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环保科技 >> 国外动态
 
  • 零尾气排放 另类双轮概念车可供三人乘坐

    [内容预览]

    | 2008/7/8 17:24:17
         从图片可以看到下面这款两轮概念车与前几天我们给您介绍的Ozone概念车模样相仿,整个车身结构放置在两个较大的车轮之间,该车是一款紧凑、零尾气排放、高灵活性的车型。     然而与Ozone车型不一样的是,该车的内部空间可以同时三个人乘坐。该车是由Emiliano Polsonetti设计的,通过一个回旋装置的

    [阅读全文]

  • 风筝发电机揭秘:万米高空放飞八吨超级风筝

    [内容预览]

    | 2008/7/8 8:55:10
         2004年10月,德国一家风力电机制造商在距离汉堡60公里的西北部架起一座120米的风电机,为世界上最大的风力发电机之一。图为一个技师正在给一个巨型发电机安装旋翼。  这座风电机选址在一家核电站附近。  意大利KiteGen公司风筝发电机效果图     首艘以风筝拉动的

    [阅读全文]

  • 日研制出无铅喷墨打印机墨头

    [内容预览]

    | 2008/7/8 8:47:07
    本报讯 据东京工业大学网站介绍,近日该校的研究人员在不使用有害物质铅的前提下,利用新材料制出了一种新的喷墨打印机墨头。   在目前市场上销售的喷墨打印机中,墨头基本上都是由锆钛酸铅(PZT)材料制成。这种材料是一种性能优良的压电、铁电材料,除了喷墨打印机,还在自动聚焦照相机、各种压力传感器以及阻尼、降噪、减轻振颤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不过,由于锆钛酸铅材料中含有大量的有害成分———铅,不环保也不安

    [阅读全文]

  • 模拟光合作用 将用于解决"温室"和能源问题

    [内容预览]

    | 2008/7/6 21:45:00
         在不远的将来,科学家或许可以利用人造合成装置,在吸收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同时,产生出人们所需要的能量,在实现环保的同时还能解决能源的制造问题。     近日,美国科学家们在光合作用研究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在不久的将来,科学家或许可以制造人工合成装置,以吸收大气中过多二氧化碳并释放出氧气,同时还能产生出人们所需要的能量,在实现

    [阅读全文]

  • 卫星"自杀"激光扫帚:美拟用3招清扫太空垃圾

    [内容预览]

    | 2008/7/5 17:24:51
         方法一:卫星“自杀”     曾经有科学家建议给每颗卫星添加额外的燃料,在工作寿命快结束时将其推送到高轨地区,以便卫星在坠落到地面前产生高热量燃烧掉,避免对地面造成影响。     评价: 但这必须有一个前提条件,即卫星上的控制系统能够正常运转。否则,

    [阅读全文]

  • 强强联手 美国拟组建“无缝”地球系统科学机构

    [内容预览]

    | 2008/7/4 17:31:16
    根据7月3日《科学》杂志刊登的一篇文章,美国一群前高级联邦官员呼吁建立一个独立的“地球系统科学机构”(Earth Systems Science Agency,简称ESSA),以应对空前的地球环境和经济挑战。他们提议,通过合并美国国家海洋与大气管理局(NOAA)和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来组建新机构。 NASA前副主管Charles Kennel说,“地球系统科学主要集中于理解当前的过

    [阅读全文]

  • 英研究称极地冰盖中汞元素来自火山

    [内容预览]

    | 2008/7/2 17:08:04
    据《每日科学》网报道,在附近没有火山活动证据的极地冰盖地区发现像汞这样来自火山的微量金属元素的原因,一直是个科学之谜。最近,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的科学家揭示了来自火山的可挥发性金属出现在两极冰核中的成因。 研究小组从西西里岛埃特纳火山和尼加拉瓜马萨亚火山中采集了火山喷发后的烟雾样本。他们在火山坑的边缘透过金色的沙子抽取烟雾以测量挥发的金属汞,并通过极微细的过滤器来收集烟雾微粒。他们发现,这

    [阅读全文]

  • 能源就来自你的脚下

    [内容预览]

    | 2008/7/2 9:04:42
    购物也能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听起来这好像是天方夜谭,但不远的将来,这恐怕会成为购物狂们的最好托辞。由英国工程师设计的可安装在超市地板下或地铁站地面下的微型发电机,可以把购物狂们的借口转为现实。这种地板下的微型发电机,可以把人们走路时产生的压力转化成为电能,这是人类继拥有了风能和潮汐能之后,开发出的又一种新型无排放能源装置。   这种新型能源装置的工作原理是:人们走路时对地面产生压力,传导到地板下的衬

    [阅读全文]

  • 6月19日《自然》杂志精选

    [内容预览]

    | 2008/7/1 23:47:18
     本期Nature发表了文昌鱼的基因组序列草稿。文昌鱼是一种被生物学家研究了很多年的动物,是一个用来研究原始脊索动物的模型。它是一种小型动物,形状像蠕虫,通常被埋在海床的沙子里。对佛罗里达文昌鱼所作比较的分析,显示了在现代文昌鱼和脊椎动物基因组中保留下来的17个先祖脊索动物连锁群,尽管它们在超过10亿年的时间里是独立演化的。根据这一结果,研究人员就有可能对最后一个共同的脊椎动物祖先的17

    [阅读全文]

  • 固氮需氧细菌促使海洋沼气形成

    [内容预览]

    | 2008/7/1 23:18:49
        美国夏威夷大学研究人员在最新一期出版的英国科学杂志《自然地学》上撰文指出,固氮需氧细菌能促成产生沼气的化学反应的发生。    文章说,需氧细菌,即需要氧气才能生存的细菌,促使了沼气的形成,而沼气是一种温室气体,沼气的增加将加剧海洋表面的温室效应。海洋是沼气的重要来源,因为它每年产生全球排放沼气的1%至4%。&n

    [阅读全文]

  • 八国集团计划每年投资百亿美元研发减碳新科技

    [内容预览]

    | 2008/6/30 11:30:14
        日本媒体报道,世界八大工业国预计将每年投资超过100亿美元,研发有助于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创新科技,其中包括将二氧化碳收集与储存的革新技术。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援引《日经产业新闻》报道,当局草拟了一份经济课题声明书,预计将在下月7日至9日于北海道举行的八国峰会上发表。根据该草案,八国集团计划资助研发二氧

    [阅读全文]

  • 美国大规模遗传研究 有助于重塑鸟类进化树

    [内容预览]

    | 2008/6/29 9:23:03
         美国科学家近日进行了一项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鸟类遗传学研究,重塑了鸟类进化树。这一研究的范围颇为广阔,许多鸟类的学名将会因之而改变,而生物学教科书和观鸟爱好者指南也不得不进行修订。相关论文发表在6月27日的《科学》(Science)杂志上。        这项研究名为“早

    [阅读全文]

  • 海洋能"清除"温室效应气体

    [内容预览]

    | 2008/6/27 10:31:52
    据雅虎新闻网报道,一项新研究显示,海洋在低大气层消除温室气体的速度超出科学家们预料。   英国研究人员对佛得角群岛的臭氧和甲烷含量进行了一年的分析,他们发现该地区海水雾气和微生物在清除引起温室效应的气体。  在较低的大气层,臭氧是一种污染物。但是研究人员在《自然》杂志发表的报告表明,热带海洋能够清除更多的臭氧和甲烷,对全球变暖有积极影响。  这引起了研究人员的关注,因为目前的气候变化模型低估了温室

    [阅读全文]

  • 新研究质疑表述燃料效率的旧方法

    [内容预览]

    | 2008/6/27 9:17:16
    依据一份最新发布的研究,使用“每英里加仑数”替换旧的“每加仑英里数”汽车燃料效率表示方法,将会使消费者在购买新车时,更好地理解潜在的燃料节省。(1 英里=1.61公里)  刊登在《科学》杂志的美国杜克大学该份研究称,目前这种表述燃料效率的方式,会使消费者误以为随着效率提高,燃料消耗也下降了一定的比例。但事实并非如此。  杜克大学福科商学院(Fuqua School o

    [阅读全文]

  • 日开发污水磷回收新技术

    [内容预览]

    | 2008/6/26 8:20:42
    本报讯(记者  葛进)  据日本农业食品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的网站报道,该机构的研究人员近日开发出一种新技术,利用简单的设备就可以从养猪场排出的污水中提炼出元素磷,再利用于制造肥料等领域。   近年来,随着粮价的升高,农作物的种植面积逐年扩大,作为化肥主要原料的磷的价格也节节攀升。而日本是一个资源匮乏的国家,所使用的磷全部依靠进口,磷价格的升高迫使日本开始研究高效回收磷的办法,这

    [阅读全文]

  • 加紧培育“抗暖作物”的时候到了

    [内容预览]

    | 2008/6/25 8:25:48
    本报基辅6月22日电(记者 程刚) 2008年第七届独联体粮食论坛日前在乌克兰雅尔塔举办,论坛主要议题涉及俄罗斯、乌克兰、哈萨克斯坦等国粮食市场发展现状与前景;世界粮食市场的发展前景与现状;气候变化对粮食市场的正面与负面影响以及出口农产品的质量问题对农产品市场的影响等。   气候影响南北各异   乌克兰农业气候研究中心负责人塔季扬娜·阿达缅科说,全球气候变化在不同时间和空间尺度上对农业生态系统产生

    [阅读全文]

  • 二氧化碳温室 变废为宝养花

    [内容预览]

    | 2008/6/24 9:35:35
    日本本州岛一个特殊温室里,到处布满银色管道,饲养着各式各样盆栽花卉。这些管道里流动的不是水,而是全球变暖的“罪魁祸首”二氧化碳。  法新社22日报道,日本公司以燃油产生的废气为原料,利用光合作用培育植物,希望借此提高燃油废气利用率,同时降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  变废为宝  日本丰田花卉科技公司、关西电力公司等企业开展合作,投入7000万日元(约合65.4万美元)在本州岛北端建立了一个盆栽温室,

    [阅读全文]

  • 加拿大工程师计划:用不可预测的龙卷风发电

    [内容预览]

    | 2008/6/24 8:55:35
     人造龙卷风发电     据英国《新科学家》杂志报道,多数人都知道龙卷风是不可预测、无法控制、且破坏力极大的。但加拿大的一位工程师认为,将来可以利用它们来发电。  这位工程师希望利用人造龙卷风来发电。安大略省萨尼亚(Sarnia)市的一位退休石油工程师路易斯·米查德计划利用传统发电站的废热设计一台“大气涡流发电机”,一种可控制的小龙卷风,驱动涡轮发

    [阅读全文]

  • 日大幅提高太阳能电池光电转换率

    [内容预览]

    | 2008/6/23 9:11:40
    据新华社东京6月21日电(记者钱铮)日本研究人员通过改变有机薄膜太阳能电池的分子排列结构,大幅度提高了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率。   日本理化研究所近日发布新闻公报说,成本低、质量小、面积容易延伸的有机薄膜太阳能电池尤其受到科研人员关注。在这类太阳能电池的原料中,寡聚噻吩和富勒烯衍生物的混合体前景看好。公报说,提高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率涉及两个关键因素,一是如何使混合体中的两类分子,即电子供体与受体

    [阅读全文]

  • 美宇航局确认火星北极存在水冰

    [内容预览]

    | 2008/6/23 9:09:59
    本报讯(记者  李学华)  据美国宇航局网站报道,美国宇航局“凤凰”号火星探测项目科学家于美国当地时间20日正式宣布,火星北极确实存在水冰。不仅如此,他们预计“凤凰”号在未来几周还有可能获得意义更为重大的科学发现。   在6月20日的新闻发布会上,美国亚利桑那大学教授、“凤凰”号任务首席科学家彼得·史密斯在宣布发现水冰时难以抑制激动的心情。他说:“我们已经找到相关证据,证明这些

    [阅读全文]

1723 篇资讯  首页 | 上一页 |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 下一页 | 尾页  20篇资讯/页  转到第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