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环保科技 >> 国内动态
 
  • 叫废旧电池起死回生

    [内容预览]

    | 2005/7/21 9:35:13
       据新华社  天津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新聚祥科技开发公司自主创新研制的一项新技术,可使废电池在不改变结构的前提下,得以再生利用。  据了解,这是一种新型铅酸电池激活器,采用自主创新的电路研制而成。该技术日前已 经通过天津市科委授权、由新技术产业园区管委会支持的成果鉴定,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并已申报国家专利。   据研发人员介绍,该激活器用于废旧铅酸电池的修复,可使半数以上的失效电池得到重

    [阅读全文]

  • 高浓度难降解炼油碱渣废水好处理了

    [内容预览]

    | 2005/7/20 11:03:15
       依靠一种生物强化技术,困扰中石油大港油田多年的高浓度炼油碱渣废水得以处理。中石油大港油田莱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高浓度炼油碱渣废水处理工程,利用了北京中集泓源环保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与韩国SK集团合作研制开发的生物强化技术(QBR技术),使高浓度废水COD去除率可达90%以上。   炼油碱渣废水是石油化工行业炼油厂的油品在电精制及脱硫醇等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强碱性高浓度生化难降解有机废水,含

    [阅读全文]

  • 北京奥运专用卫星下月发射 监测场馆周边环境

    [内容预览]

    | 2005/7/18 17:29:40
       晨报讯(记者王海鹏)日前,北京市“2008”工程建设指挥部举行了“2008”工程贯彻“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三大理念专项工作会,市科委委员李石柱透露北京奥运多语种语言翻译服务系统研制进展顺利,此外下月将有一颗卫星发射用来监测奥运场馆周边环境。  “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是北京奥运的三大理念,“2008”工程是体现三大理念的重要载体,2008工程建设指挥部办公室制定了

    [阅读全文]

  • 江西婺源建6000多座沼气池 一年节材5万立方米

    [内容预览]

    | 2005/7/15 21:54:24
       本报讯  江西婺源县实施“生态沼气”工程呈现喜人景象。目前,全县共有沼气池6000多座,遍及全县18个乡镇,一年共节约木材消耗达5万立方米。大力推动沼气池的建设是婺源县节约能源消耗,促进生态农业和旅游业发展的重要举措。为使沼气工程惠及千家万户,该县积极扶持,采取优惠政策,为农户免费提供600元的灶具补助;成立沼气开发服务公司,组建专业技术队伍,统一承建沼气池,并

    [阅读全文]

  • “神奇轮胎”“武装”中华环保世纪行采访车

    [内容预览]

    | 2005/7/7 11:05:41
    “戳得破不漏气”轮胎正在接受破坏性检测  人民网北京7月6日讯记者李新彦、余建斌报道:只见吉普车慢速驶过竖满尖铁钉的木板,铁钉立即扎入轮胎中,车轮驶过,铁钉又从轮胎中露了出来。在这过程中,却听不到轮胎漏气的咝咝声,反复几次都是如此,轮胎毫无变形。演示人员又用大铁钉、螺丝刀戳破轮胎,拔出铁钉、刀具后将有漏洞一侧的轮胎放入水中时,却不见有漏气的水泡冒出,而另外一个同样用来对照演示的普通轮胎,已经在水里

    [阅读全文]

  • 濒危树种将太空旅行

    [内容预览]

    | 2005/7/4 15:11:34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相关负责人日前透露,一批面临濒危的珍稀树种有望成为飞船、卫星的“太空旅客”,在浩瀚苍穹续写新生。   在所有植物家族的“太空乘客”中,红豆杉的命运尤其引人关注。作为特效抗癌药紫杉醇的主要来源,红豆杉是第四纪冰川遗留下来的古老树种,在地球上的历史已有250万年。不幸的是,提取一公斤紫杉醇需要2000棵红豆杉,而它在自然条件下的生长速度却十分缓慢,一颗种子从成熟到发芽

    [阅读全文]

  • 上海科技界为崇明岛生态建设做支撑

    [内容预览]

    | 2005/6/30 13:41:18
    新华网上海6月29日电(记者  仇逸)如何求得岛屿经济和生态保护的平衡点?如何在注入活力的同时保留这块土地的天然淳朴?随着崇明生态岛建设科技支撑方案的制订,两岸院士在内的专家咨询组献计献策:利用科技的力量结合超前的发展规划,将有望实现环境和经济的和谐发展。  国际上岛屿的发展模式大体有4种:保守式发展,力求保持当地的原汁原味原貌;传统式发展,通常是先污染后治理;特色发展,即发展

    [阅读全文]

  • 科技进步破解污染难题

    [内容预览]

    | 2005/6/23 14:43:07
    本报讯 昔日的污染难题,依靠科技进步成功地得到破解。记者日前从有关部门获悉,曾经备受媒体关注的青海省湟中县鑫飞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恢复原有年产2000吨红矾钠生产线环保整改治理项目,已通过专家组验收。   6月7日,来自中国无机盐协会、中国资源利用协会、青海省环保局等单位的专家对该项目进行认真核查后认为,湟中县鑫飞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在各级环保部门的严格要求和指导下,全面完成了天津化工研究院编制的环保治理

    [阅读全文]

  • 玉米变身塑料和纤维 要在绿色奥运显身手

    [内容预览]

    | 2005/6/22 1:10:17
    所有床上用品都是用玉米做的  玉米经过加工处理后得到的高分子材料聚乳酸(PLA),可以充任纤维、塑料等多种“角色”———制造衣服、床单、窗帘、瓶子、盘子、包装袋、餐具、高尔夫球钉、光碟,甚至办公室墙板  ■“玉米被子”摸上去和棉被、鸭绒被一样蓬松柔软  除了能吃,玉米还有什么用途?  在上世纪80年代,这个问题让大多数人一筹莫展。尽管有少数科学家曾大胆设想,未来玉米将不再仅仅作为粮食和动物饲料而存

    [阅读全文]

  • 崇明建设可再生能源示范区 屋顶就是“发电机”

    [内容预览]

    | 2005/6/22 1:08:08
       晨报讯 屋顶也能利用太阳能来发电!在昨日“中国替代能源与电力国际峰会2005”上,上海市发改委能源发展处处长夏梅兴表示,目前本市有关部门正在酝酿建设一个可再生能源示范区,示范区将定位于生态岛的崇明岛上。不过专家表示,由屋顶所产生的太阳能电可能比较贵,预计每度电价格可能达到2元。  “屋顶发电”就是在居民或公共设施的屋顶上放置一个太阳能发电系统,天晴的时候,太阳能发电系统所

    [阅读全文]

  • 废旧电池起死回生

    [内容预览]

    | 2005/6/16 9:25:55
       本市研发新型铅酸电池激活器容量平均可恢复到原容量85%  本报讯(记者黄海京张晓阳)有关资料显示,我国每年报废5000多万只、40多万吨铅酸蓄电池。处理这些废电池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财力,处理不好,对环境也有影响。而本市高新区新聚祥科技开发公司自主创新研制的一项新技术,可使这些废电池在不改变结构的前提下,得以再生利用。这是一种新型铅酸电池激活器。该激活器采用自主创新的电路研制而成。该

    [阅读全文]

  • 全面使用环保材料 北京奥运工程开始披“绿装”

    [内容预览]

    | 2005/6/16 9:19:14
       中新社北京六月十五日电(记者吴庆才)今年起,北京奥运工程将全面开始披“绿装”。北京市奥科委主席林文漪表示,二00八年北京奥运会的主体工程、临时设施、临时场地将全面应用绿色材料和技术,北京欢迎全世界的专家和企业提供“绿色材料”解决方案。  在今日召开的“绿色材料与绿色奥运”国际研讨会上,林文漪表示,此次盛会意在帮助奥运场馆业主及承建商了解国内外最新的成熟实用技术,同时让海内外企业了解

    [阅读全文]

  • 我国正培育耐盐抗旱“石油植物”

    [内容预览]

    | 2005/6/9 23:18:48
       有一类神奇的植物,撕开它的茎和叶之后,伤口处会“鲜血”直流。更令人惊奇的是,它的“鲜血”中竟含有大量石油成分。生物界的这种神奇,正引发一场有关能源科技的全新变革,而中国科技界也磨拳擦掌,力争在这场变革中迎头赶上。目前,一个针对“石油植物”的合作研究正在中科院上海植物生理生态所、中科院广州能源所、华南植物园等单位之间悄然展开。   &

    [阅读全文]

  • 环保埋管式地源热泵空调研制成功

    [内容预览]

    | 2005/6/8 15:22:30
       日前,据“津沽环保行记者采访团”采访了解,一项节能、节水、无污染的绿色环保制冷供热新技术——环保型埋管式地源热泵空调系统已经研制成功。目前,该技术已投入应用到3项工程中,全部运转正常。  这项新工艺、新技术是利用地下土壤中较恒定的温度作为冷热源,达到夏天制冷、冬天供暖、节能运行的需要。该系统抛弃了传统中央空调的技术模式,冬天不用锅炉房、夏季不用冷却塔,不燃油、不燃气、不燃

    [阅读全文]

  • 河南:农作物秸秆热电制气环保项目破土动工

    [内容预览]

    | 2005/6/7 16:14:41
       中广网郑州6月7日消息(记者辛如记任磊萍)近日,记者从有关部门了解到,总投资1.6亿元的秸秆热电制气工业项目在河南省武陟县破土动工,预计年内可投入生产。昔日被农民视为“累赘”的麦秸、玉米秆,今后派上了大用场。  每年夏秋两季,河南省内大量农作物秸秆被农民遗弃或焚烧,严重污染环境,河南省各地政府都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掀起大规模的“秸秆禁烧”活动。农作物秸秆热电制气环保工业项

    [阅读全文]

  • 东西部生态补偿机制艰难推动

    [内容预览]

    | 2005/5/31 12:48:45
       (新闻周报2005年5月31日报道)在今年5月北京举行的《财富》全球论坛上,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透露说:“中国政府将调整行政规划区域并建立生态补偿机制。”一项旨在“平衡各方利益”、让西部获得更多公平发展机会的生态补偿计划就此悄悄拉开了序幕,但补偿资金怎样得来?这些钱又该如何补偿?    “我不想再提那件事情,现在我已经‘转行’了。”5月25

    [阅读全文]

  • 太阳能电池解决电动自行车污染

    [内容预览]

    | 2005/5/31 12:46:23
       目前,电动自行车电池主要采用铅酸电池,不仅质量重、充放电困难,还存在着环境污染问题。力神电池公司自主开发成功的卷绕式聚合物锂离子电池,能年产卷绕式聚合物锂离子电池5000KAh,折合10Ah电池50万只。由于采用了胶质化的电解质溶液,该电池能够承受较大的负载,减少了泄露的可能性,还能装配成任意的尺寸和形状,具有能量密度大、重量轻、厚度薄、成本低、安全性好等优点,能更好地满足电动自行

    [阅读全文]

  • 沼气发电干净节能 一年能省燃料费20多万

    [内容预览]

    | 2005/5/30 15:47:29
    本报记者报道  通州区台湖镇有个北神树垃圾卫生填埋场。这里有一座青翠的小山,是200多万吨垃圾堆成的垃圾山。可别小看这座垃圾山,通过它产生的沼气发电,可以稳定供应2000千瓦的电力。  用垃圾发电节能,是如何做到的?垃圾填埋场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一般垃圾场旁边都有几座水泥池,漂着白沫的“池水”就是从垃圾中产生的“垃圾”———渗沥液。以往这些渗沥液都通过一套渗沥液处理系统,经过各

    [阅读全文]

  • 内蒙古沙地综合治理技术取得新突破

    [内容预览]

    | 2005/5/27 0:06:00
         新华网呼和浩特5月26日电 内蒙古的科学家日前宣布:半干旱区沙地综合治理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内蒙古半干旱区的林业治沙开始进入一个乔灌草复层结构、多树种带状混交、显著提高生态效益的“行带式”时代。土地沙漠化是中国目前最大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内蒙古有宜林地1000多万公顷,其中大部分处于干旱半干旱区,因此,急需一大批行之有效的防沙治沙技术。传

    [阅读全文]

  • 绿色建筑 光伏应用锋芒乍现

    [内容预览]

    | 2005/5/26 10:37:18
    本报讯 2008年北京奥运会提出“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理念,光伏发电开始融入奥运建筑。据悉,各体育场馆与运动员村等奥运建筑中将大范围采用太阳能等绿色能源利用技术。以国家游泳中心为例,采用国际最先进的光伏发电并网系统进行太阳能光电利用就是它的一大环保特点。   北京市大兴区一幢建筑面积为8000平方米的生态建筑,被专家评议为“我国第一幢综合利用太阳能解决能源问题的建筑示范工程”。工程中“5

    [阅读全文]

2031 篇资讯  首页 | 上一页 |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 下一页 | 尾页  20篇资讯/页  转到第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