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各地要览 >> 中南 >> 河南
 
  • 2010年河南省林业生态效益公报

    [内容预览]

    | 2011/8/30 7:05:46
    河南省林业厅  一、前言  林业既是对保障地球生态安全和人类健康长寿具有独特作用的公益事业,又是对支撑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战略作用的基础产业,既能为社会提供具有生态功能的生态产品,又能为社会提供具有经济功能的林产品和具有文化功能的生态文化产品。发展林业,是实现科学发展的重大举措,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首要任务,是应对气候变化的战略选择,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  以森林、湿地、荒漠和野生动物植物为主要

    [阅读全文]

  • 循环经济助推生态农业

    [内容预览]

    | 2011/8/11 12:01:16
    日前在河南省舞钢市杨庄乡岗李村采访时,村民赵文财告诉记者:“俺家采用的是畜-沼-果模式,使用沼气做饭干净得很,用沼渣种植有机桃、杏,每年能多收入5000多元。”  近年来,舞钢市以推广生态循环农业技术为重点,积极发展有机农业,着力推动传统农业向有机农业转变。该市出台《舞钢市发展有机农业实施方案》,采取乡镇牵头、龙头企业为主体、农技做保障、政府适度补贴的方法,推进有机农业发展,目前已在6个乡镇建成林

    [阅读全文]

  • 河南林业总值4590.66亿 年吸二氧化碳7993.3万吨

    [内容预览]

    | 2011/8/7 16:11:04
    (记者 王书栋)8月4日上午,河南省政府新闻办在宝天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一棵千年古树下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了《2010年河南省林业生态效益公报》。   据评估,2010年河南省林业生态效益总价值为4590.66亿元,其中森林生态效益价值为3675.92亿元,湿地生态效益价值为914.74亿元。全省森林吸收二氧化碳7993.3万吨,固碳量为2179.99万吨,固碳价值为228.90亿元/年,全省森林

    [阅读全文]

  • 河南首次人工孵化白鹮数量比自然界提高三倍多

    [内容预览]

    | 2011/7/14 15:20:39
        大河网-河南商报报道:  在自然界中,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白鹮,每年只能孵化一次。而郑州市人民公园鸟类生态园通过人工孵化,将白鹮年孵化量提高三倍,这在河南省还是首次。     郑州市人民公园鸟类生态园的董经理介绍,白鹮下蛋后,他们赶紧给取出来,让白鹮以为没有了。这样,白鹮就会继续下蛋,而不会去孵蛋。通过这种方式,白鹮两窝蛋下

    [阅读全文]

  • 创新推动林业生态省建设健康快速发展

    [内容预览]

    | 2011/7/8 8:44:48
    本报记者 田宜龙 本报通讯员 徐忠 赵海林 杨晓周  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实践,造福全省亿万人民的宏伟事业,中原经济区建设提出,要持续探索出一条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协调科学发展路子。  “中原经济区建设提出的‘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目标,无论是不牺牲农业和粮食,还是不牺牲生态和环境,林业都是处于首要位置的。”省林业厅厅长王照平说,林业是生态建设的主体,在提高生态

    [阅读全文]

  • 把生态景观和城市空间融合起来

    [内容预览]

    | 2011/7/8 8:41:49
    本报讯(记者高长岭)“新型城镇化也要有三化,就是生态化、人文化和现代化协调发展,田园化城市是未来城镇化发展的趋势。”7月6日,河南省政府参事、省发改委经济研究所所长、省宏观经济学会秘书长郑泰森说。  当天,10多位经济规划界权威人士在郑州市惠济区座谈现代城市发展之道,为惠济区发展献计献策。今年4月,郑州市在建设郑州都市区的规划中,把惠济区定位为宜居高端服务业新城区。  郑泰森说,惠济区发展定位顺应

    [阅读全文]

  • 河南成中国“高烧”区 10地气温冲破42℃

    [内容预览]

    | 2011/6/9 9:26:13
    中新社郑州6月8日电 (记者 李志全)中国最热的地方在哪里?新疆吐鲁番,还是山城重庆……这样的印象应改一改了。  8日的全国气温排名显示,位于中原腹地的河南省头顶“高烧”大帽,不仅独霸高温城市前10名,该省武陟县最高气温甚至达43℃,成为中国当日最高温。  据中国气象网当日根0时至21时整点实况资料统计,高温城市前10名全部集中在河南,该省武陟、禹州、南召、临颍、周口、郑州、焦

    [阅读全文]

  • 节能减排 力推河南交通实现绿色发展

    [内容预览]

    | 2011/6/8 7:59:51
    沪陕京珠立交郑少高速郑州BRT快速公交被交通运输部评为“勘察设计典型示范工程”的郑州至尧山高速公路全自动无人发卡机作业中的养护列车沥青摊铺施工现场  本报记者 周恩成 本报通讯员 李康 华振 谢琳 许飞  交通运输行业是全国节能减排的重点行业之一,随着资源环境对交通运输建设和发展的约束日益强化,走低碳、绿色、可持续发展之路刻不容缓。近年来,我省交通运输系统站在交通运输事业发展的全局和战略高度,从交

    [阅读全文]

  • 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和谐共赢

    [内容预览]

    | 2011/6/7 18:28:49
    洛阳市是河南省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的重点市。2000年,洛阳市被纳入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区,全面停止对天然林的商品性采伐,实行封山育林,严加管护,全市总管护面积为675.86万亩。10年来,洛阳加快宜林荒山荒地植树造林,累计新造林368万亩,2010年森林覆盖率达45%,比2000年提高了17.7个百分点;水土流失明显减少,据龙门水文站监测显示,黄河实测年输沙量由2000年的2.190亿吨减少到了0.

    [阅读全文]

  •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共创美好绿色中原

    [内容预览]

    | 2011/6/2 6:58:41
    河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 张大卫  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确定的2011年世界环境日主题为“森林:大自然为您效劳”(“Forests:Nature for Your Service”)。国家环境保护部确定的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为:“共建生态文明,共享绿色未来”。从我省实际看,建设生态文明是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需要全省上下尽快行动起来,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共创绿色中原。  建设生态文明

    [阅读全文]

  • “中原环保世纪行”活动关注农村生态环境建设

    [内容预览]

    | 2011/4/18 10:44:53
    “中原环保世纪行”宣传活动组委会4月12日在郑州召开会议,安排部署今年工作。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铁代生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议对2010年“中原环保世纪行”宣传活动进行了总结,讨论了今年的活动方案。今年“中原环保世纪行”宣传活动主题为“关注农村环境保护,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把工作重点从城市转向农村。活动将重点关注工业污染从城市向农村转移、资源无序开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农村秸秆焚烧、饮用水源地和规模化

    [阅读全文]

  • 商丘:生态提升幸福指数

    [内容预览]

    | 2011/3/24 8:50:50
    春暖花开时节,从商丘市传来喜讯:该市9个县(市、区)全部达到林业生态县建设标准,荣获河南省林业生态县建设先进市,提前5年在全省率先建成林业生态市,受到省政府表彰。  与此同时,商丘市通过网络对民众进行的“幸福公式测定”,有着相同的结果。针对“商丘最大变化”的选题,大多数网民选择了“天更蓝、水更清,景色美、人精神”;幸福公式一项,则选择了“富裕+生态=幸福”。  植树造林多,环境变好了  春日的商丘

    [阅读全文]

  • 郑州西流湖污染严重 污水值最高超标110倍

    [内容预览]

    | 2011/3/15 9:11:45
    河南商报记者 李雅静 实习生 孙益锐  作为郑州的大水缸,西流湖曾养育了一代郑州人。近几年来,受困于污染,曾经风华绝代的她逐渐丧失了往日的魅力和风采。  为了拯救西流湖,河南商报曾拿出多个版面,于2009年8月以“关注西流湖之死”为题,进行了系列报道。  昨日举行的郑州市重大项目推进会上,省委常委、郑州市委书记连维良再次过问西流湖整治情况,并提出多项措施,力争让其恢复

    [阅读全文]

  • 把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环境优势

    [内容预览]

    | 2011/3/11 9:00:20
    把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环境优势  善用评优评差机制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晚报记者 袁帅  本报讯昨日,市委书记连维良在调研我市周边生态水系、生态森林、城中村改造和市容市貌整治时指出,要统筹谋划,科学规划,合理布局,连片开发,尽快把林业、水系等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环境优势,同时,要迅速对生态建设和市容市貌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专项集中治理,启动评优评差和问责机制,高效有力地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市

    [阅读全文]

  • 河南受旱土地达1355万亩 或对居民用水限时限量

    [内容预览]

    | 2010/12/24 9:27:57
    河南商报讯(记者 王轩昊 通讯员 李乐乐)目前我省受旱面积达1355万亩,昨日,河南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负责人表示,我省当前旱情与去年同期相似,但由于今年抗旱工作有法可依,将扭转被动局面。  今年10月以来,我省降雨量较常年同期偏少八成,全省1355万亩土地出现旱情。  “目前的旱情同去年相似,但是今年的抗旱工作有了法律保障,将扭转抗旱的被动局面,抗旱形势好于往年。

    [阅读全文]

  • 让黄河湿地成为鸟儿的理想家园

    [内容预览]

    | 2010/12/11 14:59:13
    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曾被誉为“鸟儿天堂”、“观鸟胜地”。这片流域拥有丰富的湿地生态系统,吸引了大批物种栖息,保护区发现的鸟儿超过200种。然而,近日记者却频频接到电话报料——今冬黄河湿地的鸟儿大幅减少。  带着众多爱鸟人士的疑问,本网记者连续两天驱车200公里奔波在黄河湿地白鹤镇、会盟镇以及偃师市邙岭乡一带,实地探访调查的结果让人揪心。  挖沙船的轰鸣 吓跑了鸟群  每年的这个季节,市民王

    [阅读全文]

  • 生态中原是咱家

    [内容预览]

    | 2010/11/23 19:32:19
    核心提示  在《纲要》(试行)中,“构建可持续发展的资源环境支撑体系”,被作为建设中原经济区的十大战略支撑之一。《纲要》(试行)写道:“生态文明是建设中原经济区的重要标志。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进节能减排,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绿色中原。”  听听绿色畅想曲 “绿色大中原”  当前,环境保护工作已进入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宏观综合决策体系。省委、省

    [阅读全文]

  • 中韩合作绿色环保技术

    [内容预览]

    | 2010/10/29 10:41:27
    河南省汤阴县人民政府和韩国环境部日前签订合同,共同推进汤阴县城南污水处理厂即中韩绿色环保技术推广示范项目建设。项目将从2011年3月开工建设,预计2011年10月完成设备调试,2011年底正式投入运行。  这个项目由韩国政府无偿投资20亿韩元,为汤阴县日处理1.5万吨污水的城南污水处理厂提供污水处理主要设备、材料与技术。项目建成后,出水水质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A标准。  据了解

    [阅读全文]

  • 让每滴水充分发挥出效益

    [内容预览]

    | 2010/10/22 9:21:51
    “让每滴水充分发挥出效益”,这是在市引沁灌区管理局叫得最响亮的一句口号,也是该局引水、调水、配水的总原则。如今,灌区渠道的引输水效率得到提高,珍惜水、节约水已成时尚,和谐供水态势悄然形成。  由于降水减少等原因,沁河来水量呈自然下降趋势,加之上游引沁入汾工程的投运、张峰水库的落闸蓄水和阳城火电厂引水工程的扩建,灌区可有效利用的水量锐减。济源、孟州和吉利是河南县域经济的重要板块,灌区内正在建设中的四

    [阅读全文]

  • 建设绿色城市 打造生态郑州

    [内容预览]

    | 2010/9/26 9:31:13
    绿博园标志性建筑之一——观光塔。  程 芳 李玉枝摄  郑州北临黄河,西依嵩山,东接黄淮平原,境内高山、丘陵、平原各类地形尽有。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造成了郑州是一个少雨、干旱、多风沙的城市。  长期以来,特别是新世纪以来,郑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国土绿化事业,把发展林业、改善生态、建设一个绿色宜居城市作为一项重要民生工程。2003年,为贯彻落实中央有关决定精神,郑州市委、市政府作出了《关于加

    [阅读全文]

303 篇资讯  首页 | 上一页 |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 下一页 | 尾页  20篇资讯/页  转到第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