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省“十二五”期间加快构建现代林业产业体系
[内容预览]
| 2011/8/21 22:28:318月18日,四川省林业厅与四川省旅游局就《关于推进林业生态旅游发展的合作框架协议》举行签字仪式,双方将在加强全省林业生态旅游组织领导、提高林业生态旅游服务质量和水平等8个方面开展合作,共同促进四川省生态旅游发展。 近年来,四川省林业生态旅游持续快速发展。截至目前,全省建有森林公园108处、自然保护区167处、湿地公园12处,2010年实现生态旅游直接收入210.5亿元,带动社会收入950亿元,生[阅读全文]
-
雅安 共建西南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区
[内容预览]
| 2011/8/20 17:29:34本报记者 王飞 谋 雅安是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和四川大熊猫栖息地的核心地区,按照“产业绿色化、资源循环化、生产生活低碳化、民居与环境生态化”的要求,雅安提出建设“国际化区域性生态城市”的目标。他们着力打造“天府之肺”,坚持生态立市,全力探索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努力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子。雅安在成渝经济区中,不仅要发展经济,更要保护和巩固生态环境。 动 我省召开贯彻实施《成渝经济区区[阅读全文]
-
十二五”我省将力推“森林”游
[内容预览]
| 2011/8/20 11:10:32华西都市报讯(记者王晓鸥实习生张旻偲)前天,省林业厅与省旅游局联合签署了《关于推进林业生态旅游发展的合作框架协议》,标志着我省成立首个“四川省林业生态旅游工作协调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四川林业生态旅游有关规划和政策。 生态旅游是我省的特色优势产业,根据规划,“十二五”期末全省林业生态旅游将实现直接收入400亿元,带动社会收入1500亿元。省旅游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我省将倾力打造大熊猫、森林人家、湿地[阅读全文]
-
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是藏区发展的重要任务
[内容预览]
| 2011/8/20 10:22:13日前,四川省委书记刘奇葆在四川甘孜藏区调研时指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是藏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内容和重要任务,要着眼生态环境保护来规划藏区经济社会发展,科学合理适度开发藏区的矿产和水电资源,对破坏生态、污染环境,没有解决好群众利益的项目不立项、不上马。 刘奇葆说,做好藏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不仅是藏区[阅读全文]
-
川西北生态调查:若尔盖200多湖泊何以干涸
[内容预览]
| 2011/8/18 8:44:57核心提示 ◎近20年来,随着冰川退缩、湿地萎缩、地下水位下降,川西北草原境内湖泊已干涸200多个,湿地面积萎缩超过60%。 ◎8月6日至11日,记者跟随全国政协、省政协有关人士到川西北草原调研,直击草原上的生态危机。 □本报记者 李秋怡 实习记者 万瑶 牛羊欢奔,青草芬芳,天是蓝的,草是绿的。8月6日至11日,在川西北草原最美的季节,记者跟随全国政协、省政协有关人士到川西北草原调研。8月本[阅读全文]
-
农村环保应从细节做起
[内容预览]
| 2011/8/17 8:57:15随着城乡一体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农村环保形势日趋严重,加强农村环保已成为一项迫在眉睫、刻不容缓的重大课题,笔者赞同环保工作必须从具体事情做起。 增强环保意识,人人身体力行。时下,农村群众的价值观念也发生了深刻变化,存在追求物质利益,讲究眼前的实惠,而对农村环保却漠然视之,甚至潜意识中还有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而换取短期经济利益的想法。因此,一定要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增强村民的环保意识,使每个人都能以实际行[阅读全文]
-
治荒山,推出“经济林疗法”
[内容预览]
| 2011/8/11 8:14:35攀枝花完成“建立国家级金沙江干热河谷生态建设示范基地研究”课题 本报讯(记者 张通)近日,攀枝花市完成“建立国家级金沙江干热河谷生态建设示范基地研究”课题项目。该项成果为助推金沙江干热河谷荒山治理与开发进程,实现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提供参考。 2010年5月,攀枝花市林业局委托该市老年科技工作者协会开展该项课题研究。一年里,课题组通过信息收集、实地考察、座谈调查、专题研讨等形式,形成[阅读全文]
-
专家志愿者考察大熊猫生存环境
[内容预览]
| 2011/8/5 8:45:54华西都市报讯(记者陈黎)“7·3特大暴雨”导致一只野生大熊猫溺亡,野生大熊猫的生存环境如何?由《21世纪经济报道》发起的“志蓝行动气候变化观察团”,和气候专家、大熊猫专家、志愿者一起,深入四川大熊猫栖息地,通过实地考察,调查倾听大熊猫的“生活意见”。 昨日,考察团抵达唐家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据了解,保护区内受到一定自然灾害的影响,但目前取食竹面积正在稳步扩大,保护区 内野生大熊猫数量稳定在60[阅读全文]
-
涪江污染源头为电解锰厂 企业应为公众饮水买单
[内容预览]
| 2011/8/4 11:23:077月26日,四川省绵阳市政府发布通告,阿坝州松潘县一电解锰厂21日受暴雨影响,矿渣流入涪江,绵阳市26日监测出涪江江油、绵阳段水质锰和氨氮超标,提醒市民不要饮用自来水。 水质受到污染,及时公开信息,组织调度,并发出安全提醒,绵阳这种危机处理是值得肯定的。目前,绵阳市水务集团已组织40台送水车和环卫部门的洒水车,为城区居民送水,政府也正在全力调配库存瓶装水,并从成都等周边地区调水运抵绵阳。市政府的[阅读全文]
-
红原恢复湿地面积3000亩
[内容预览]
| 2011/8/4 8:28:46日干乔湿地自然保护区位于青藏高原东缘川、甘、青三省相接的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红原县,总面积107535.9公顷,它属于高原泥炭沼泽湿地,是我国著名的高原湿地若尔盖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地林业局介绍说,近年来当地政府和居民开始重视起日干乔的保护,实施了湿地生态恢复试验项目。该项目已于本月2日竣工,项目填堵了沟渠2处、生态补水1520立方米。经调查,恢复湿地面积达3000亩。 据新华社[阅读全文]
-
熊猫野外研究基地挂牌唐家河
[内容预览]
| 2011/8/3 21:19:01“我们将对圈养大熊猫野外放归潜在栖息地进行选择和评估,圈养大熊猫有望从这里回归大自然,独立生活。”昨日,唐家河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处长彭仕扬透露,7月17日,“大熊猫野外研究基地”正式挂牌青川县唐家河,唐家河自然保护区将和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研究中心一起开展有关大熊猫保护的各项研究。 四川省濒危野生动物保 护生物学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常务副主任侯蓉说,成都大熊猫基地之所以选择[阅读全文]
-
生态恢复工程让四川高原湿地重现昔日美景
[内容预览]
| 2011/8/3 17:32:13新华网成都8月3日电(海明威 贡波华清)8月3日,在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红原县日干乔湿地新建的木栈道上,来自新加坡的观鸟爱好者李女士等人正在拍摄黑颈鹤,已经是第三次来到日干乔的她亲历了日干乔的变化。 “这里明显与前几年不一样了,拍到不少以前没拍过的鸟,以前好多水凼都干枯了,还有一些人为挖掘的排水渠的痕迹,破坏了这块湿地,鸟儿的生存环境也岌岌可危。现在生态恢复了,景色更美了,拍出的照片就像画一[阅读全文]
-
四川取缔关闭35家铅蓄电池企业
[内容预览]
| 2011/7/31 17:31:19成都商报讯(记者 祝楚华)昨日,省环保厅官方网站发布了《四川省铅蓄电池企业名单公告》,首次专门将全省铅蓄电池企业信息集中公布,以促进公众参与和监督。《公告》显示,四川铅蓄电池企业中已有35家被取缔关闭,10家已停产整治、2家停产、6家在建,目前在生产的有5家。 《公告》发布了全省58家铅蓄电池企业信息,涉及10个市(州)。成都商报记者从省环保厅了解到,今年来,省环保厅专门布置了对重金属特别是铅蓄[阅读全文]
-
放弃高污染项目 青白江“生态立区”
[内容预览]
| 2011/7/31 15:39:137月23日,四川省推进“两化”工作会议安排与会代表参观了一组先进典型,其中一站就在青白江。这个在人们印象中“污染严重、灰尘满天”的老工业基地,呈现出的崭新形象让代表们惊讶,发出了“这几年,青白江到底做了些什么?”的呼声。 青白江区委书记孙建成给出的答案是:关键在工业转型升级。近几年,青白江关闭了29家排污不达标企业,主动放弃总投资数十亿元的高耗能、高污染项目20多个,这是城市品质提升的前提;国家[阅读全文]
-
“三个加强”积极构筑长江上游生态屏障
[内容预览]
| 2011/7/31 15:32:30本报讯 近日,笔者从金阳县水利水保部门获悉,今年以来,该县把生态环境建设作为经济建设的突破口,坚持发展与保护并重,依托环境与资源优势,切实保护生态环境,以“三个加强”着力构筑长江上游生态屏障。 加强生态建设。构筑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生态文明。加强对天然林和森林资源的保护,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加强对百草坡省级自然保护区的管护,保护好索玛花资源,发展生态旅游。继续开展机关干部义务植树造林活动,加强县[阅读全文]
-
绵阳出水口水质已接近达标 瓶装水供应恢复正常
[内容预览]
| 2011/7/29 8:52:24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四川绵阳市城区日前发现饮用水水质受到污染,绵阳部分城区60%居民饮用水仍受到限制。目前,绵阳出水口水质已接近饮用水标准。 绵阳大部分城区限水进入第三天,经过绵阳水务集团监测显示,当地水厂进水口的水中锰含量已经接近饮用水标准,略高于正常值0.1毫升/升。 绵阳水务集团常务副总经理欧飞跃:今天(水质)监测情况比较好了,今天下雨,源水被污染程度已大幅度降低,源水锰含量大概[阅读全文]
-
四川松潘县全力清除涪江污染源 预计3天可完成
[内容预览]
| 2011/7/28 8:47:45新华网四川松潘7月27日电 (记者 陈健) 记者27日下午抵达四川松潘县小河乡造成涪江污染的泥石流现场,看到当地有关部门正在恢复遭到泥石流损毁的四川岷江电解锰厂渣场挡坝,并且全力清除河道附近的泥石堆积体,预计三天左右可清除完毕,从而消除污染源。 记者在松潘县小河乡泥石流现场看到,暴雨导致河道一侧的山体发生泥石流,四川岷江电解锰厂就位于山腰位置。泥石流造成这家电解锰厂[阅读全文]
-
四川阿坝州锰渣污染涪江 重庆启动应急监测
[内容预览]
| 2011/7/27 17:21:59四川省阿坝州松潘县一电解锰厂尾矿渣污染事件发生后,作为下游地区的重庆市加强了对涪江入渝断面的水质监测。目前重庆境内涪江、嘉陵江水质未受大的影响,沿江居民饮用水安全。 26日18时许,四川省阿坝州松潘县一电解锰厂受降雨影响导致尾矿渣流入涪江,已造成绵阳停止供水。重庆市政府和相关部门高度重视,在向四川省环保[阅读全文]
-
青藏高原生态保护与畜牧业科研基地启动
[内容预览]
| 2011/7/27 9:21:287月26日,西南民族大学“青藏高原生态保护与畜牧业高科技创新实践研发基地”在阿坝州红原县正式启动,努力建设成为研究青藏高原畜牧业、生态保护和社会经济发展等问题的重要的学术交流平台。基地总部占地面积4700平方米、使用面积8000平方米,建有实验中心、培训中心、会议中心和后勤保障中心,拥有数千万元的仪器设备和数百头实验用牦牛,和功能齐全的“高原畜牧业科技园区、牧草资源研究与开发园区、特有生物资源保护[阅读全文]
-
建设生态文明 双流经验全国推广
[内容预览]
| 2011/7/18 7:50:55本报讯 (韩明华 记者 陈方耀) 7月15日-18日,由国家环保部主办、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承办的全国第一届生态文明建设试点经验交流会暨生态文明建设成果展在贵州省贵阳市举行。作为西部地区3个获得命名的国家生态市(县、区)代表,双流县在试点经验交流会上介绍了该县“建立健全四大机制,形成生态建设强大合力”的“双流模式”,受到全国关注。 据了解,15日在贵阳举行的第一届全国生态文明建设试点经验交流[阅读全文]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