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昆明旧城改造 成未来5年发展重点
[内容预览]
| 2011/8/9 0:02:24至2015年末,昆明将建设成为融人文景色和自然风光于一体的森林式、环保型、园林化、可持续发展的高原湖滨特色生态城市;为建设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区域性国际城市奠定坚实基 昆明未来5年将发生什么变化?这是每个昆明人渴望了解的。昨日,昆明市规划局就《昆明市城市近期建设规划2011-2015》(下简称近期规划)进行公示。 据规划,近期建设方向为主城由以外延扩张为主向建设新区与改造主城相结合的集约模式转变。[阅读全文]
-
生态昆明——碧水青山“宜居之城”
[内容预览]
| 2011/8/4 8:09:30昆明滇池国际城市湿地。记者杨艳辉摄 滇池水葫芦规模化圈养。记者王俊星摄 “环境就是生产力,就是竞争力,就是财富。”作为面向南亚、东南亚、西亚、南欧、非洲的区域性国际城市,昆明的城市环境定位就是要把昆明建设成为集湖光山色、滇池景观、昆城新姿,融人文景色和自然风光于一体的森林式、环保型、园林化、可持续发展的高原湖滨特色生态城市。 九次党代会以来,昆明市委、市政府以“让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到清新[阅读全文]
-
有效削减滇池污染负荷
[内容预览]
| 2011/7/29 9:26:31中国环境报 见习记者资敏 通讯员陈新宜 昆明报 道滇池污染治理已经成为云南省昆明市的头等大事。“十一五”期间,昆明市西山区通过开展入滇河道治理、实施河道截污、雨污分流工程建设等措施,削减滇池污染负荷,确保不让一滴污水流进滇池。 开展入滇河道治理,实施河道截污。完成了盘龙江、船房河、采莲河等13条主要河道的整治工作,封堵各类污水口1608个,埋设截污管道78.16公里,实施河道两岸拆临拆违、拆迁7[阅读全文]
-
云南省气象局五大能力建设应对气候变化
[内容预览]
| 2011/7/25 15:03:54记者从日前召开的云南省上半年全省气象局长会议上获悉,云南省气象局今年以来通过五大能力建设,全面提高该省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 一是着力提高气候变化监测能力。落实“中小河流治理和中小水库除险加固、山洪地质灾害防治和易灾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总体规划”,增加布设一批自动气象观测站,提高区域观测能力;启动大理新一代天气雷达和西双版纳713天气雷达的建设,完善雷达观测网,重点增强灾害易发区降水监测、预警和服务[阅读全文]
-
用中华哲学指导生态城建设
[内容预览]
| 2011/7/18 17:42:48本报讯 记者马雪荣报道 昆明市领导干部培训日专题讲座第28讲由生态人类联合会名誉会长张文波主讲。张文波在题为《中国城市生态发展战略》的专题讲座中,传达了一个理念中国城市的生态回归之路,将是以中华哲学为基础的进化之路。 张文波从2009年起,发起创立了生态人类联合会,联合会积极探索和宣传生态城市建设与资源型区域向绿色经济模式转型之道,在国内外产生了持续的影响。讲座中,张文波结合实例分析了中国城市生[阅读全文]
-
全力推进生态昆明建设
[内容预览]
| 2011/7/15 10:55:10本报讯 首席记者吴晓松 通讯员任碧成报道 “一湖两江”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是区域性国际城市建设的关键环节和可持续发展的头等大事。市委、市政府昨日下午召开全市会议,专题研究、安排部署全市“一湖两江”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滇池流域“十个禁止”、雨水污水和城乡垃圾资源化利用、园林绿化、森林城市建设及市域生态修复工作。会议要求,强化举措、狠抓落实,迅速掀起生态文明建设新热潮,全力推进生态昆明建设。 近年来[阅读全文]
-
无边绿色映西山 满城春色谱新篇
[内容预览]
| 2011/7/14 14:25:19向往绿,追求绿,建设绿,一直是近年来西山区城市发展的主旋律。区委、区政府坚持生态立区、环保优先的文明发展之路,调整充实了区城乡园林绿化及生态建设指挥部,进一步完善和健全了机构,从街道、湿地、矿山等多个领域进行生态建设。目前,西山区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已达到49.41%,绿地率达到47.57%,人均公共绿地达到12平方米以上。 数字是枯燥的,但是也最有说服力。它折射出了西山区打造生态宜居城市的实践轨迹[阅读全文]
-
云南推进低碳发展示范项目
[内容预览]
| 2011/7/14 10:16:24记者日前在云南低碳经济发展研讨会上了解到,在亚洲开发银行的资助下,云南省环保厅自2010年7月启动的昆明低碳经济发展示范项目取得积极进展,示范项目专家组为昆明市钢铁、化工、电力、建材和有色金属五大高耗能行业制定的节能减排战略和优先行动计划,得到与会国家发改委、环境保护部和工信部等相关部委代表的一致肯定。 据了解,昆明低碳经济发展示范项目专家组为昆明[阅读全文]
-
昆明17个生态乡镇通过“省考”
[内容预览]
| 2011/7/14 9:32:54本报讯 记者杨官荣摄影报道 经云南省环保厅考核,从全省申报的61个国家级生态乡镇(街道)中,将推荐25个生态乡镇上报国家环保部复核。其中,昆明有17个乡镇在列。 农村生态建设示范区工作,是加快推进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载体,是实现环境保护优化农村经济增长的有效途径。在各地积极开展生态乡镇创建工作的基础上,经县(区)人民政府批准、州(市)环保局同意并初审推荐,截至6月30日,全省共有61个乡镇申报[阅读全文]
-
应重视农村环境监察
[内容预览]
| 2011/7/7 10:09:50近日在我州有关的几家环境监察部门采访时了解到,在新的环境形势下,农村环境监察工作的任务是越来越大。因为农村卫生条件不比城市管理规范,有许多的环境管理空白点,污水、垃圾、人畜粪便等的管理,都是一些有一定难度的工作。 过去,由于农村垃圾数量小、种类少、易分解的特点,农民采用堆肥、简易填埋或自然腐烂等方式,就基本可以维持垃圾总量与[阅读全文]
-
昆明为26平方公里水葫芦找“出路”
[内容预览]
| 2011/6/29 7:47:17昆明已在滇池草海、外海及入湖河口水域控制性圈养了22平方公里水葫芦,加上各县区在入湖河道内圈养的4平方公里,圈养的水葫芦面积已达到26平方公里。7月至9月,是水葫芦的快速生长期,8月底或9月初,这些水葫芦即可实施采收。如何保证26平方公里水葫芦处于可控范围,并最终实现资源化利用?昆明已为这26平方公里的水葫芦找好了“出路”。 截至目前,昆明已按计划在滇池草海、外海及入湖河口水域控制性圈养了22平[阅读全文]
-
西双版纳森林生态价值达GDP10倍
[内容预览]
| 2011/6/24 9:01:28西双版纳州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于日前在景洪通过专家评审,以2009年为参照,全州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总价值达1406.90亿元,相当于同期该州GDP的10倍。 该评估意在提高全社会对森林功能的认识,以便推进实施生态补偿机制,尽快将自然资源和环境价值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省林业调查规划院和西双版纳州林业局承担了这项评估,评估得出全州森林年涵养水源73.41亿立方米,价值564.59[阅读全文]
-
丽江建成246万亩生态产业基地
[内容预览]
| 2011/6/20 8:32:21丽江市通过不断优化生态产业发展区域布局,提高生态产业集约化、专业化和规模化水平,形成了大规模、大产业、大效益的生态产业集群效应。目前,全市已建成生态产业基地面积246.27万亩,呈现出产业规模不断发展壮大,产业结构持续优化提升,龙头企业辐射带动增强,产业集群效应显现,增收致富作用突出,生态文明建设推进的良好态势。2008年以来,丽江市通过“以奖代补”等方式投入地方财政专项资金7500万元用于生态产[阅读全文]
-
昆明环保公益诉讼 环保局每年至少1件
[内容预览]
| 2011/6/11 9:34:40云南成为环境司法“重镇”一个月前,由昆明中院等单位主办了全国“水污染司法和行政执法研讨会”,两个月前,由“自然之友”主办的“第二届环保民间组织法律倡导行动分享会”在昆召开。昨日,由中华环保联合会、武汉大学环境法研究所、云南省高院共同主办的全国首届环境司法论坛也在昆开幕。因为对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探索,一时间,云南成为环保界、司法界、NGO关注的热门对象。各种高规格的会议也相继在这里召开。 “云南已经[阅读全文]
-
云南省将培育壮大以水电为主的电力支柱产业
[内容预览]
| 2011/6/11 9:04:08昨日,全省水电安全度汛暨加快水电建设工作座谈会在丽江召开。会议提出,要坚持不懈地抓好水电项目安全度汛工作,依法、依规、有序推进水电开发,努力推动水电建设再上新台阶,为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能源支撑。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罗正富出席会议并讲话。他指出,加快水电开发符合国家清洁能源发展战略,也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在做好生态保护和移民安置的前提[阅读全文]
-
生态昆明
[内容预览]
| 2011/6/6 16:58:46昆明的城市环境定位是要建设成集湖光山色、滇池景观、昆城新姿,融人文景色和自然风光于一体的森林式、环保型、园林化、可持续发展的高原湖滨特色生态城市。“十一五”期间,市委、市政府强力推进以滇池治理为重点的水环境综合整治,认真贯彻“环保七优先”方针,实现了由“环境换取增长”向“环境优化增长”转变,走出了一条“低投入、低能耗、低污染、高产出”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过去5年,昆明市环保累计投资372.97亿[阅读全文]
-
建立生态补偿机制 守好用好资源“大宝库”
[内容预览]
| 2011/6/4 15:55:50建立生态补偿机制 守好用好资源“大宝库” 未来猜想:生物研究人才给力云南;绿色云南叫响全球;生物技术产业受瞩目“三江并流”风景名胜区 刘普礼 摄杜鹃绽放 付兴华 摄 核心提要 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加强以滇西北、滇西南为重点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实施濒危动植物和极小种群物种保护,提高有潜质和保护价值较大的保护区级别。在重要地段建立生物走廊带,完善自然保护区体系。以原生生态系统、特有珍稀濒危动植物和[阅读全文]
-
云南大力推进行生物多样性保护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内容预览]
| 2011/6/4 15:54:49中新网昆明6月3日电(杨颖融)记者3日从云南省环境保护厅了解到,“十二五”期间,该省环保部门将重点抓好“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加强重金属污染防治、加强污染减排”三项环境保护工作,全速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在今日举行的“云南省环境保护工作情况通报会”上,云南省环境保护厅副厅长任治忠透露,未来5年云南省将全面推进以滇西北、滇西南为重点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制定实施《云南省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阅读全文]
-
云南16个饮用水源地水质下降
[内容预览]
| 2011/6/4 15:44:35昨日,云南省政府、省环保厅发布《2010年云南省环境状况公报》,“十一五”期间,云南省财政累计投入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293.563亿元。总体上看,5年来,全省环境质量明显好转。大气中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年日均浓度均呈下降趋势;主要湖泊、水库水质优良比率由2005年的60.4%上升到67.2%。 水环境 湖泊水库水质优良已超6成 据公报,全省开展监测的主要湖库和主要河流水质持续改善[阅读全文]
-
昆明滇池恢复5万亩湿地 昔日美景有望重现
[内容预览]
| 2011/6/2 7:06:35中新网昆明6月1日电(记者 刘云 蒋晨)近年来到昆明滇池边游览的人们,不仅能看到新建的片片湿地焕发勃勃生机,还能听到消失很久的鸟鸣声。昆明市环保局官员高志刚告诉记者:“昆明滇池恢复5万亩湿地后,昔日飞走的鸟又飞回来了”。 在高志刚看来,要把飞走的鸟吸引回来,必须要把生态建设搞好。就短短四五年时间,昆明市下功夫在滇池周边开展退塘、退田、退房、退人的工作,加快生态湿地的建设。目前昆明市官渡、西山、[阅读全文]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