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资源生态 >> 动植物保护
 
  • 四川省林业厅:受损森林对大熊猫没有致命影响

    [内容预览]

    | 2008/6/15 9:39:10
    满目疮痍的汶川大地震灾区,是我国大熊猫主要栖息地和大熊猫野生种群的分布区。记者昨日获悉,我省本有大熊猫栖息地144万公顷,地震后通过卫星图片初步判断,其中约有12万公顷“过去森林茂密、现在全部裸露”。野生大熊猫的生存状况堪忧,可目前野外条件还不允许巡护人员直接到达现场……个案小河沟自然保护区受灾今年4月23日与大熊猫的亲密接触,是四川小河沟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与大熊猫最近的邂逅。“地震时,我们都在平

    [阅读全文]

  • 广东汕头南澳县海岛上发现5只珍稀岩鹭

    [内容预览]

    | 2008/6/15 9:22:30
    新华网广州6月10日专电(记者 孔博)广东南澳候鸟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工作人员近日在南澳勒门列岛乌屿岛上发现5只濒危鸟类岩鹭。  据管理处负责人介绍,该处工作人员近日在乌屿岛种植灌木时,意外在小岛东部临海礁石上发现一岩鹭群,数量为5只,其中2只为繁殖羽。  岩鹭的数量十分稀少,被海内外专家确认为世界濒危鸟类,我国也将岩鹭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  乌屿岛位于南澳主岛东南方3.9公里处,处于亚洲

    [阅读全文]

  • 两白海豚误入珠江死亡 有"水中大熊猫"之称

    [内容预览]

    | 2008/6/15 9:21:15
    昨日下午3时许,当中华白海豚国家级资源保护区管理局万焕通副局长望着九江江水中泛动的白色尸体,遗憾地说:“这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雌性成年中华白海豚的尸体。”他还告诉记者,13日在高明水域也发现了一条中华白海豚的尸体,“但却是幼年的,它们很可能是一对母子。”  而几乎在同一时间,失踪了两天的另外一条中华白海豚在台山市台城通济河出现,有关部门和从外地赶来的海洋专家再次出动,试图引导白海豚重归大海。“这么

    [阅读全文]

  • 美国:濒危物种保护 不见硝烟的战争

    [内容预览]

    | 2008/6/15 9:19:32
    美国1973年颁布的《濒危物种法》,旨在超越政治和经济利益,保护地球生物多样性。  随着时间推移,美国濒危物种名单起草已不再单纯按照自然“濒危”程度排序。什么样的物种能入选、入选物种列为“濒危”级还是“受威胁”级、从名单上撤下哪一个物种,不仅牵涉政治考量,而且触及经济利益,成为环保人士、企业和政府三方角力的焦点。  留余地  10年前,美国环境法律师凯茜·西格尔和加利福尼亚州约书亚树村生物多样性研

    [阅读全文]

  • 长江珍稀鱼类保护研究中心成立

    [内容预览]

    | 2008/6/14 20:32:16
        新华网南京6月14日电(记者孙彬)记者从江苏省海洋渔业局获悉,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与江苏省江阴市长江三鲜养殖有限公司合作投资的“长江珍稀鱼类保护研究中心”日前在江阴市成立。     这个集科研、科普、交流、培训于一体的研究中心,占地20亩,总投资1500万元,将重点建设生态实验室、鱼类生理实验室

    [阅读全文]

  • 广东省热带亚热带植物种质资源库项目通过验收

    [内容预览]

    | 2008/6/14 16:54:31
    新华网广州6月14日电(记者杜鹃)“广东省热带亚热带植物种质资源库”项目近日通过相关部门验收。这一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已取得多项成果,如攻克5种植物的繁育技术,其中包括国家一级珍稀植物报春苣苔和虎颜花。  “广东省热带亚热带植物种质资源库”项目由广东省科技厅和广州市科技局联合资助,于2005年初立项,由华南植物园任海研究员主持承担。  这一项目经过3年多的深入研究与努力攻关,建成了较先进、系统化的热带

    [阅读全文]

  • 汶川地震使中国大熊猫野生种群面临三大威胁

    [内容预览]

    | 2008/6/13 11:15:15
    新华社北京6月12日电(记者于文静)中国国家林业局野生动植物保护司总工程师严旬12日表示,汶川地震造成的山体滑坡和森林大面积损毁,使大熊猫主要分布区内1400多只野生大熊猫面临栖息地损毁、食源和水源受到影响和“生殖孤岛”三方面威胁。  记者从国家林业局抗震救灾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地震引发山体滑坡和森林大面积损毁,使很多大熊猫居住的洞穴受损或坍塌,喜欢攀爬的树木出现斜倒,熊猫活动路线也遭到不同程度阻隔

    [阅读全文]

  • 可可西里藏羚羊集中产仔区建起帐篷保护站

    [内容预览]

    | 2008/6/13 11:08:21
    新华网西宁6月13日电(记者侯德强)记者从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获悉,为了保证藏羚羊安全产仔,可可西里管理局的保护队员日前进驻保护区腹地的藏羚羊“大产房”——卓乃湖畔建起帐篷保护站。  可可西里管理局局长才嘎介绍说,进入五月中旬,成千上万的怀胎藏羚羊开始一年一度的“生命之旅”,从四面八方向保护区腹地的卓乃湖、太阳湖畔集群迁徙。  为了保证藏羚羊在“大产房”安全产仔、育幼,可可西里管理局派出

    [阅读全文]

  • 兰州鲶在刘家峡人工繁殖取得成功

    [内容预览]

    | 2008/6/13 9:25:35
    新华社讯经科技人员的艰辛努力,兰州鲶人工繁殖技术研究与探索在刘家峡取得成功,目前已人工繁殖兰州鲶鱼苗3万多尾。   据甘肃省渔业技术推广总站有关负责人介绍,兰州鲶,是唯一用兰州地名命名的鱼类,又名黄河鲶、石板鱼、狗鱼,是黄河上游重要的土著经济鱼类。但由于环境恶化和过度捕捞,兰州鲶资源濒临灭绝,被国家收入《中国濒危物种红色名录》。   为有效地救护这一鱼类物种,农业部在2007年批准成立了“黄河刘家

    [阅读全文]

  • 科研人员实验让“水中大熊猫”在长江上游“安家”

    [内容预览]

    | 2008/6/12 17:08:10
    6月11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在“万里长江第一城”——四川省宜宾市的长江、金沙江、岷江接合部水域,放流了202尾中华鲟、2尾达氏鲟,旨在积极探索保护中华鲟的新途径,实验培育长江上游内陆鲟鱼种群。 中华鲟、达氏鲟是我国特有的古老珍稀鱼类,也是世界现存鱼类中最原始的种类之一,是国家一级保护水生动物,被誉为“水中大熊猫”。在此次放流的中华鲟、达氏鲟中,有成年中华鲟、达氏鲟各2尾,最大的一尾重达

    [阅读全文]

  • 地震造成我49个大熊猫保护区 不同程度受损

    [内容预览]

    | 2008/6/12 14:17:22
         国家林业局今天上午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林业在地震中的损失及林业系统抗震救灾情况。国家林业局副局长印红介绍,大熊猫等野生动物主要栖息地遭受重创。地震中有49个大熊猫自然保护区不同程度受损,80万亩大熊猫栖息地彻底损坏,占重灾区大熊猫栖息地总面积的8.3%。     印红说,这次特大地震灾区是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

    [阅读全文]

  • 大陆赠台大熊猫状态良好 目前不会移出卧龙

    [内容预览]

    | 2008/6/12 14:06:48
         今天上午,国家林业局召开林业抗震救灾专题新闻发布会。据四川省卧龙特别行政区副主任陈林强介绍,在地震发生之后,因为大熊猫居住的圈舍损毁比较严重,大陆赠台的“团团”、“圆圆”两只大熊猫迅速逃离。经过工作人员的努力,“团团”12日被找回,“圆圆”17日也被找回。它们经过恢复,现在状态比较好,基本上达到了健康水平,食欲也很正常。   &

    [阅读全文]

  • 陕西主要野生动物繁育技术研究获突破

    [内容预览]

    | 2008/6/11 9:09:24
    近日,受陕西省科技厅委托,陕西省科学院组织有关专家在西安对陕西省动物研究所等5个单位完成的“陕西主要野生动物繁育及种质资源保存技术研究”项目进行了科技成果鉴定。鉴定专家组建议继续加强秦岭野生动物种质资源保存与利用研究,不断完善丰富野生动物精子库。 专家组一致认为,该项目对林麝、北极狐、马鹿、红腹锦鸡等20种野生动物驯养、繁殖、饲养管理与疾病防治等关键技术的研究有重要突破,对野生动物保护与

    [阅读全文]

  • 卧龙将新建大熊猫园

    [内容预览]

    | 2008/6/11 8:59:58
    据新华社成都6月10日电卧龙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负责人10日说,因原有的大熊猫房舍在地震中受损严重,出于安全考虑,卧龙正在保护区内重新选址,新建一个大熊猫园。  卧龙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副主任李德生说:“卧龙地势较高而湿润,十分适宜大熊猫的主要食物——箭竹和桦桔竹的生长,新建的大熊猫房舍区即大熊猫园仍将在卧龙自然保护区内,圈养的大熊猫不会迁移出卧龙。”  李德生说:“卧龙中心大熊猫的房舍在地震

    [阅读全文]

  • 四川卧龙失踪大熊猫证实遇难

    [内容预览]

    | 2008/6/11 8:44:41
    新华网成都6月10日电(记者 冯昌勇)10日上午,四川卧龙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为一只在汶川大地震中遇难的大熊猫举行了隆重的葬礼。  这只大熊猫在汶川大地震发生的当天失踪。6月9日,救援队伍在清理卧龙大熊猫兽舍废墟时,发现她被掩埋在泥石流和建筑物废墟下,已经遇难。  卧龙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副主任李德生悲伤地说:“这只雌性大熊猫名叫‘毛毛’,今年10岁。昨天(9日)我们发现她时,她的遗

    [阅读全文]

  • 揭秘英灵长动物实验 猴子被迫接受大脑手术

    [内容预览]

    | 2008/6/8 12:27:03
     为了进行医学研究,实验室里的长尾猴经常被迫接受精确的大脑手术  关在笼子里的长尾猴 长尾猴居住的房间  长尾猴最喜欢的小果浆软糖     据英国《卫报》报道,动物实验一直是备受争议的话题,尤其是利用灵长类动物的实验,支持的有,反对的也有。动物实验真实情况如何呢?是如外界所说的动物实验残忍无比,还是

    [阅读全文]

  • 广东放归豹猫等野生动物 促进南岭生态恢复

    [内容预览]

    | 2008/6/5 0:34:22
    资料图:豹猫    新华网广州6月4日电 为促进在今年年初遭受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破坏的南岭地区野生动物资源和生态系统功能的早日恢复,广东省林业局4日在广东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灾后首次野生动物放归活动,放归包括鸟类、蛇类、刺猬、豹猫等30种野生动物1402只(条)。    据介绍,此次放归的野生动物主要来源于林业部门日

    [阅读全文]

  • 世界自然基金会称:用摄像机拍到最珍稀犀牛

    [内容预览]

    | 2008/5/30 10:58:16
        世界自然基金会称用摄像机拍到最珍稀犀牛     综合报道,世界自然基金会29日称,印尼爪哇岛丛林里隐蔽的摄像机,捕捉到了世界最珍稀犀牛的镜头,这有助于专家拯救濒临灭绝的爪哇犀牛。     世界自然基金会在爪哇岛的基金乌戎库隆国家公园里,装了两架摄像机机。捕捉到的镜头,有助

    [阅读全文]

  • 甘肃百余大熊猫安然无恙 澄清"生死不明"的传闻

    [内容预览]

    | 2008/5/30 10:56:15
        世界最大的野生大熊猫保护区——白水江自然保护区的100余只大熊猫目前安然无恙。针对社会上传闻的该保护区大熊猫生死不明的消息,昨天(29号),甘肃省文县白水江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的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作出了澄清。     “此次地震,我们保护区也受到较大波及。”昨天中午,记者来到位于文县城南的白水江自然保护区。

    [阅读全文]

  • 300多只藏羚羊顺利通过青藏铁路 迁徙产仔开始

    [内容预览]

    | 2008/5/29 12:13:20
        记者从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获悉,进入五月中旬,可可西里藏羚羊开始大规模迁徙产仔,到目前已有300多只即将临产的藏羚羊安全通过青藏铁路动物通道,向保护区腹地水草丰美的卓乃湖等集中产仔区进发,完成一年一度的“生命之旅”。     可可西里管理局局长才嘎介绍说,今年可可西里藏羚羊迁徙时间比往年要提前一个多月

    [阅读全文]

2088 篇资讯  首页 | 上一页 |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 下一页 | 尾页  20篇资讯/页  转到第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