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气候变化思人类发展
[内容预览]
| 2007/10/9 13:44:39不久前,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在中国政府网与网友进行在线交流,介绍近期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相关情况以及应对措施。 随着全球气候的持续变暖,近年来,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在世界各地都频繁发生。仅在我国,今年3月初,东北、山东半岛出现了历史上少见的暴风雪,相当于把几个冬天下的雪在一两天内就下完了。有的地方最大积雪超过1米,导致中小学停课、交通瘫痪,受灾面很广。到了夏季,济南、重庆、乌鲁木齐等地又发生了几十年[阅读全文]
-
诺贝尔和平奖青睐环保人士的深意
[内容预览]
| 2007/10/9 3:03:24在全球化的今天,我们看到“高低”政治之分的界限在日益模糊,低政治涉及的许多领域愈来愈成为全球公共议题关注的热点,环保问题即是如此。 2007年诺贝尔奖将于10月8日至15日分别揭晓,而和平奖得主的热门人选包括关注全球气候变化的美国前副总统戈尔和加拿大的因纽特人瓦特·克卢捷。 早在2004年,肯尼亚的环保人士马塔伊(Wangari Maathai)就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如果今年环保人士再次获得该[阅读全文]
-
“生态透支”的真实图景
[内容预览]
| 2007/10/9 2:54:18在刚过去的联大会议期间,西方国家在全球暖化问题上不断向中印等发展中国家施压,指责中国近年来温室气体的排放量急促上升。然而,日前一份由英国研究机构“新经济基金会”(Nef)做的研究报告却指出,西方国家对中国产品的依赖,变相地把废气“出口”到中国,在气候变化问题上仅向商品生产国施压,却无视商品消费国责任的做法并不合理。 Nef的这份报告重点探讨了英国对进口货品的依赖程度。据其分析,由于技术水平的[阅读全文]
-
应明确污水处理费收费对象
[内容预览]
| 2007/10/8 10:37:56《水污染防治法(修订草案)》(以下简称修订草案)第二十四条规定,“城市污水集中处理设施的运营单位按照国家规定向排污者提供污水处理的有偿服务,收取污水处理费用,保证污水集中处理设施的正常运行。向城市污水集中处理设施排放污水、缴纳污水处理费用的,不再缴纳排污费。”本条规定和现行《水污染防治法》第十九条内容基本相同.现行《水污染防治法》在规范污水处理费收取问题上并没有很好起到“定分止争”的作用,各地在这[阅读全文]
-
环保优先是科学发展必然选择
[内容预览]
| 2007/10/8 10:23:15本报记者 高杰 □本期对话人物 李源潮 中共江苏省委书记、江苏省人大常委会主任。 江苏省涟水人,中央党校法学博士。历任共青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副主任、文化部副部长、中共江苏省南京市委书记。中共第十六届中央候补委员,第七届全国政协常委,第八、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 对话人中共江苏省委书记、江苏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李源潮 采访人 本报记者 高杰 点击一 焦点关注如何解决经济快速发[阅读全文]
-
海岸生态还能承受多长时间的恶性开发?
[内容预览]
| 2007/10/6 9:49:36阳光、空气、沙滩、椰影、海水,是热带海岛海南开展旅游度假的优势,而海岸线则集中了这些优势的精华。近年来,在海南岛如火如荼的旅游房地产开发地大潮下,海岸线上增添了许多人造胜景,但也使不少海岸线生态隐患多多,险境重生。 海岸线是优美的,但也是脆弱的,经不起破坏性开发。海岸线的破坏状况已经引起社会各界重视,海南省政协今年将有关提案作为重点提案,由主席会议成员牵头督办。美丽的海岸线在呻吟,破坏海岸线搞旅[阅读全文]
-
抓好节能减排 发展循环经济
[内容预览]
| 2007/10/4 23:17:38抓好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是企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缓解资源约束矛盾,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根本出路。近年来,豫光金铅集团公司利用技术优势,以提高资源利用率为核心,以治理环境污染为突破口,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初步形成以资源节约型、清洁生产型、生态环保型为特征的发展格局。被国家发改委确定为第一批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单位,成为全国废旧金属再生利用领域的试点企业。 提高再生资源利用,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必由之路。[阅读全文]
-
潘岳:环保要告别“风暴” 中国需建起“生态文明”
[内容预览]
| 2007/9/28 10:35:452005年 1月18日,一场“风暴”从北京官园桥路口刮起,在这里的一栋九层小楼里,环保总局宣布停建仅次于三峡工程的金沙江溪洛渡水电站等30个违规建设项目。 从这次关停行动,到松花江事件后2006年初对大江大河流域的化工业布局排查,到今年初的以遏制二氧化硫排放为目的的区域限批,再到今年夏天太湖蓝藻之后的流域限批,每一次行动都将环保总局置身于舆论的风口浪尖。 面对媒体称之为“环评风暴”的环保执法[阅读全文]
-
环境污染治理:垂直管理不如先公布绿色GDP
[内容预览]
| 2007/9/27 16:26:43国家环保总局日前公布了2006年度全国环境统计数据。数据显示,去年全国环境污染治理投资突破2567.8亿元,比上年增长7.5%,占全年GDP的1.23%,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在呼吁“环境执法应垂直管理”时表示:地方环保局经常两头受气,一边被环保总局怒斥不能严格执法,一边又被省长痛骂为什么“摆不平”环保总局。  [阅读全文]
-
节能减排呼唤信息化
[内容预览]
| 2007/9/27 16:25:24【赛迪网讯】这是记者从前不久公布的《全国和各地区单位GDP能耗等指标公报》上获得的数据:2006年,全国单位铅冶炼综合能耗下降9.99%;吨钢综合能耗下降6.78%;供电煤耗下降3%。还有一点不容忽视,全国单位GDP能耗下降1.33%,单位GDP电耗却上升了2.75%。国家统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过去以煤的形态作为终端消费的能源,现在则更多地把煤转化为电。 &n[阅读全文]
-
节能减排是中国经济可持续的保证
[内容预览]
| 2007/9/27 12:02:57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需要节能减排。近日新华社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引发了社会对节能减排的关注。《通知》同意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制定《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将尽快推出节能减排的具体鼓励政策;根据目前中国的现实,降低能源强度20%和主要污染物10%的目标只有通过调整经济结构,而调整经济增长结构最有效的是办法是市场和价格改革,行政[阅读全文]
-
刘效仁:正视三峡环境隐患方能有效救护
[内容预览]
| 2007/9/27 9:19:26三峡库区历来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发、水土流失严重,人多地少矛盾突出,不合理的开发造成生态退化,水土流失加剧状况远未得到根本扭转,如不及时预防治理,恐酿大祸。我国高级官员和专家学者25日在武汉召开研讨会,共商三峡工程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工作大计。与会专家学者作如上表示。(新华网9月26日) 正视三峡工程生态环境诸多隐患,是科学理性的胜利,也是实施有效保护的重要前提。当年,毛泽东曾有“截断巫山云雨[阅读全文]
-
让“无车日”从理念变成行动
[内容预览]
| 2007/9/27 8:53:059月22日是“无车日”,也是首届中国城市公共交通周的高潮。“无车日”体现了“绿色交通与健康”的理念,需要人们在生活中付诸实施。 建设部提供的有关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公交出行的分担率平均不足10%。而世界上一些大城市,如伦敦、巴黎、东京等的公交出行分担率高达70%至80%。随着交通堵塞和空气污染等问题的凸显,与运送效率低的小汽车相比,优先选择自行车和公交系统,顺应了当前城市人居环境发展趋势,值得大[阅读全文]
-
全球变暖与温室气体排放的九大逻辑追问
[内容预览]
| 2007/9/26 9:10:11进入新世纪以来,“全球变暖”成为一个炙手可热的时髦话题。一些国外组织、团体和传媒等纷纷将全球气候变化与温室气体排放甚至我国的能源问题直接联系起来;国内一些“精英”似乎也敏感得很,跟风起舞,呼吁我国二氧化碳排放要如此如此,能源应这般这般,两相呼应,甚嚣尘上。作为非此学科领域的“门外汉”,按照一般的逻辑和科学常识,我们谨对下列9个问题进行追问,讨教于大方之家,或许也是对此热门话题的一些“冷思考”。&n[阅读全文]
-
节能减排必须赶走“拦路虎”
[内容预览]
| 2007/9/25 14:27:03节能减排是大事。当中央政府发出节能减排的号召后,反应最强烈的是民众。多年来,他们享受了发展的成果,也付出了环境的代价。如今,政府给了他们一个盼头。温家宝总理亲自抓节能减排工作,各部委纷纷出台严厉政策,可以看出中央政府力促节能减排的决心。 良好环境是全民诉求,也需要全民共建。但耗能大户、排放大户往往是企业和机关单位,“全民”是帮不上忙的。企业在利润最大化的吸引下,千方百计抵制中央政策,这是节能减排[阅读全文]
-
靠什么管住豪华月饼:包装立法,路有多远?
[内容预览]
| 2007/9/25 10:09:35徐鹏飞 绘 核心阅读 月饼高价,属性异化,有深层的社会原因,那层豪华的包装,既是外在表现,其存在又加剧了这种变异。刹住豪华风气,倡树节约意识,不能只盯过度包装,更不能不管过度包装。包装领域“有标准无法律”的现状如何改变?包装立法路有多长、该怎么走?规范公务开支产品包装、界定礼品与普通商品界限,包装法又应如何作为? 循环经济法相关规定笼统 靠原则性规定难以管[阅读全文]
-
专家指出:中国城市绿色GDP总体水平偏低
[内容预览]
| 2007/9/25 10:08:18北京工商大学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季铸日前发布了《中国300个省市绿色GDP指数报告》,在全新的统计规则基础上对中国资源环境效率做出了测算。报告提出,中国城市绿色GDP总体水平偏低,各地区间水平差距较大。 据介绍,报告的统计规则是资源环境效率法,即测算单位资源环境消耗(包括水资源和大气资源消耗污染)创造的名义GDP,并以北京为基准城市计算出不同地区的GDP绿色指数。 报告对中国273个地级以上城[阅读全文]
-
城市高楼变绿色农场
[内容预览]
| 2007/9/24 17:30:20城市的发展占用了越来越多的耕地和森林,城市的发展与生态被破坏似乎相伴而生。但是环保专家在探讨绿色城市,希望城市发展能走出生态困境。最近,美国一位科学家提出在城市中建立垂直农场,希望能缓解城市的资源压力,让城市变得更绿。面对日趋严重的全球气候变暖问题及城市人口剧增之势,现年67岁的哥伦比亚大学微生物学家迪克森·德斯波米尔提出了大胆的设想:修建一些特殊的摩天大楼,把它们开辟成农场。他设想每座农场有30[阅读全文]
-
全民行动节能减排:转变观念是前提 养成好习惯是关键
[内容预览]
| 2007/9/24 14:46:50由17个部门联合举办的“节能减排全民行动”系列活动,9月1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正式启动。节能减排关系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关系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需要全民动员,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并成为每个公民每个家庭每个单位的自觉行动。事实上,节能减排就在你我身边。我国是个有着13亿人口的大国,任何一个微不足道的数字乘以13亿都将是十分巨大的。 &n[阅读全文]
-
环境保护被动局面开始打破
[内容预览]
| 2007/9/24 8:25:29今年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对加强环境执法多次作出批示。胡锦涛总书记批示要求,对环保部门督促检查中责令停产整顿的企业要有后续督查措施,对拒不执行的要依法严肃处理。 太湖蓝藻爆发后,温家宝总理又亲赴太湖考察,召开“三湖”(太湖、巢湖、滇池)水污染防治工作座谈会,明确了湖泊环境综合整治的“32字”指导方针和10条政策措施。 可以说,环境问题如此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重视在我国历史上是不多见的。 环境[阅读全文]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