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污染防治文章列表

本报讯(记者彭科峰)一项来自北京大学朱彤课题组的研究显示,或许中国居民源对大气污染的贡献大,但至今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科研人员呼吁,在控制北京冬季大气重污染时,应重点关注居民源排放,如果京津冀同时控制居民源,控制污染效果更大。相关成果发布于……

评估报告撰写的背景和意义 为加快解决我国严重的大气污染问题,切实改善空气质量,2013年9月,国务院颁布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以下简称《大气十条》),提出10条35项重点任务措施,明确要求到2017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可……

本报记者张楠7月5日北京报道 《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以下简称《大气十条》)实施情况中期评估报告今日发布。评估认为,《大气十条》确定的治污思路和方向正确,执行和保障措施得力,空气质量改善成效已经显现。 2013年,……

俗话说“冬养三九补品旺,夏治三伏行针忙”。眼下夏至刚过,三伏将至,意味着冬病夏治的最佳时节来临了。眼下各大中医院都面向市民开展“三伏贴”贴敷特色诊疗活动,一时门庭若市。冬病夏治是指对于一些在冬季容易发生或加重的疾病,在夏季给予针对性的治疗,……

周雁凌 季英德 董若义夜晚能不能看见天空中“繁星闪烁”也要成为大气考核指标?没错,山东就是这么做的。从2013年1月起,山东省环保厅采用“蓝天白云、繁星闪烁”这个指标来通报各市空气质量状况。随着山东省强……

◆本报记者刘立平 通讯员李柿琴国务院日前下发了《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以下简称“土十条”),为全国各地开展土壤污染防治指明了方向。而在此前,湖南省率先出台了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标准。湖南省地方性标准《重金属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标准》(DB43T……

本报记者晏利扬杭州报道 新修订的《浙江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将于7月1日正式施行。该《条例》赋予了浙江环保部门“杀手锏”:处理平级部门官员的建议权。根据这一规定,环保部门一旦发现平级相关部门未按照规定履行大气污染防治监督管……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的化学品等污染物释放并进入水环境,造成我国的地表水、地下水和饮用水等受到污染。基于科技的进步和检测水平的提高,一些新型污染物如环境激素类物质被检测出来,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同时,近年来在许多湖泊、河……

为何京津冀地区在冬季供暖时雾霾最严重?一项最新的中美高校合作研究,将家庭用煤的污染效果量化。中国对大气污染减排的关注集中于发电、交通和工业领域,虽认识到居民源对室外空气污染的贡献,散煤的控制在北京等地也提上了日程,但缺乏系统、定量的分析,也……

贺克斌,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环境学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和“多介质复合污染与控制化学”创新群体带头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和“区域复合大气污染与控制”创新团队带头人。 从5月下旬开始,北京有几天臭……

本报记者刘蔚报道 中国清洁空气联盟近日发布了由清华大学、上海市环境监测中心、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清洁空气创新中心共同研究编制的《长三角如何实现空气质量达标?》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这是中国清洁空气联盟继今年2月发布《京……

◆沃飞 国务院日前印发《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以下简称“土十条”),为保障农产品质量和人居环境安全提供了法律保障。但笔者发现,目前,很多人对土壤污染防治还存在一些误解。要贯彻落实“土十条”,做好土壤污染防治,笔者认为,要走出3个误区。 ……

图片来源:百度图片通过专业工程师上门,可以从源头上查明和清除甲醛、异味等污染,使甲醛、TVOC等指标处于相关标准规定的安全范围内,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本报记者 赵广立近日,发生在全国多地中小学的“毒跑道”事件引发持续关注,一些……

科技日报华盛顿6月18日电 (记者田学科 刘海英)2016中国雾霾治理高端论坛(简称,中国治霾论坛)17日至18日在华盛顿举行,来自中、美以及欧盟国家的政府官员、技术专家、企业家及国际机构代表共聚一堂,首次聚焦中美环境领域技术合作,就雾霾治……

◆本报记者张黎 曾几何时,苏南是梦里水乡,而苏北在人们印象中是“大风起兮云飞扬”。抖落满身尘埃,苏北重镇徐州期待一次再出发。 随着全国首家大气环境协同发展中心正式宣布落户徐州,打造大气环境领域的国家级示范创新平台和产业基地,推进大气治理……

新华社北京6月18日电(记者魏圣曜 高健钧) 近日有媒体报道,陕西一些城市垃圾被运出城后,在乡村周边堆砌成山、污染环境。去年11月国家10部门全面推进农村垃圾治理的发文言犹在耳,垃圾“上山下乡”却再次抬头。对此,有关部门当立即行动起来,切实……

◆罗岳平 潘海婷 曾欢欣 国务院日前印发《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以下简称“土十条”),对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做出了全面战略部署。“土十条”印发后,社会各界在土壤污染家底监测、分类施策、风险管控、分阶段治理等方面达成广泛共识,……

从2011年至今年5月,韶关在污染土壤修复方面投入治理资金15.38亿元,已完成的土壤修复项目大多是试验性质。图为今年5月丹霞冶炼厂周边抛荒土地上杂草茂盛。 杨晨 吴娇颖摄 作为“土……

中国环境报记者张楠 进入5月下旬,随着气温的不断攀升,北京市民发现一桩怪事:明明是蓝天白云的好天儿,可手机APP里却常常提示有污染。 仔细看监测数据,原来“隐形杀手”臭氧已经悄悄取代PM2……

5月31日,《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简称“土十条”)正式出台。这意味着,我国土壤污染从调查到修复,以及到考核机制的制定等,都有了政策的指引。这则消息,对于全国人大代表、鸿达兴业集团董事长周奕丰来说,无疑是兴奋的。 他告诉记者,“土十条”……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