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各地要览 >> 中南 >> 河南 >> 正文

让每滴水充分发挥出效益

Eedu.org.cn 作者:杨仕智    资讯来源:焦作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10-22

  “让每滴水充分发挥出效益”,这是在市引沁灌区管理局叫得最响亮的一句口号,也是该局引水、调水、配水的总原则。如今,灌区渠道的引输水效率得到提高,珍惜水、节约水已成时尚,和谐供水态势悄然形成。

  由于降水减少等原因,沁河来水量呈自然下降趋势,加之上游引沁入汾工程的投运、张峰水库的落闸蓄水和阳城火电厂引水工程的扩建,灌区可有效利用的水量锐减。济源、孟州和吉利是河南县域经济的重要板块,灌区内正在建设中的四个工业集聚区对地表水资源的需求更加旺盛,水资源紧缺已成为制约发展的瓶颈。

  提高水资源有效利用率,增加水资源的有效供给,让每滴水充分发挥出效益,就成了引沁灌区的必然选择。为此,该局通过实施渠库(池)联调、推行计量收费、加强工程节水改造、推广节水新技术、统筹时空调度五措并举,实现了引蓄汛期洪水最大化、水的有效利用率最大化、供水整体效益最大化。

  为让每滴水充分发挥出效益,该局利用向广利灌区分水的100多米的水头,建成河南水电史上水能落差最大的电站,总装机10800千瓦;在引沁总干渠上,利用大流量修建了第二个水电站——峪铁水电站。

  为引蓄沁河汛期洪水,该局实施渠库(池)联调,引蓄洪水入库、入池,抗旱时再放出来用于灌溉,使汛期洪水资源化。

  为蓄留“天上水”,一旦有降雨,该局就把雨水纳入水量配置计算范围,减少地表水配额,并抓住用水需求减少的时机,集中向下游输水,蓄水于水库、水池或回补地下水,到抗旱时,上游用渠灌,下游用水库、水池和机井水灌溉。

  这样一来,留住了沁河汛期洪水,拦蓄了降雨径流,调蓄容量达2500万立方米,从而缓解了水资源紧张局面,增加了水资源有效供给。

  为遏制不合理用水需求,该局全面推行按立方米计量收费,坚决执行“计划用水、定额配水、预缴水费、计量结算、一水一清”的管理办法,通过落实公开配水面积、公开配水时间、公开配水流量、公开收费标准,自觉接受群众监督,真正做到多用水多缴费,让农民用上“明白水”、缴纳“明白钱”,用利益机制增强农民的节水意识。

  为解决水资源跑、冒、滴、漏问题,该局专门成立了农民灌溉服务组织,消灭明口跑水、上灌下排、大水漫灌、灌溉“黑地”现象,用利益机制增强农民节水灌溉意识,灌溉周期比过去缩短了四分之一,亩均用水量下降了30%以上。

  为提高水的利用系数,该局从2003年起,通过对骨干工程进行节水改造,在末级渠系上开展末级渠道万米合格渠段建设,积极打通灌区的“最后一公里渠道”,同时加强配水工程和计量设施建设等,使灌溉水利用系数由0.40提高到0.62。

  特别是近八年来,该局通过对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为灌区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灌区在为农业供水的同时,为发电供水、为工业供水、为生态供水,极大地满足了工业、农业、发电、养殖和生态等多种用水需求的增长,促进了非农灌供水收入的迅猛增长。如今,工业、农业和发电供水在该局总收入中已呈三足鼎立之势,其中工业供水成其创收的主渠道。供水领域的拓展使灌区经济实力大大增强,该局每年拿出300万元至500万元反哺工程建设与管理,提高了工程安全运行保证率、工程配套完好率和水的有效利用率。

  水资源的高效利用为引沁灌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改善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支持,引领灌区步入了良性发展轨道。“让每滴水充分发挥出效益,是我们不变的追求。”市引沁灌区管理局局长尚安峰说,“下一步,我们要结合灌区实际,致力于探索适合灌区实际需水管理的量化指标、节水措施和精细调配水的方式方法,通过对有限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促进灌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 上一篇资讯:
  •  
  • 下一篇资讯: 没有了
  • 责任编辑:ahaoxie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您的评论
    姓 名: * Oicq:
    性 别: Msn:
    E-mail: Icq:
    主 页: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内容搜索

    绿色生活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