国华介绍,温州市区每天产生的[阅读全文]
-
沈阳要用卫星眼紧盯污染源
[内容预览]
| 2005/4/27 2:54:46该市大气污染源地理信息系统有望在年内建成 本报讯 记者陈微报道 为了确定一根烟囱的准确位置,沈阳市环保局将首次应用卫星定位仪。 目前,沈阳市正在将管辖区域内的烟囱等大气污染源录入沈阳市大气污染源地理信息系统中。系统一旦建成,只要点击鼠标,沈阳市所有烟囱的资料就会一览无余。 将市内9区、3县、1市、3个经济技术开发区的12980平方公里范围内的大气污染源数据录入一个系统中不是件[阅读全文]
-
家电出口再遇“绿色壁垒”挑战(图)
[内容预览]
| 2005/4/25 15:15:52本报记者 林瑞泉/摄 日前在广州举办的一场题为“中国电子电器生产企业如何突破欧美绿色环保壁垒”的研讨会吸引了国内众多电子电器生产企业商家参加,希望能为今年8月开始实施的欧盟“绿色双指令”寻找到对策。 在国际市场频遭反倾销袭扰的中国家电企业,又将面对一场新的技术壁垒挑战。根据中国机电出口商会估算,欧盟两项指令付诸实施后,中国受到直接影响的电器产品出口额将达317亿美[阅读全文]
-
“吃”进牛粪“吐”出电能
[内容预览]
| 2005/4/25 15:12:49本报讯一天产生5.4吨牛粪是个什么样的概念,常人理解肯定是大量既脏又臭的废物。将如此多的废物变废为宝,转化成清洁的电能可能令人难以置信。昨日,从市农牧局传来好消息,被农业部和中国沼气行业协会列为国家重点推广实施的示范项目的西北惟一一座利用牛粪资源转化成电能的发电站,将于5月在红古花庄乳业生物科技示范园动工兴建。预计电站将于年内建成并开始发电,年发电量可达70多万千瓦/小时,年直接受[阅读全文]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