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各地要览 >> 西南 >> 四川
 
  • 西昌“十一五”生态之路延伸:城市湿地公园竣工

    [内容预览]

    | 2011/7/15 10:53:19
    2009年,西昌市市长李俊曾对媒体表示:“我心目中的西昌应该是彩色的、亲水的休闲之都,有着水墨画一般灵动、柔和的城市气质,有着开放、包容的姿态,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自由生长的现代文明。”    近日,一个名叫“梦里水乡”,占地2000多亩的湿地公园刚刚竣工开园。这是西昌邛海湿地公园的二期工程,和去年竣工的一期观鸟岛邛海湿地相连,成为了四川省最大的城市湿地公园。这是西昌的又一幅美丽的城市画卷。   

    [阅读全文]

  • 国家环保部今日授牌温江获评“国家生态区”

    [内容预览]

    | 2011/7/15 9:13:44
    早报讯 (孙跃东 记者 丁宁)  今日,首届全国生态文明建设试点经验交流会将在贵阳召开。国家环境保护部正式向温江授予了“国家生态区”荣誉称号。此次授牌的27个“国家生态区”中,四川占据两席,温江即居其一。  据了解,下一步,温江将继续深化“生态立区”战略,围绕建设全国最具吸引力的“生态城”,把生态建设贯穿于统筹城乡发展的全过程,以改善环境质量和促进经济发展为出发点,以健全环境管理长效机制为着力点,

    [阅读全文]

  • 加强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

    [内容预览]

    | 2011/7/14 9:16:33
    成渝经济区既是重点开发区,又承担着维护长江上游生态安全的重要责任。按照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现代生态文明理念,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使成渝经济区成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发达、适宜人居的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是实现成渝经济区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也为生态环境相对脆弱的西部地区提供科学发展的成功模式。  长江和嘉陵江,是连接川渝的自然纽带,其水资源开发和水环境保护是促进川渝合作的主要切入点。首先,合理分配水

    [阅读全文]

  • 四川启草原生态补助奖励机制 牧民可领补贴金

    [内容预览]

    | 2011/7/8 8:47:25
    中央财政按照每年每亩6元的测算标准对禁牧牧民给予补助,按照每年每亩10元标准实施人工种植牧草良种补贴今年中央财政下达我省资金9.6亿元。截至目前,省财政已下拨三州补助资金5.7亿元7月5日在成都举行的全省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动员布置会传出消息,四川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全面启动,9月底前牧民可领取补贴资金。全面建立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是继2003年实施退牧还草工程以来,国家为

    [阅读全文]

  • 记住那些已经灭绝的野生动物

    [内容预览]

    | 2011/7/7 10:11:33
    昨(6)日上午,全国首家专为野生动物建立的“野生动物纪念园”在我市碧峰峡野生动物园落成,同期新建的野生动物乐园也正式开门迎客。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吴旭,四川省林业厅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秘书长李建国出席开馆典礼,并为碧峰峡野生动物乐园开馆揭启红绸。  碧峰峡首创的野生动物纪念园由一块巨型野生动物纪念碑和一排排灭绝的动物纪念碑及一面纪念签名墙组成,园中的纪念碑记录了从远古到今天已经灭绝的各类野生动物。  

    [阅读全文]

  • 农村成为四川环保主战场

    [内容预览]

    | 2011/7/7 9:14:38
       本期对话人物  姜晓亭,汉族,山东乳山人,1956年10月出生,大学文化。历任四川省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委员会副主任;四川省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厅副厅长;四川省商务厅副厅长;中共乐山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现任四川省环境保护厅党组书记、厅长,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  对话人  姜晓亭 四川省环境保护厅厅长  采访人  中国环境报 记者曹小佳  点击一  焦点关注  

    [阅读全文]

  • 四川试水环境污染责任保险 特定行业可强制推行

    [内容预览]

    | 2011/7/6 9:54:56
    “你出问题,我埋单”,保险素有“社会稳定器”之称,公众责任保险作为一种对三者进行赔偿的险种,更能体现这一特点。企业若在经营过程中发生重大意外事故,如何靠保险工具对致害人给以迅速赔偿并尽快恢复生产?   在政府职能转变、越来越将市场机制引入公共服务领域的今天,我省环保领域力推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在政府机构履行自身职能的同时,调动了企业与保险公司参与环境保护的热情。这种做法,对其他部门运用经济手段管理社

    [阅读全文]

  • 5年内四川生态产业产值将上千亿

    [内容预览]

    | 2011/7/1 14:19:35
    新华网四川频道6月29日电(苑坚 周文强)记者29日从四川省政协在成都市青白江区召开的“生态产业发展”专题协商会上了解到,四川到2015年将通过节能环保产业科技成果转化,带动实现产值1000亿元以上,推进全省生态产业发展。   “十二五”期间,四川在节能环保产业科技成果转化上,将引导带动社会投入30亿元以上资金,在生态环保、新能源利用、建筑节能、生活节能等方面启动实施100项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

    [阅读全文]

  • 中科院专家建言四川: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

    [内容预览]

    | 2011/6/30 7:56:30
    中新网成都6月29日电 (徐杨祎 邹金利)“在生态产业的发展过程中,四川应该跳出传统产业的发展思路,成为西部地区发挥中坚作用的省份。”29日,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组长牛文元在四川生态产业发展专题协商会上,对四川未来生态产业发展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牛文元说,四川的生态产业面临着两大发展机遇,第一是东部产业转移,第二是自然灾害后带来的重建。目前,越来越多的东部地区开始将部分产业向西部转移

    [阅读全文]

  • 青白江模式:生态与产业互动发展

    [内容预览]

    | 2011/6/29 7:51:19
    伴着夏日微风骑行在凤凰大道上,满眼是金色的向日葵和轻舞的棕榈树,湿润清新的空气扑鼻而来青白江区今年新引进的百万株向日葵,成为这座城市又一处生态景观。  很难想象,眼前的这座生态新城竟是省内响当当的重工业基地。青白江用实践证明: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并不矛盾。  自2006年以来,青白江区委、区政府把“生态立区”战略摆在发展首位,致力于推动现代产业体系和生态城市建设的深度融合,逐步探索出“以循环经济、清

    [阅读全文]

  • 稻城亚丁:将红色文化与生态旅游结合

    [内容预览]

    | 2011/6/26 8:20:31
    华西都市报记者刘春梅稻城摄影报道  ●稻城亚丁机场明年试航,2013年便可通航,届时由成都到达亚丁只需要1个多小时  ●为保护生态环境,亚丁景区实行的是“沟内游,沟外住”的办法,使景区的人能够快速流动  昨日,“重走长征路”第2路记者到达稻城。1936年5月,红六军团由中甸出发进占稻城,当时稻城还是一个小城。  如今的稻城,已成为旅游胜地,仅亚丁景区每年便可接待游客10多万人次。今后该县还将根据红

    [阅读全文]

  • 2015年成都将基本建成市级山洪灾害预测预警系统

    [内容预览]

    | 2011/6/25 8:31:44
    本报讯 (记者 王伶雅) 记者昨日获悉,“十二五”期间,我市将在现代化水利综合保障体系建设中,进一步构建“西部第一、全国领先”的水利基础设施配套工程体系。到2015年,市级山洪灾害预测预警系统将基本建成。  记者了解到,“十二五”期间,市水务将从水源保护与利用、水环境综合治理、生产与生活用水保障、防汛抗旱体系建设等方面展开。将实施岷江上游生态保护,自来水七厂的建设前期工作也将展开,还将启动第二水源

    [阅读全文]

  • 打造特色水产业 “梦里水乡”不是梦

    [内容预览]

    | 2011/6/24 8:21:33
    青神县河坝子镇作为一个地处深丘与浅丘交错的农业乡镇,面临工业项目引进难,现有企业发展规模不大的难题。如何为全镇发展定位,在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利用现有自然资源沙溪河这一天然宝地,打造特种鱼养殖带,走立体农业发展之路。”该镇经过科学研究、规划,提出了这一发展目标。  定位特色水产业,开启强镇发展之旅  “太阳照在沙溪河上,静静的沙溪河,沸腾的河坝子,梦里水乡,在水一方。”打造“梦里水乡”成为了河坝

    [阅读全文]

  • 生态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良性循环

    [内容预览]

    | 2011/6/21 8:22:19
    2010年,我省森林覆盖率达34.8%,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比2005年减少5.4%和12.6%,超额完成生态省建设第一阶段目标任务。  将遵循生态系统的自然规律与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我省生态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构筑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初见成效。  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水土流失明显减少。四川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五年初见成效”的目标已如期实现  四川是长江和黄河主要的水源涵养地和重要的

    [阅读全文]

  • 飞来成都的鸟儿 147种在“天使林”歇了脚

    [内容预览]

    | 2011/6/17 8:25:36
    一年四季,来自五湖四海的观鸟者不断出现在四川大学望江校区内的绿阳村,这里已成了四川乃至全国著名的观鸟“圣地”之一。  6月10日上午,记者跟随成都观鸟会理事长沈尤和观鸟爱好者曹雨来到绿阳村。林子里梧桐、香樟等虽然说不上参天,但炎热夏天一走进林子,便能立即感觉到一丝凉爽。这片林子不大,穿过它只需要三五分钟。这时,一对鹊鸲和它们的3只幼鸟出现在林子顶端。“上次来,还没注意到这家‘人’,喜欢这片林子的鸟

    [阅读全文]

  • 低碳广元 浓浓茶香溢四海

    [内容预览]

    | 2011/6/10 10:03:23
    千年种茶史,今朝更飘香。  从商周时期就有茶活动的广元,是古巴蜀茶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西汉和唐代,这块土地上所产的高阳坡茶、七佛贡茶就已经名扬天下了。而如今,广元市开发研制的米仓山茶、新七佛贡茶等已多次在国内外名茶评比中获得金奖。  30万亩的茶园,4000吨的名优茶年产量,每年10亿元以上的产值。低碳、有机、精品、高端,沿着这样的产业发展思路,广元茶产业正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品质为先 

    [阅读全文]

  • 成都预计2015年建成国家级生态市

    [内容预览]

    | 2011/6/6 16:55:40
        昨日是第四十个世界环境日,记者了解到,目前,成都市温江区、双流县已经通过国家生态县验收,郫县通过国家生态县技术核查,蒲江通过创建国家生态县建设技术评估,即将成为我国西部首批国家生态县。今年,我市将下发《成都生态市建设规划》实施方案,完成成都生态市建设第二阶段重点项目编制,预计2015年将实现国家级生态市建设目标。    

    [阅读全文]

  • 四川:生态省建设第一阶段目标超额完成

    [内容预览]

    | 2011/6/4 15:47:00
        “十二五”有望进入经济持续发展污染同步下降的新阶段     6月5日世界环境日前夕,记者从省环保厅获悉:我省生态省建设第一阶段 (2006年-2010年)11项目标任务已超额完成,全省生态环境恶化的总体趋势已得到遏制,“还三江清水”的目标基本实现,全省空气质量明显改善。     2

    [阅读全文]

  • 四川省全面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任务

    [内容预览]

    | 2011/6/2 21:30:04
    5月31日召开的省政府第83次常务会议传出消息,“十一五”期间,我省全面完成节能减排目标任务。“十一五”期间,我省单位GDP能耗下降20.31%,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32.03%,二氧化硫排放量下降11.9%,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下降5%“十二五”期间,我省单位GDP能耗下降16%,实现化学需氧量削减量30.26万吨、氨氮2.934万吨,二氧化硫38.72万吨,氮氧化物23.37万吨。  经国家

    [阅读全文]

  • 水问攀枝花

    [内容预览]

    | 2011/6/2 7:18:14
    攀枝花不缺水,过境水量达 1102.03亿立方米,人均拥有水资源量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  攀枝花很缺水,自产水量仅42.18亿立方米,十年十旱,不少地方望水兴叹,仍然靠天吃饭。  “四连旱”是攀枝花惨痛记忆。目前,攀枝花擂响新一轮水利建设的战鼓,大批项目正强力推进。  今年,攀枝花又连续4个多月无有效降雨,眼看要进入汛期,旱后即汛,考验着新老水利设施。  攀枝花如何破解“水利困局”?请看本报记

    [阅读全文]

773 篇资讯  首页 | 上一页 |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 下一页 | 尾页  20篇资讯/页  转到第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