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奖促治”改善农村环境
[内容预览]
| 2012/1/28 11:13:04■每年新增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能力300万吨,新增农村生活垃圾收集、转运能力4万吨 ■3个项目乡镇未完工被责令整改 省环保厅近日通报了2010年度我省17个中央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 (以下简称 “以奖促治”项目)完成情况。通过整治,项目区域的生活垃圾、生活污水等污染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农村环境明显改善。 2010年,我省实施中央“以奖促治”项目17个,涉及10个市州、16个县(市、区)、17个乡、[阅读全文]
-
高效生态安全
[内容预览]
| 2012/1/28 2:22:102009年,广安区畜牧业发展通过动态考核,竞争发展,优胜劣汰,被四川省政府确定为全省50个现代畜牧业重点培育县(区)之一。通过近两年的创建,近日广安区成功通过验收成为全省现代畜牧业重点县。 规划重科学:到“场”到“园”生产方式由“户” 走进广安区广门乡肖家村生猪养殖小区,只见成排的猪舍林立,养殖人员有序地喂养生猪。“猪舍集中在一起后,便于管理和防疫,收入也增加了。合作社社员去年人平收入近万元。[阅读全文]
-
绘出自己的绿色图谱
[内容预览]
| 2012/1/14 16:29:43天府新区的生态如何建设?如何展示城市生态的自然之美?连日来,参加“两会”的代表委员积极建言献策,热心的市民也通过我们的互动电话和邮箱踊跃参与。凸显田园风光,依托生态发展特色旅游文化,加强林地保护……不同职业、不同年龄的市民纷纷用文字、图画勾出自己心目中的绿色主调。 华阳重现千年前水码头? 准备穿越 谈到生态,正在四川大学就读的刘丹迫不及待地发邮件告诉我们,她的家乡华阳要重现千年前的水码头景象[阅读全文]
-
甘洛草原生态补助奖励机制全覆盖
[内容预览]
| 2012/1/13 11:21:17本报讯 日前,经过多方努力,甘洛县已全面完成了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资金的发放任务,实现了全县28个乡镇全覆盖。 开展草原生态补助奖励机制是国家保护草原生态安全、增加牧民收入的重大举措,也是广大农牧民期盼已久的惠民工程。据了解,该县原生态补助奖励机制覆盖草原生态补助奖励机制覆盖28个乡镇227个村,农牧户数4.3236万户,农牧人口18.78万人,实施禁牧面积9.2万亩、草畜平衡面积65万亩、牧户[阅读全文]
-
四川省成立生态文化促进会
[内容预览]
| 2012/1/9 10:40:19国家林业局政府网1月9日讯1月5日,四川省生态文化促进会成立暨首届会员代表大会在成都举行,四川省林业厅党组书记、厅长王平在会上作重要讲话。四川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陶智全主持会议。人民日报四川分社、新华社四川分社、四川报业集团、四川人民广播电视台、四川电视台等中央省市主流新闻媒体领导到会祝贺。 会议首先宣读了四川省民政厅同意成立四川省生态文化促进的批复,表决通过协会章程并推选出第一届理事会成员。四川[阅读全文]
-
四川七市明年开测PM2.5
[内容预览]
| 2012/1/7 11:01:05(记者 刘宇男)记者1月6日从全省环保局长座谈会上获悉,2012年我省将进一步严格环境风险控制,全面推行机动车环保标志管理,提高化学品生产项目的环境准入条件。此外,继成都市今年开展PM2.5、臭氧和一氧化碳监测之后,我省7个城市将在明年实施该项监测。 据悉,国家已初步确定我省2012年减排目标: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和氨氮排放量分别比2011年减少2%、2%、1.5%,氮氧化物排放量实现零增长。[阅读全文]
-
着力增加生态绿化总量 培育森林文化产业
[内容预览]
| 2012/1/2 14:43:25访谈人物 艾毓辉 :成都市林业和园林管理局局长 围绕建设“中西部最具影响力、全国一流和国际知名的文化之都”的宏伟目标,市林业和园林局将切实履行好生态文明建设使命,着力增加生态绿化总量,培育森林文化产业,到2015年,使我市城乡生态绿化总体水平达到“全国一流,西部第一”,主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2%,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38%,林业产业总产值达到500亿元,建成布局均衡、生态和景观功能较为完备的城乡[阅读全文]
-
环保局:成都中心城区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
[内容预览]
| 2012/1/1 22:21:24成都商报讯(记者 祝楚华)昨日,成都市环保局向媒体通报,截至2011年12月31日,成都市中心城区2011年可吸入颗粒物(PM10)年均浓度为0.100毫克/立方米,与上年相比下降0.004毫克/立方米,综合污染指数比上年下降0.04,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这是2001年来中心城区环境空气质量首次达到国家二级标准。 市环保局局长王文斌表示,成都大气环境综合整治的着眼点和发展方向至少包括三[阅读全文]
-
北川小寨子沟晋级国家自然保护区
[内容预览]
| 2012/1/1 8:55:49成都商报讯(张涛 记者 汤小均 摄影报道)昨日,北川羌族自治县林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近日,北川小寨子沟自然保护区顺利通过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评审委员会评审,即将进入公示阶段。该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大熊猫、金丝猴、光叶珙桐等珍稀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地。 北川羌族自治县林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北川小寨子沟自然保护区有第二九寨沟的美誉,是目前亚洲自然生态保存得最完好的地区,也是地球同纬度地区生态环境保存最好的[阅读全文]
-
竹林重现绿带环绕 江安河将生态升级
[内容预览]
| 2011/12/28 9:11:16江安河生态系统打造效果图 “以往河道整治只重视防洪,这次却将清淤、堤防加固与环境再造结合起来,是个重大突破。”23日,负责成都市排洪总出口延伸整治工程以及江安河示范段整治工程施工的双流水务建设投资公司水工部部长黄克东介绍,随着天府新区规划的出炉以及细化,作为生态系统打造的一部分,成都市排洪总出口延伸整治工程以及江安河示范段整治工程已如火如荼地展开。 新河 梳理江安河打造生态河道 江安河示范[阅读全文]
-
建设环保舒适安全的家园
[内容预览]
| 2011/12/27 8:24:38记者近日来到四川省成都市清泉镇花园村。站在村口远远望去,一排排树木倩影婆娑,在微风吹拂下像一层柔纱笼罩着树后一幢幢崭新的房屋。 “这是我们的新家,跟以前的大不一样啦,这叫新型房屋。”村民王大娘美滋滋地向记者说道。 这126栋共266户由中国建筑材料集团有限公司根据四川省位于地震带的特点精心设计建成的独栋别墅式新型抗震节能房屋,目前正在进行内部装修处理,预计春节前就可交房。新型房屋与普通房屋相[阅读全文]
-
三岔湖 打造绿色度假天堂
[内容预览]
| 2011/12/27 7:17:39三岔湖起步区18个项目昨集中开工,其中生态建设项目4个,拉开了“两湖一山”国际旅游文化功能区生态建设的大幕 资阳在该市纳入“两湖一山”国际旅游文化功能区的191平方公里中,确定了三岔湖以西总面积16.8平方公里的起步区。昨日,天府新区资阳片区三岔湖起步区内总投资84.49亿元的18个项目集中开工,正式吹响了天府新区资阳片区建设的号角。 三岔湖 昨日开工 未来将建成世界级山地湖泊型文化生态休[阅读全文]
-
一根秸秆牵动生态产业链
[内容预览]
| 2011/12/27 7:02:36梓潼县黎雅镇是一个农业大镇,水稻、玉米秸秆资源丰富。以前,每逢收获季节,农户总是把秸秆一把火烧掉,田间地头浓烟滚滚,不仅造成资源浪费,而且严重污染环境。针对这一情况,镇党委、政府积极推行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建起了绿色环保的生态产业链,取得了明显的经济生态效益。今年大春收获后,该镇通过这一技术综合利用秸秆14600余吨,其中牛羊养殖消化了1400吨,在效益不变的情况下节约肥料、农药等投入65万元。[阅读全文]
-
四川成功移植1529株“植物界的大熊猫”距瓣尾囊草
[内容预览]
| 2011/12/20 21:41:08距瓣尾囊草 中新网成都12月20日电 (王月婷 赵蝶) 记者今天从四川有关部门获悉,今年以来,在四川大学生命科学院、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的专家指导下,筹措资金178万元,四川省组织力量将位于江油市北城乡大桑园涪江边的国宝级植物——距瓣尾囊草共1529株,全部植株迁移到观雾山自然保护区所辖的新春乡景台村。目前,移栽完成后,距瓣尾囊草已在迁入地生根开花。 尾囊草属我国种子植物特有,目[阅读全文]
-
天府新区生态资源实施最严格保护
[内容预览]
| 2011/12/20 8:58:49实施“立城优城”战略,做强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的动力引擎。城市,是区域经济的重要极核。要打造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内驱动力来自新型城镇化,根本举措是要打造“宜人城市”,塑造宜业、宜商、宜居的竞争优势。实施“立城优城”战略,就是要“立”好以天府新区为代表的新城,“优”化以中心城区为代表的老城,着力强化城市发展的科技支撑、文化特色和生态本底,全面塑造成都的竞争优势,提升城市化水平和质量。 ———摘自省委[阅读全文]
-
四川省将在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基础上构筑生态屏障
[内容预览]
| 2011/12/14 22:07:43新华社成都12月14日电(记者 刘海、杨华)近日,《四川省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11-2020年)》经四川省政府常务会审议通过,12月14日,四川省环境保护厅、四川省林业厅等联合通报了行动计划,该计划首次在四川划定了13个生物多样性保护区域,将用10年时间加强保护与拯救,在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基础上,努力构筑生态屏障。 四川一直以来都是世界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之一,但随着人口剧增和自然资源[阅读全文]
-
天府新区规划生态布局优先
[内容预览]
| 2011/12/12 22:20:3812月8日,记者从成都市林业园林局获悉,不同于以往的建设规划,天府新区规划将优先考虑非建设用地。 据成都市林业园林局科技处处长李丹介绍,以往一般的规划都是从建设用地入手,而此次针对天府新区,成都采用的是反规划手段,把非建设用地作为优先要素。“这样的好处是能更好地保障城市今后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反规划手段还能对已确立的城市园林绿化指标进行量化分解,便于其他规划落地;而天府新区中旧城改造部分的绿色[阅读全文]
-
做生态经济文章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内容预览]
| 2011/12/10 8:50:52当前,东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时期。作为一个地处西部资源型城市的中心城区,东区如何充分利用自身的比较优势,加快构筑生态经济高地,实现经济的跨越式、可持续发展,是我们必须认真思考的课题。 一、东区发展生态经济具有突出的比较优势 其一,水能资源丰富。东区地处攀枝花市中心城区,金沙江及雅砻江流经辖区境内。其二,旅游资源独特。东区阿署达景区目前已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其独特的民俗文化[阅读全文]
-
氮氧化物减排“七寸”在哪儿?
[内容预览]
| 2011/12/8 11:01:52中国环境报通讯员 吴昭华 记者 曹小佳 成都报道 四川省政府日前正式出台了《“十二五”降氮脱硝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了火电、水泥、机动车尾气为全省降氮脱硝的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四川省政府在《意见》中为这三大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确立了降氮脱硝的目标和措施,以进一步加强氮氧化物的污染防治。 ■减排难点在哪儿? 火电、水泥、机[阅读全文]
-
闭合循环生态模式郫县试点六年成功
[内容预览]
| 2011/12/6 8:31:48华西都市报讯(记者唐爽)“农村面源污染被很多专家、学者认定为世界性的难题。”成都市河流研究会秘书长田军说。日前,田军凭借在郫县安龙村已实验6年的闭合循环式生态家园系统荣获2011年“中国水环保公益人物奖”,获得了由中央统战部中国光彩事业基金会颁发的荣誉证书和奖杯、奖金。 “我们就在安龙村实验闭合循环生态家园模式,现在已经是第6个年头了。”田军介绍说,农村面源污染是指农药、禽畜粪便等等污染物随着农[阅读全文]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