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气候变化文章列表

新华网哥本哈根12月10日电 美国著名投资家乔治·索罗斯10日在哥本哈根说,发达国家即使在今后3年里每年提供100亿美元帮助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也是“不够的”。而融资问题必须要尽早解决,否则可能会“破坏”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的谈判……

瑞典斯德哥尔摩环境研究所和环保组织地球之友9日在哥本哈根联合发布研究报告说,欧盟把中期减排目标由20%提高到40%是可行的,在经济上没有太大负担。世界自然基金会等环保组织当天也举行新闻发布会指责欧盟承诺减排20%“太低”。 瑞典斯德哥尔……

据英国《泰晤士报》12月10日报道,9日,由英国、美国和丹麦等几个西方工业发达国家共同起草的所谓“丹麦提案”决议草案内容被曝光,以77国集团为首的发展中国家对此强烈谴责,称受到西方国家的歧视。他们威胁称,绝不会签署这种不平等的协议,并称发达……

国家林业局副局长 祝列克 女士们、先生们: 很高兴在全球瞩目的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期间与大家见面。下面,我将向大家介绍中国林业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做出的努力。 一、林业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作用 气候变化是当今人类面临的严峻挑战,危及人类……

外交部副部长王光亚10日在北京举行的中外记者吹风会上表示,中国总理温家宝将应邀出席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全面阐述中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推动气候变化国际合作的立场和主张,这将为气候变化国际谈判注入新的推动力,对未来气候变化国际合……

庞然大物:卫星图显示,一座长12英里(19.31公里)的冰山正漂浮在南极洲附近的罗斯海(Ross Sea)上。不变的旅行:更近距离的卫星图显示,这座巨大的冰山正在向北漂移。这座超级冰山正从罗斯海向西澳大利亚漂去。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12……

12月9日,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街头放置着一个上面印有“这相当于一吨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巨大气球,警示人们不要再增加二氧化碳排放,给地球增加负担。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正在哥本哈根举行。新华社发(林淼摄) 12月9日,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街头放置着……

新加坡2009年12月10日电 /美通社亚洲/ -- 亚洲农民不断采用新型种植技术,这种做法有助于减少农业对环境的影响,适应全球气候变化。 植保(亚太)协会 (Cro……

如果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能够达成一些协议,这些协议将会对能源生产、人们的居住地点和生活方式带来深远影响,同时也会改变农业和林业结构,并且创造出一个复杂的碳交易市场。那么,完成这些协议需要多少钱呢? 美国《纽约时报》12月8日报道说,简单……

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正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举行,应对气候变化成为当前国际社会最为关注的话题之一。但从今年年中以来,少数西方国家提出以开征“碳关税”的方式应对气候变化,引发广大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有可能在环保旗号下推行保护主义的担忧。 一些发……

12月8日,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市中心,人们走过一尊正在融化的北极熊冰雕。这尊北极熊冰雕于12月5日落户哥本哈根市中心,并将在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期间慢慢融化,组织者希望以此提醒民众关注气候变化问题。新华社记者张玉薇摄 12月7日,在哥本哈……

12月8日,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市中心,人们走过一尊正在融化的北极熊冰雕。这尊北极熊冰雕于12月5日落户哥本哈根市中心,并将在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期间慢慢融化,组织者希望以此提醒民众关注气候变化问题。(新华社记者 张玉薇摄)……

十多年来,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13亿人的温饱得以解决,13亿人得以摆脱动乱与贫困,这是人类脱贫史上的伟大成就。这样的成就,是中国政府、中国企业、中国劳动者共同努力的结果,也是世界各国经济开放与友好合作的结果。长期的贫困将造成动乱与苦难,持……

联合国粮食和农业组织8日在罗马总部发表新闻公报称,该组织将在未来五年内执行一项新的气候变化减缓项目,以帮助发展中国家实现可持续、低排放的农业发展。 公报称,虽然因农业活动产生的温室气体占全球排放总量的14%,但农业实践也可以起到在土壤中固……

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尤其是像辽宁西部这样贫困落后的地区,对全球气候变暖的“贡献”最小,但是现在他们却首当其冲地承受着气候变化带给他们的灾难。 初冬季节,辽宁西部的北票市西官营镇大巴里村,冷清安静,路上鲜见行人。村支书闫玉国解释说:“今年我们……

中新网12月9日电据法新社报道,9日,瑞典科学家公布了一项新的道.琼斯式的“气候变化指数”,以简便易懂的方式来标示人为造成气候暖化及其带来的危害。 这一指数考虑到的因素可谓包罗万象,从二氧化碳排放量、海平面高度到冰山状况,科学家将各种因素……

中新网12月9日电据法新社报道,哥本哈根气候会议的主持人康妮(Connie Hedegaard)女士9日宣布,2011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将在南非召开。 她还表示,2012年的会议将选择在亚洲国家召开。据悉,明年的气候大会地点在墨西哥城。……

本报哥本哈根讯 (特派记者方利平吴倩)当地时间8日下午5时,在哥本哈根会议中心的中国新闻与交流中心,中国代表团首席代表、副团长、国家发改委气候司司长苏伟举行了媒体吹风会。这是会议召开2天来中国代表团的第二次吹风会。由于紧张的谈判,苏伟被迫推……

12月7日,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举办地贝拉中心,两名与会人员从一个模拟太阳的LED发光板前经过。这个展板是为了展示太阳的能量与壮美,呼吁推广太阳能而设立的。主办方……

全球瞩目的联合国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终于拉开了帷幕,而就在大会召开前不久,英国气候变化研究中心(CRU)的网络遭遇黑客入侵,大量内部资料和近千封电子邮件被窃取和公开。被盗窃的材料显示,该研究中心多年来人为地修改气候变暖数据,夸大全球气候变暖……
气候变化常识
1、什么是气候
狭义地讲,气候常常被定义为“平均的天气状况”,或者更精确地表述为,以均值和变率等术语对变量在一段时期里的状态的统计描述。这里,一段时期可以是几个月到几千年甚至数百万年。通常采用的是世界气象组织(WMO)定义的30年。这些变量一般指地表变量,如温度、降水和风。广义地讲,气候就是气候系统的状态,包括统计上的描述。
2、什么是气候变化
气候变化是指气候平均状态统计学意义上的巨大改变或者持续较长一段时间的(典型的为10 年或更长)气候变动。气候变化的原因可能是自然的内部进程,或是外部强迫,或者对大气组成和土地利用的持续性人为改变。《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第1款将“气候变化”定义为“经过相当一段时间的观察,在自然气候变化之外由人类活动直接或间接地改变全球大气组成所导致的气候改变。”UNFCCC因此将因人类活动而改变大气组成的“气候变化”与归因于自然原因的“气候变率”区分开来。
3、京都议定书
为了人类免受气候变暖的威胁,1997年12月,在日本京都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三次会议通过了旨在限制发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量以抑制全球变暖的《京都议定书》。 《京都议定书》规定,到2010年,所有发达国家二氧化碳等6种温室气体的排放量,要比1990年减少5.2%。具体说,各发达国家从2008年到2012年必须完成的削减目标是:与1990年相比,欧盟削减8%、美国削减7%、日本削减6%、加拿大削减6%、东欧各国削减5%至8%。新西兰、俄罗斯和乌克兰可将排放量稳定在1990年水平上。议定书同时允许爱尔兰、澳大利亚和挪威的排放量比1990年分别增加10%、8%和1%。
清洁发展机制(CDM)
京都议定书的一项内容就是为还没有设置减排目标的发展中国家提供进行减排的机会,并且使它们能够通过一个以市场为基础的交易机制把排放额度出售给那些已经设置减排目标的国家,这个机制称为“清洁发展机制”,即CDM。现在已经有许多CDM项目通过谈判和批准(他们必须经过两层批准,在国内是指定的国家管理机构,在国际则是CDM执行委员会)。所有发展中国家的CDM项目管线总造价已经达到10亿美元,并且还在迅速增长。大部分在建项目都在巴西、中国和印度等较大的发展中国家。
>>> 更多关于气候变化的常识
狭义地讲,气候常常被定义为“平均的天气状况”,或者更精确地表述为,以均值和变率等术语对变量在一段时期里的状态的统计描述。这里,一段时期可以是几个月到几千年甚至数百万年。通常采用的是世界气象组织(WMO)定义的30年。这些变量一般指地表变量,如温度、降水和风。广义地讲,气候就是气候系统的状态,包括统计上的描述。
2、什么是气候变化
气候变化是指气候平均状态统计学意义上的巨大改变或者持续较长一段时间的(典型的为10 年或更长)气候变动。气候变化的原因可能是自然的内部进程,或是外部强迫,或者对大气组成和土地利用的持续性人为改变。《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第1款将“气候变化”定义为“经过相当一段时间的观察,在自然气候变化之外由人类活动直接或间接地改变全球大气组成所导致的气候改变。”UNFCCC因此将因人类活动而改变大气组成的“气候变化”与归因于自然原因的“气候变率”区分开来。
3、京都议定书
为了人类免受气候变暖的威胁,1997年12月,在日本京都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三次会议通过了旨在限制发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量以抑制全球变暖的《京都议定书》。 《京都议定书》规定,到2010年,所有发达国家二氧化碳等6种温室气体的排放量,要比1990年减少5.2%。具体说,各发达国家从2008年到2012年必须完成的削减目标是:与1990年相比,欧盟削减8%、美国削减7%、日本削减6%、加拿大削减6%、东欧各国削减5%至8%。新西兰、俄罗斯和乌克兰可将排放量稳定在1990年水平上。议定书同时允许爱尔兰、澳大利亚和挪威的排放量比1990年分别增加10%、8%和1%。
清洁发展机制(CDM)
京都议定书的一项内容就是为还没有设置减排目标的发展中国家提供进行减排的机会,并且使它们能够通过一个以市场为基础的交易机制把排放额度出售给那些已经设置减排目标的国家,这个机制称为“清洁发展机制”,即CDM。现在已经有许多CDM项目通过谈判和批准(他们必须经过两层批准,在国内是指定的国家管理机构,在国际则是CDM执行委员会)。所有发展中国家的CDM项目管线总造价已经达到10亿美元,并且还在迅速增长。大部分在建项目都在巴西、中国和印度等较大的发展中国家。
>>> 更多关于气候变化的常识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