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0畅想中国 透过“十一五”纲要草案看未来
[内容预览]
| 2006/3/8 9:33:01“2010,你的期待是什么?”当一则网上调查发出的时候,百姓给予了热烈的回应。 ————我们期待:经济和社会改革进一步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和成熟,祖国更强盛、更太平。 ———我们期待:老百姓更丰富殷实,生活更美好,工资长一点,收入多一[阅读全文]
-
东北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国工程院提8建议
[内容预览]
| 2006/3/8 9:29:52主要内容有: ◎控制耕地总量,建设我国最大的农产品基地 ◎用20—40年时间恢复森林资源,保证东北林业的可持续经营 ◎促进城市化健康发展,解决水源危机和地质灾害 ◎合理配置水资源,保护水环境、防治水污染 中国工程院近日披露了最近向国务院提交的一份战略研究报告的内容。报告中,31名中国工程院院士和近300名院外专家结合近两年实地考察的成果,针对东北地区水土资源配置、生态与环境建设[阅读全文]
-
新农村就是“和谐村”
[内容预览]
| 2006/3/8 9:27:16江南春耕、备耕忙,在北京,“两会”代表依然在为和谐农村计。 新农村不是“世外桃源”。农耕时代的那些乡村“和谐”,显然找不回来,并且,不可能回到那种简单的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状态中去。现代农村要发展,就要面临新问题,就要解决新矛盾,在这个基础上达到新的和谐。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是一个个有待攻克的堡垒。只有当农村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和政治文明都达[阅读全文]
-
湖南省林业专家建言国家“自然保护地法”更名
[内容预览]
| 2006/2/22 0:56:17红网长沙2月21日讯(记者 肖雄)《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地法》已纳入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目前已完成前期调研、法律草案起草工作,该法律草案也已经十届全国人大环资委第二十九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根据全国人大环资委要求,2月21日,湖南省人大环资委召开了《自然保护地法(草案)》意见和建议座谈会。 “法律草案中‘自然保护地’的提法不妥!”湖南省林业厅野生动物保护处处长桂小杰在代表省林业厅发言时[阅读全文]
-
曲格平:依靠“三大支柱”做好环保工作
[内容预览]
| 2006/2/22 0:53:47新华网北京2月21日电(记者顾瑞珍)“目前我国需要依靠政府推动、企业支持和公众参与这‘三大支柱’做好环保工作。政府推动是做好环保工作的重要前提,企业支持是做好环保工作的有力保障,公众参与是做好环保工作的坚实基础。这是三届中华环境奖评选过程中给我们带来的最重要的启示。”著名环境科学家、中华环保基金会理事长曲格平21日在第三届中华环境奖颁奖典礼上说。 铁道部副部长孙永福等一批致力于我国环保事业的单[阅读全文]
-
环保风暴走向平民化 公众环保参与程度低
[内容预览]
| 2006/2/21 15:34:58□本报记者 张有义 国内首个“民生环保指数”透露出八成中国公众最近三个月没有参与环保活动。环保总局将于本月底出台《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 负责调查“民生环保指数”的工作人员走进北京的一条胡同,一位大妈告诉他们,她一直关注着环保,经常向媒体反映一些破坏环保的事情。她问工作人员:“除了向媒体反映这些事情,还有别的渠道吗?” “环保热线您知道吗?” “不知道。” “您想居委会或街[阅读全文]
-
李德水:建立绿色GDP需要很长过程
[内容预览]
| 2006/2/21 8:36:24本报北京2月20日电(记者 王磊)国家统计局局长李德水最近表示,虽然统计部门和环保部门对建立绿色国民经济核算进行了有效的试验,但全面建立绿色GDP核算制度还需要很长的过程。 他说,如何实事求是地反映我国的国情,将资源与环境等具体指标用价值量表现出来,“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工作”,因此“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必须要有科学的态度”。 据悉,从2003年开始,国家统计局与国家环保总局就联合在绿色国民经济核[阅读全文]
-
人民时评:打掉环境污染的“保护伞”
[内容预览]
| 2006/2/21 8:29:30“环境保护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甚至不要。”近年来,在对许多影响恶劣的环境污染事件追根究底之后,人们总会如此慨叹。 应当说,环保相关法律执法之“软”,与地方势力保护之“硬”,已是阻碍我国环境保护进程的顽疾。关于这点,人们并非没有清醒的认识,但一直以来,环保部门缺乏强硬刚性的“手段”,地方保护却有说话算话的“权力”,结果是:多少次正面交锋,多少次环保部门铩羽而归。 20日,监察部和国家环保总局[阅读全文]
-
李德水:开展绿色国民经济核算工作意义重大
[内容预览]
| 2006/2/20 16:42:402月17日,国家统计局与国家环保总局在北京联合召开了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与污染损失调查试点工作阶段总结会。国家统计局局长李德水、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参加会议并讲话。李德水指出,2004年3月以来开展的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与污染损失调查试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为今后中国在更多的绿色国民经济核算领域开展工作 积累了有益的方法和经验。 李德水说,为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资源[阅读全文]
-
做“曲突徙薪”的智者
[内容预览]
| 2006/2/17 10:57:41春节鞭炮焰火的硝烟味儿尚未散尽,国家环保总局即掀起了新一轮的“环保风暴”。爆竹声声驱逐“食人之年”只是人们避凶趋吉的美好心愿,而今次“环保风暴”则是我们实实在在“自求多福”的大作为。 据2月8日各报消息,这次“环保风暴”的第一套“组合拳”是“排查隐患项目127个,挂牌督办11家企业,严肃查处10个违规项目”。——不用说,这些企业和项目都是“大块头”而非“小萝卜头”,其“后台老板”实力不小,涉及的[阅读全文]
-
环境保护事业亟需启动公民力量
[内容预览]
| 2006/2/16 10:53:07评论员 童大焕 日前,新华社受权发布的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决定”赋予了环保部门三大“杀手锏”: 一是通过环境影响评价(亦称规划环评),对超过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生态破坏严重或者尚未完成生态恢复任务的地区,暂停审批新增污染物排放总量和对生态有较大影响的建设项目;二是对不能稳定达标或超总量的排污单位实行限期治理,治理期间限产限排,逾期未完成治理任务的,环保部门拥有[阅读全文]
-
解读环境保护决定
[内容预览]
| 2006/2/15 11:13:371月2日,为防止噪音干扰野生鸟类,深圳福田红树林保护区在公路旁边建立了隔音墙。 吉国强摄 《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新意迭出,影响深远。记者就此专访有关专家和官员,请他们详解其中新意。 环境形势依然严峻 ———把环保摆在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 《决定》指出:我国环境保护虽然取得了积极进展,但环境形势严峻的状况仍然没有改变。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超过环境承载能[阅读全文]
-
指导环保事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内容预览]
| 2006/2/15 11:09:522005年12月3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这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指导我国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的一份纲领性文件。如何准确理解和把握《决定》的精神实质?日前,国家环保总局周生贤局长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 环境保护,摆上更加突出战略位置 记者:《决定》的发布是我国可持续发展进程中的一件大事。请您谈谈《决定》出台的背景及重要[阅读全文]
-
新京报:环保风暴之后需要持续的强风
[内容预览]
| 2006/2/14 8:52:22□郑汉根(北京记者) 国家环保总局日前再次掀起一系列大力度的治理企业污染的行动,比如对重点化工石化类企业进行环境风险排查,对问题严重企业实施挂牌督办,对违反“三同时”的建设项目进行查处。 然而,对治污染这个在中国已经有些“冰冻三尺”的问题,决不是只有一两次“风暴”就可奏效,而是需要持久的“强风”来清扫。 即使是在如今环境很优美的西欧,曾经也因工业发展而让环境遭受巨大损失,著[阅读全文]
-
城市绿化不能“贵族”化
[内容预览]
| 2006/2/14 8:38:25据《现代快报》报道,南京市近年来在绿化上因引进树种不当、土壤碱化造成外来树种水土不服。如本应四季常绿的香樟树移栽到南京后只剩下一个树干,连枝条都非常小,十分难看;棕榈之类的树种引进后,一年之中有5个月裹着冬衣。 绿化向来是古城南京的一个亮点,其绿化经验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还曾向全国推广,引来众多取经者。然而,近年来有关南京绿化的负面新闻却不时见诸报端,较突出的是去年夏天南京火车[阅读全文]
-
当环保捆住电子信息产品走出去的脚
[内容预览]
| 2006/2/13 17:01:56产品政策篇 2006年2月,《产品与应用》将围绕“节能环保”这一主题,从政府、行业、企业与用户等多个层面,就电子信息产品污染防治问题进行报道。本期我们关注节能环保的相关政策法规,在下期我们将陆续为大家推荐节能环保方面的优秀解决方案和节能环保产品,敬请关注。 何为环保标志 环境标志亦称绿色标志、生态标志,是指由政府部门或公共、私人团体依据一定的环境标准向有关厂家颁布证书,证明其产品的生产使用及[阅读全文]
-
环保领域的国际合作对中国至关重要
[内容预览]
| 2006/1/25 1:53:30自1973年至今,中国已颁布的环保标准、法规数百项,人们的环保意识显著增强。加拿大国际环境监测有限公司对包括中、美、日在内的25个国家24822人的调查表明,在中国,47%的公众认为应将环保作为经济发展中的重中之重来抓,32%的人认为环保与经济发展同等重要。 环保领域的国际合作对中国至关重要 中国政府对环境保护高度重视,把科学对待经济建设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列为经济建设中的重要课题。199[阅读全文]
-
春天鸟再鸣
[内容预览]
| 2006/1/22 0:52:17黎明来临时,寂寞摸到近前,幻听在耳边跟着生出,仿佛响起了久违的既脆且杂的鸟鸣;俯望不远处的浦江云雾,我不禁失神浮想北京的早晨,想起往昔笔耕通宵,起身推窗远望晨曦的那一瞬,檐下高高的槐树枝桠间,猛然冲出来的麻雀啁啾——欢快,热闹,密集。五年来时有传闻,说熟稔的老城拆后又建,在变得新异,好似压根儿未曾谋面。不过惦念中槐花和鸟雀依然,淡的清香还弥散在半空。但幻想的乐观,终因一纸飞鸿的抵达而告消逝——梁从[阅读全文]
-
05中国公众环保民生指数显示公众环保十大认知
[内容预览]
| 2006/1/21 1:54:10我国最严重的环境问题是什么?我国首次发布的“中国公众环保指数-民生指数”(以下简称“民生指数”)给了确切答案。该指数是由国家环保总局指导,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组织编制的国内首个环保指数。 “民生指数”对“污染源认知程度”、“个人空间环保行为”等34个环保指数进行了科学量化分析,记者从中选取了十项公众环保认知,以此反映我国目前的环保现状。 1、超过半数的公众认为,最严重的环境问题是[阅读全文]
-
中国公众环保民生指数2005年度报告概述
[内容预览]
| 2006/1/21 1:50:36国内首个环保指数—“中国公众环保民生指数”2005年度报告(以下简称“民生指数”)由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编制完成,新年伊始正式对外发布,以下为该报告相关内容。 一、概述 中国公众环保民生指数指中国城乡居民在日常生活中根据直接经验或其它渠道获得的对于环境保护的感受和印象,以及对不同生活空间环保现状的评价以及参与程度。 以百分制为刻度的“民生指数”显示,2005年中国公众环保指数得分为68.05[阅读全文]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