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非洲野狗已成为濒危物种
[内容预览]
| 2007/12/6 8:34:56新华社讯据“全非新闻网站”4日援引一个非洲动物保护组织的话说,非洲野狗已成为非洲的濒危物种。 这个名为“野狗保护计划”的非洲动物保护组织说,75年前,除了刚果盆地和沙漠地区外,撒哈拉沙漠以南39个非洲国家都能看到非洲野狗的踪迹,估计总数量超过25万只,每个族群的数量在100只以上。而现在,非洲野狗已经在14个非洲国家绝迹了,野生的非洲野狗数量估计只有5000只左右,每个族群可能只有8至12只非[阅读全文]
-
白天鹅“爱上”黄河湿地
[内容预览]
| 2007/12/5 8:37:55■商报记者 侯亚媚 实习生 魏敏 今年冬天,郑州黄河湿地的水鸟比往年多。郑州有三个地点很适合看鸟,您不妨趁周末带着家人去黄河边看看鸟。 幸运的话,能看到白天鹅、大鸨(bǎo)这些很珍贵的鸟类。去的时候,别忘了携带望远镜。  [阅读全文]
-
“华南虎照”无论真假 难以评估华南虎状况
[内容预览]
| 2007/12/5 8:36:29本报北京12月4日专电 (驻京记者 王星)在今天上午举行的国新办发布会上,国家林业局对“华南虎照”事件作出回应。国家林业局新闻发言人曹清尧表示,陕西省林业厅在调查中发现了一些野生华南虎存在的痕迹,但不足以分析它的实情。所以这次照片中老虎是真是假,是否是活体,都难以评估该地区野生华南虎的状况。 &nbs[阅读全文]
-
国家一级保护鸟类白尾海雕昌平获救
[内容预览]
| 2007/12/1 14:03:06全辉 摄 昨天(30日)上午,北京昌平区林业局将一只虚弱的大鸟送交北京猛禽救助中心救治。经鉴定,这是一只十分罕见的国家一级 保护鸟类白尾海雕的幼鸟。 这只白尾海雕十分瘦弱,体重只有正常值的一半,并伴有严重脱水症状。为缓解海雕的脱水症状,工作人员已为它补液3[阅读全文]
-
专家:箭竹未大面积开花未对大熊猫生存造成威胁
[内容预览]
| 2007/11/29 10:11:10中新社成都十一月二十八日电 (记者 肖龙联)中国著名的大熊猫研究专家胡锦矗今天说,竹子开花是很正常的现象,中国大熊猫的主要栖息地四川省箭竹并未大面积开花,对大熊猫的生存并未构成大的威胁,不要将自然界很正常的生物现象误读或夸大,以免在国外闹出笑话。今年七十八岁的胡锦矗现在西华师范大学任硕士生导师,为中国最著名的资深大熊猫研究保护专家,今年被世界自然基金会授予中国著名大熊猫研究专家“自然保护贡献奖”。[阅读全文]
-
国家林业局:全国发现48处华南虎存在可疑痕迹
[内容预览]
| 2007/11/29 9:55:39CCTV.com消息:11月28日14点30分,国家林业局宣传办公室主任曹清尧做客央视国际就“我们离生态文明还有多远”进行访谈。在谈到华南虎事件时,曹清尧表示,1999年到2000年,国家林业局组织过一次全国野生华南虎的普查,只是调查到全国有48处可疑华南虎存在的痕迹,但是没有更多的数据表明华南虎存在的状况,所以得到陕西报告华南虎这个状况,国家林业局非常重视。 华南虎照片 曹清尧说,为了证明华[阅读全文]
-
对鄱阳湖候鸟迁徙和生态习性进行研究
[内容预览]
| 2007/11/24 8:29:36据新华社南昌11月23日电(记者林艳兴)为充分发挥鄱阳湖保护区管理局在生态资源方面的优势和中科院网络中心在信息技术方面的特长,江西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与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日前决定,合作开展鄱阳湖候鸟迁徙和生态习性的研究。 据介绍,这项联合研究的内容包括运用新一代卫星定位系统GPS开展候鸟迁徙路线研究,实时、精确、完整地掌握候鸟迁徙相关数据;建设视频监控网络,利用中科院计算机网络[阅读全文]
-
发动群众保护藏羚羊 可可西里有专业义务宣传保护员
[内容预览]
| 2007/11/21 8:25:18青海新闻网讯 2007年11月11日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吉祥物诞生两周年纪念日,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在举办系列庆祝活动的同时,加大发动群众保护藏羚羊等野生动物的保护力度,并对藏羚羊义务宣传保护员实施专业培训。 据了解,经过几年的时间,可可西里管理局已经从保护区周边牧民群众中发展了72名义务宣传保护员,在保护区社区共管和保护、宣传中都发挥着积极作用。日前,根据党的十七大精神,加强生态文[阅读全文]
-
连天鹅都知道了
[内容预览]
| 2007/11/21 8:17:36望远镜镜头中的白琵鹭 “你们快来看看,现在黄河湿地的河心岛上又飞来28只白天鹅,正在岛上嬉戏。”19日下午,郑州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中心的赵世浩给记者打来电话,从他急切的语气中,记者听出那份欣喜。赵世浩说,这是继18日在湿地见到93只大天鹅后,连续第二天见到了成群的天鹅。“我们还见到了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大鸨,它比白天鹅还要珍贵。”晚报记者 徐富盈/文 张翼飞/图 又见天鹅 “那天我们看到近[阅读全文]
-
专家呼吁:我国野生稻正大面积消失急需加大保护
[内容预览]
| 2007/11/21 8:09:14新华社讯调查显示,作为我国野生稻资源最丰富的广东和海南,普通野生稻的1182个分布点已消失了80%。 日前,在海口召开的第二届全国野生稻大会上,著名水稻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朱英国说,野生稻是解决人类未来粮食安全的一种物质保证,如果野生稻在袁隆平利用它之前就消失的话,那么就不可能有现在的两个高产杂交水稻。 普查表明,中国的3种野生稻———疣粒野生稻、药用野生稻和普通野生稻广泛分布于广东、广西[阅读全文]
-
千只天鹅栖息荣成
[内容预览]
| 2007/11/20 10:41:52日前,成群的天鹅在山东荣成天鹅湖栖息。自10月下旬起,已有1800多只天鹅陆续飞到山东威海的荣成大天鹅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越冬。新华社发(于启波摄)[阅读全文]
-
生态环境改善 30万水鸟青睐郑州黄河湿地
[内容预览]
| 2007/11/20 8:37:24新华网河南频道11月20日讯 中原网-郑州日报报道:( 记者刘俊礼文许大桥图 )11月18日,郑州黄河湿地迎来了90多只越冬大天鹅。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介绍,与往年相比,大天鹅“作客”黄河湿地的时间提前了近15天。 11月18日,记者在郑州黄河湿地花园口段发现分布区域十分狭窄的黄嘴白鹭,通过高倍望远镜看[阅读全文]
-
广东发现“世界上最神秘的鸟”
[内容预览]
| 2007/11/20 8:30:57这就是高华业无意中拍摄到的海南虎斑 ,全国有记录在案的海南虎斑 数量不到两百只,目前已经处于濒危的状态。(图片由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顶山管理处提供) “有两个大大的眼睛盯着我” 今年5月30日,对于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顶山管理处的科研人员高华业来说是个终生难忘的日子,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发现一只十分珍贵的野外栖息于树上的海南虎斑开鸟。 昨日,老高谈起当初的世纪偶遇,兴奋表情仍溢于言表,他向[阅读全文]
-
特写:朱鹮——中日友好的象征
[内容预览]
| 2007/11/20 0:35:53新华网日本佐渡11月19日电(记者 倪红梅)一对从中国远道而来的珍稀鸟类朱鹮“华阳”和“溢水”19日抵达它们在日本的新家,为日本人工繁育朱鹮和促进中日友好再添动力。 这是一只人工繁殖出的小朱鹮(2001年4月8日摄)。 在这对4岁朱鹮的新家——新潟县佐渡市朱鹮保护中心,日本工作人员拿着写有“华[阅读全文]
-
徐州云龙湖近日惊现罕见的白天鹅群
[内容预览]
| 2007/11/19 14:54:39中新江苏网十一月十九日电:近日,徐州市云龙湖西湖飞来了近百只正在湖面上翩翩起舞的小天鹅后。徐州野生动物保护站郭站长告诉记者,这是近二十年来,在云龙湖还是首次观察到如此数量的小天鹅。 徐州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冯照军教授表示,天鹅是我国二级保护动物,以其忠贞的爱情和极强的家庭观广为人知,更有诗人用“雌雄一旦分,哀声留海曲”、“步步一零泪,千里犹待君”来形容这些美丽鸟儿的深情重义。 郭站长通过高倍望[阅读全文]
-
陕西一对朱鹮东渡日本
[内容预览]
| 2007/11/19 0: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